民主陣營的印太戰略,川普等人都是師法安倍!前白宮國安副顧問:安倍晉三倡議「印太概念」,已成對抗中共利器

2022-07-12 20:00

? 人氣

2019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紐約會面。(美聯社)

2019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紐約會面。(美聯社)

曾在川普政府擔任副國安顧問的博明10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深入介紹安倍晉三最重要的政治遺產之一:「印太」(Indo-Pacific)。博明表示,「印太」概念拓展了世界對亞洲的視野,並且成為印太各國對抗中共的利器。博明更稱讚安倍「對抗中國崛起」的洞察領先大部分西方領導人,他也是川普時代最受歡迎的白宮訪客、跟川普最有話說的外國領導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身精通中文、並且跟龐畢歐(Mike Pompeo)、波頓(John Bolton)、巴農(Steve Bannon)等川普時代重臣一樣堅定反共的博明(Matt Pottinger)在《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是在2017年11月赴越南峴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時,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戰略構想。這件事的重要性在於,國際領導人在描述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時,已然發生了重要的改變。

川普在越南發表演說。(美聯社)
川普在越南發表演說。(美聯社)

2017年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2019年更被時任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s O’Brien)拔擢為副國安顧問的博明坦承,川普所謂「印太」當然是借用了安倍晉三的發想。安倍上週五遭到刺殺身亡時,他的地緣政治願景以及用來描述此一願景的詞彙,已被印太乃至於全世界大多數地區所接受。對於川普借用安倍的「印太」概念,博明表示這兩位領導人透過對高爾夫球的熱愛建立友誼,安倍也成為白宮訪客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在中國的軍國主義崛起、美國受孤立主義誘惑時,這種友誼成為跨太平洋關係的重要基礎。

談到美日關係,博明細數兩國之間的貿易協議、共同應對北韓的飛彈與核威脅。川普在任時,華府與東京也針對中國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年的開放式對話。博明稱讚安倍晉三對中共野心的瞭解,領先大多數西方世界的領導人,這也讓他引領國際社會重新思考「應該如何看待亞洲」。博明指出,早在2007年(當時是安倍首次執政)的一場演講中,安倍就呼籲「一個更廣闊的亞洲」也就是「印度洋與太平洋的交融」、「這是自由與繁榮之海,對所有人都保持開放透明」。

2012年12月,再次成為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美聯社)
2012年12月,再次成為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美聯社)

博明指出,安倍知道「亞太」(Asia-Pacific)這個詞容易讓人聯想到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他想讓人們採取更宏觀的視野,將印度、東南亞的年輕海洋國家包括進來作為這個區域的概念核心,而非只有中國,所以他才會開始使用「印太」(Indo-Pacific)。除了在地理上試圖平衡中國,安倍也提出更具吸引力的哲學立場,試圖對抗中國的極權主義與國家模式。安倍在2016年的一場演講中,形容印太區域「重視自由、法治和市場經濟,沒有武力或脅迫,而且繁榮」。

相對於習近平不透明的「一帶一路」借貸計畫,亞洲各國也將安倍晉三的印太願景作為替代方案。像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在2018年就將中國的高利貸稱為某種形式的「不平等條約」。博明指出,對處於後殖民的亞洲來說,這是相當嚴厲的批評,同時馬哈地也飛往東京重整國家債務。

2022年7月1日,北京街頭的大螢幕正在播報習近平訪港的消息。(美聯社)
2022年7月1日,北京街頭的大螢幕正在播報習近平訪港的消息。(美聯社)

除了「印太」的地理概念之外,安倍晉三也提出全新的區域關係框架「四方安全對話」(Quad)。這個包括日本、印度、澳洲與美國的外交倡議,從地圖上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棒球場(baseball diamond),遏制住了中國面向帝國的轉變。安倍多年來耐心引導這個框架,甚至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像是澳洲在2008年就一度退出),最終在2017年才迎來首次高級別對話,拜登上台後更四度召開峰會。博明指出, 雖然「四方安全對話」不是軍事聯盟,但也成為對抗假訊息、供應鏈勒索、債務陷阱、非法捕魚等中國惡行的重要論壇。

博明指出,當川普政府在2017年想要找出一句能夠概括此一地區戰略的口號時,他與同僚們看到了安倍「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長處。其他國家也感受到了此一主張的精神,像是時任澳洲總理的滕博(Malcolm Turnbull)2017年也宣布「安全、開放與繁榮的印太區域」政策。

2022年7月12日,載運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準備離開東京增上寺,現場許多前來悼念的民眾拿起手機搶拍。(美聯社)
2022年7月12日,載運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準備離開東京增上寺,現場許多前來悼念的民眾拿起手機搶拍。(美聯社)

博明指出,中共最了解口號如何作為塑造人們想法的力量,因此他們指示外交官要求鄰國不要使用「印太」這個說法。不過北京的施壓仍告失敗,「印太」依舊傳播開來。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宣佈了「印太展望」(Indo-Pacific Outlook),遠至布魯塞爾與柏林也起草了所謂「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ies),法國甚至承諾建立「印太民主新軸心」,試圖制衡中國不斷擴張的主導權跟影響力。

博明認為,藉著使用自己(而非中國)的概念來定義這個區域,各國也藉此表明了對於各自國家主權的立場。安倍晉三深知,面對一個擁有帝國之夢的鄰居,主權是國家之間團結的基礎—即便各國政府的形式有所不同。即便是那些在國內稱不上擁有自由的國家,也會想要抗拒來自外國的壓迫。因此當川普2017年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一個國家的美麗群落,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閃亮星星,卻不是任何行星的衛星」,贏得了越南聽眾的起立喝采。

2022年5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ken)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對華政策演講。 (AP)
2022年5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ken)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對華政策演講。 (AP)

雖然拜登政府與博明分屬不同政黨,博明也不吝提及即便是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同樣也在繼續使用安倍的「印太」概念。布林肯今年5月26日在亞洲協會發表中國政策演說,提及「美國與這個區域的國家與人民擁有共同的願景: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各項規則以透明的方式制定並以公平的方式實行;各國能夠自由作出自己的主權決定」。博明也注意到,布林肯在這場演說中光是「主權」(sovereign/sovereignty)就提到了9次。

在這篇文章結尾,博明特別提及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演說時別在身上的一枚翻領別針。他認為這意味著安倍決心救回那些遭到北韓綁架、擔任金正恩政權日語教師的日本同胞。因為川普每次到訪東京,都被安倍要求與那些遭北韓綁架者的親人見面,這件事對安倍來說意義重大。博明表示,當他每次見到安倍,都會看到他身上別著這枚別針,這也是他將人性尊嚴放在心上的象徵。是否要持續安倍的洞見與理想,則是剩下來的人所要承擔與決定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