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一個無效卻持續加碼的政策─育兒津貼

2022-07-12 07:20

? 人氣

雖然各種育兒津貼持續加碼,但台灣的少子化問題還是持續惡化。(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雖然各種育兒津貼持續加碼,但台灣的少子化問題還是持續惡化。(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數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再次對外公告,8月起育兒津貼提高為5000元,行政院說此「政策成效顯著」,這顯然是百分之百的謊言,因為數據顯示政策毫無效果。而更無奈的是:即使知道無效,也只能繼續推動甚至加碼,因為也不知道該作什麼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央發放的育兒津貼從8月起,由原本的每個幼兒每個月發放3500元,加碼到5000元, 此加碼去年初就已確定也公告過,算是早己確定的既定政策。不過,這種發放津貼作好人的政策,政客都非常「勇於承擔」,講它千百遍也不厭倦,早在去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確定時講過,之後一講再講─今年3月部會報告少子化議題時講一次、5月教育部再講一次,上路前行政院再宣告一次,一講二講三講再講,就怕民眾不知道這項德政。

提高育兒津貼是蔡英文競選政策中「0-6國家一起養」政見的落實,目的當然是因為國內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希望減輕民眾生養孩子的負擔、讓國人更願意生孩子,政策目標沒問題,但行政院說「政策成效顯著」即使不視為「瞎話」、也是大大有疑問。

官方舉出不少數據,說明「政策成效顯著」─從受惠人數大幅增加、到補貼照顧項目與範圍的擴大,都是官方用以支撐「成效顯著」的事例與數據,蘇貞昌說,這屆政府是史上最照顧育兒家庭的政府。

但政府隱而不言的是,政策目標完全未達到;因為這些政策是為了因應少子化而來、要鼓勵生養、希望逆轉少子化趨勢,結果數據上顯示的是每年新生兒人數「迭創新低」,官員那句「政策成效顯著」當然是謊言了。

如果拉長時間來看中央育兒津貼的演變,可以更明確看出政策成敗。從2012年起,中央開辦父母未就業育兒津貼(父母要有一方未就業),對象是針對未滿2足歲幼兒、有排富條件,稅率在20%以下者每月補助2500元,中低收入補貼從4000-5000元。2018年稍微擴大、刪除父母有一方未就業的規定,2019年擴大到2-4歲幼兒,還是有排富條件。之後就是「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給付更高、範圍更廣。地方政府也各自推出地方版的育兒津貼、生育補助、甚至「祖孫托育補助」。

但從每年新生兒人數來看,完全看不出政策效果;2012年時新生兒人數有23萬多,在此之前幾年,新生兒人數已掉到20萬左右,更有一年掉到16.6萬人,2012年是「拜龍年之賜」才讓人數回升。之後就是人數「穩定下滑」,2017年再次跌破20萬關卡後一路下跌、再也不回頭:2018年18萬、2019年17.5萬、2020年16.5萬、2021年更達過去難以想像的15.3萬人。

因此實際情況是育兒津貼持續加碼、用力越來越深,但新生兒人數也不斷減少,到近2年,台灣已進入「生不如死」階段─死亡人數高於新生兒人數,人口也較預期更早進入負成長。政策效果幾近零,甚至只純粹從數據取其關聯,是屬於「負相關」。

更無奈的是:即使數據上反應出育兒津貼無助提升生產率,這個政策還是要繼續下去、甚至加碼再加碼;一個原因是「政策慣性」,特別是對有相當族群受惠的政策,一旦推出啟動,非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喊停,政客對並無意願承受其反彈與政治後果。另一個原因則是:不這樣作、不推這些政策,政府(還有許多專家們)也不知道還能作些什麼了。

造成少子化的原因很多,而且大家看法也未必相同,最表面看是現代人晚婚、不婚、或是結婚卻選擇當頂客族,讓生養孩子的機會與時間變少、因此新生兒數變少;但進一步看不生小孩或生得少的原因之一,是因扶養孩子的經濟成本越來越高所致。那些以增加各種津貼、補助,作為回應少子化的政策,基本的思維及假設就是撫養孩子成本過高讓民眾不願、也不敢生育。

只是從結果論來看,這些各種生養補助無助於提升生育,每年新生兒人數仍如在溜滑梯上般下滑。因為有更多「其它因素」才是少子化的原因:那些觀念的改變、對養育的辛苦與風險的懼怕、職場環境的不友善、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等等「形而上」加「形而下」的因素,都可能對少子化有更大的貢獻,政策幾乎毫無著力點,那些補助、津貼頂多處理了「冰山的一角」,而且,一次房價大漲、一個通膨,就可能把津貼效益削減到零。

但當政者只好假設是因籌碼下不夠,因此繼續加碼政策,而社會也只能無奈的接受,因為已想無對策,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不過,政策效果就不必寄望了,那些吹噓「政策成效顯著」的謊言更別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