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今年第一盞橘燈─宣示我們的電力政策真的錯了!

2022-07-04 06:30

? 人氣

錯誤的能源政策讓電吃緊,是不能不面對的現實。(柯承惠攝)

錯誤的能源政策讓電吃緊,是不能不面對的現實。(柯承惠攝)

6月29日,天氣並不算太熱,全國最高溫是羅東的36.1度,高雄僅34.8度,大台北地區最高溫則是新店的34.7度。但是就在這個用電量並未創新高,理應平淡無奇的一天,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卻亮了,實際備轉容量率一度只剩3.37%,意味著當時已經瀕於「限電」的邊緣,也暴露出總統蔡英文主導的電力政策確實大有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和已逝的父親一樣,深深體會「冷還可以多穿衣服,熱卻完全沒辦法」的無奈,也和一位學弟一樣,承認「夏天有冷氣和沒冷氣是天堂地獄之別」。曾經,我用上山避暑來避免吹冷氣(我應該是全國第一位在同一家偏遠觀光區旅館longstay兩個月的怪胎),但這3年來因疫情所限而喪失這項抉擇,也因此對夏天的跳電限電毛骨悚然。

但別亂栽贓,我不是想要讓核四廠絕境重生的擁核派…用商管語言來說,核四已經是沉沒成本(sunk cost),不應該影響電力政策的抉擇。本文只是由我這個「非技術性人員」提供一個「非技術性個案研究報告」,用商管常識說明我們的電力政策有什麼問題,當作一個「學以致用」的範例,僅此而已。

表面上不缺電,實際上供電吃緊!

表面上,台灣真的不缺電…去年年底台電系統的總裝置容量(total installed capacity)已經達到5116萬瓩,而今年預期的瞬間最大用電量也只不過4000萬瓩出頭…這是許多門外漢相信台灣不缺電的主因,也是綠營高官一再宣示台灣不缺電的底氣所在。

然而,裝置容量只是代表發電機正常運作下所能產生的電力,裝置容量的富餘並不代表必定有電可用。用一般行業來比喻,裝置容量就是俗稱的「產能(capacity)」,例如每天可生產一萬件成品,但廠商的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通常都會遠低於100%,主因當然是需求不足,但有時候確實是力有未逮,例如生產設備故障、人力數量與素質的瓶頸等等。

圖1顯示了兩個關鍵問題的存在。首先,並不是每一部發電機組都隨時隨地可以全力發電。對火力發電機組而言,即使燃料儲備沒問題,也必須定期停機維修,而且還可能意外發生各種故障,包括機組溫度過高衍生的「熱中暑」。其他發電方式也有同樣的問題,而且還另有考量,例如水力發電必須顧及水庫的儲水量與農業、民生需要,太陽能發電取決於日照強度,風力發電則受到風速的限制。扣除這些客觀與主觀因素後,剩餘的才是實際上可以達成的「最大供電量」,而此一供電量與當天最高用電需求(尖峰用電量)的差距則稱為「備轉容量(reserve capacity或operating reserve)」。

圖1,來源:台電官網
圖1,來源:台電官網

如圖1下半部所示,第二個問題在於用電需求有明顯的波動,圖中顯示的是一天當中的波動情形,但同樣重要的是週末假日需求低而上班日需求高的週期性波動,以及冬天需求低而夏天需求高的季節性波動。後者在許多行業都存在,但那些業者可以維持穩定的產量,將淡季多餘的成品轉為「存貨(inventory)」,等待旺季時再予出售,而台電固然可以用抽蓄和電池來儲存電力,但受到許多限制,不可能比照其他行業而在冬季儲存大量的電力。

受制於這些需求波動性,台電必須選擇一個供電量水準,用供電穩定的機組滿足日常的固定需求,構成所謂的基本負載(base load),然後加上可以彈性調配的機組,共同構成尖峰負載(peak load),來滿足前述的尖峰用電量需求。這點在許多服務業當中都可以看到,例如捷運在每天上下班的尖峰時段縮短班次間隔並加掛車廂等。

然而,捷運或其他客運業者可以在乘客反應和所需成本之間權衡,例如寧可讓乘客像沙丁魚罐頭那樣擠到前胸貼後背也不增加班次,但台電不增加供電的結果就是停電,即使仍然處於獨占的地位,也擋不住官員民代因為承受民意壓力而衍生的怒火。因此,台電必須在兼顧各種可能的意外之下,確保其最大供電量始終高於尖峰用電量,也就是備轉容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或者由備轉容量除以用電量的備轉容量率必須維持一定的水準…目前的法定備轉容量率為10%。

而正是這個備轉容量率跌到了3.37%,亮起了橘燈,才正式宣告今年夏天的台灣必定會陷入供電吃緊的狀態,也顯示郭台銘先生那「今年夏天一定會停電」的預言很可能成真!

6月29日的橘燈是怎麼來的?

如圖2上半部所示,台電進一步將備轉容量率區分為5個階段,並分別賦予綠、黃、橘、紅和黑這5種顏色的燈號,而橘燈代表備轉容量率跌到了6%或以下,處於「供電警戒」的狀態。

圖2,來源:台電官網
圖2,來源:台電官網

圖2下半部則說明了為何6月29日會亮起橘燈。雖然台電稍早曾表示,由於今年梅雨豐沛,而且太陽能機組裝置容量已經突破700萬瓩,因此對今夏的供電深具信心。然而,6月29日的實際狀況卻立刻打臉台電。

關鍵在於,6月29日天氣不夠晴朗,原本在中午前後可以提供500萬瓩左右的太陽能,很不爭氣的跌到300萬瓩左右(圖上方鮮綠色的部分)。風力發電更慘了,原本裝置容量就只有96萬瓩,而當天最高只供應17萬瓩左右,其中還包括通訊異常,連續多日卡在3萬瓩不動的苗栗大鵬發電廠。

這下可好,台電基本負載中的核電與燃煤發電原本就處在極限邊緣,部分燃氣機組從早上起就另行支援了100多萬瓩,同樣接近於極限(圖左側3個箭頭所指的部分),甚至空氣汙染嚴重,按照原定計畫早就應該報廢的協和發電廠,也動用了8成多的裝置容量(圖上方橙紅色的部分)。剩下的當然只有動用電力儲備並求助於民營電廠了。

於是,抽蓄發電全面啟動(圖中最上方灰色的部分),一度衝破151萬瓩,達到當時總供電量的3.88%,被稱為「慣常水力」的傳統水力發電也加開不少(圖上方藍紫色的部分),遠超出平時佔總供電量2%左右的水準。另外,和部分燃氣機組一樣扮演支援角色的民營電廠,同樣從早上就開始加入,接近中午時也瀕於極限,無法再大幅增加供電。

這些應對原本已經足以確保供電,並且讓燈號繼續維持黃燈,但墨菲定律(Murphy's Law)出現了。台電前一天估計的最大供電量是4154瓩,因此午後雖然供電吃緊,但還是落在黃燈的範圍內。然而,其後卻發現意外因素導致當天估計最高只能供應4036萬瓩,於是雖然已經過了用電尖峰時段,台電還是按照規定將之改為橘燈。

換言之,台電可以理直氣壯的按照慣例,以前一天估計的最大供電量為準,從而避免出現橘燈的警訊,但台電並未隱瞞。我不知道背後原因為何,但以設置備轉容量率燈號的原始用意而言,隨時配合新資訊而進行調整方屬正道,所謂的慣例只是得過且過圖省事的官樣文章。

為什麼說台灣的電力政策錯了?

上述說明指出一個事實:目前台電的尖峰負載非常依賴太陽能。這個事實點出了台灣電力政策的問題所在,但是在深入討論之前,先用圖3說明為什麼太陽能在6月29日很不爭氣,而且綠能信徒倡議的「光風互補」也未能成真。

圖3,來源:氣象局
圖3,來源:氣象局

圖3當中的兩張彩圖都是取自氣象局,左側是6月29日午後的真實色衛星雲圖,右側是氣象局提供的風場預測動態。這兩者說明了問題所在…台灣典型的夏季氣候中,午後經常因為熱對流旺盛而出現陰雨,太陽能發電受到一定的壓制,而在太平洋高壓籠罩下,本島和台灣海峽風勢偏向微弱,不利於風力發電。

右側彩圖在風力發電廠預計將最為密集的「雲彰隆起」標示出風速…每秒1公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品牌的風電機組能夠在這種風速下發電。不難想像,雖然預計幾年後,這個地區將擁有相當於兩三間台中火力發電廠的裝置容量,但是在我們最需要電力的夏天中午前後,這些發電裝置卻經常變成能看不能用的擺設!綠能信徒喊出的「光風互補」,只是點出兩者在冬夏之間的發電量變化正好相反,根本無法應對夏季午後的用電尖峰。

基本負載水準的重要性

回到為何政策錯誤的議題。如前文所述,台電必須區分基本負載和尖峰負載,前者必須使用供電穩定的核能與火力發電機組,而較不穩定的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等機組,則只能做為彌補尖峰負載需求的備胎。這個原則沒問題,但基本負載應該設定在什麼水準,仍然可能出現很大的爭議。

圖4用6月29日的實際用電狀況,標示出兩個高低不同的基本負載水準,其中較低者其實就相當於台電目前的選擇。首先以「較低的基本負載」而言,成本最低的核能和燃煤都納入基本負載,大部分燃氣機組亦然,但小部分則採低速運轉做為後備,隨時可以提高負載以支援供電,合計約2600瓩。於是,尖峰負載與基本負載的差距,幾乎完全由太陽能、風力、水力(含抽蓄發電)等綠能,高汙染的燃油發電,以及外購民營廠火力發電來供應…換言之就是備轉容量幾乎完全由綠能和外購來組成。

圖4,來源:台電官網
圖4,來源:台電官網

這種抉擇的優缺點如圖右側的文字說明所示,正好與「較高的基本負載」完全相反,後者是選擇將基本負載提高到全天用電量的平均水準,也就是3200萬瓩左右,有剩餘的時候將電力轉入抽蓄與電池儲備,必要時也可以讓部分機組降載(即低速運轉),不足的時候則動用其他各種非基載電力來源。以6月29日而言,即使太陽能與風電掛零,這種配置仍能確保供電無虞。

由於台電選擇較低的基本負載,供電穩定性降低,惡果從去年5月開始浮現,原本已經很久沒有看到的黃燈開始閃爍,橘燈也出現了3次。今年上半年更嚴重了,從用電需求尚屬低谷的1月份開始就多次連續性出現黃燈,6月29日則升級而首次出現橘燈,如圖5所示。

圖5,來源:台電官網
圖5,來源:台電官網

追逐利潤的民營電廠可以斟酌成本效益而選擇最適當的基本負載,但台電雖有獲利壓力,本質上仍屬非營利事業,身負滿足全國用電需求的重任,因此首要之務是確保供電無虞。但基於各種考量,台電選擇了供電不確定性較高的基本負載水準,高度依賴台灣夏日相當不可靠的太陽能與風電,而且隨著民營綠能電廠的爭相設立,這種依賴正與日俱增。

目前政府對於供電不穩定的說詞,是讓台電承擔「電網韌性不足」的惡名。若電網韌性確實不佳,那麼就意味著電力傳輸設施老舊落伍,需要龐大的預算來全面翻新,而且在未來兩三年內都無法全面改善。身為「非技術人員」,我無法對這點有所置喙,但心中難免有疑惑…如果真的是電網韌性太差導致供電不穩定,那麼去年5月以來的黃燈與橘燈是怎麼回事?而且實際上,有專家指出與其說是「電網韌性不足」,不如說是「電源韌性不足」,供電不穩定才是原因,跳電事件只是屬於表象的後果!

電價必漲…燃料價格波動只是藉口!

最後要討論圖4當中所言的成本,也因此要提一下7月起生效的電價調漲。如本節標題,雖然政府放出「不調整的話台電今年會虧1500萬」來恐嚇民眾,但明眼人都知道這純粹是藉口…台電上年度盈餘達256億,居四家國營事業之冠,今年前5月卻出現稅前虧損672億,理由是燃料成本因為蘇烏戰爭而大漲,但這個因素遲早必定會消失,那麼政府是否應該承諾屆時必定會調降?事實上,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的官網資料,天然氣的現貨價格在6月份已經出現回頭下跌的現象,而煤炭價格則可望在明年初大幅回跌。

我無法揣測政府調漲電價背後的政治算計,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裡有數的是,在台電維持較低的基本負載,並開始外購電力之後,電價上漲的壓力就逐漸累積,而隨著外購綠能的增加,遲早會讓漲價壓力破表,今年燃料成本大漲只是提早了這個進程。

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相對於自發電力,外購電力必定是虧本生意…外購電價同樣要負擔火力發電廠的燃料、人事、與折舊等費用,而且民間電廠每度電還必須分攤較高的銷管成本,考慮發電設施閒置期間的折舊,並納入預期的利潤。綠能方面雖然不需要考慮燃料成本,但其他考量都和火力發電大致相同。

這就導致每度電的外購成本遠高於台電自己發電的成本。表1用幾個相同的發電方式,比較了台電110年購入與自發電力的每度電成本。這其中,綠能的成本高於火力發電,主要原因並不是發電設施比較昂貴,而是裝置容量利用率偏低所致,風力部分還涉及「技術移轉補貼」,在經濟部的第3期計畫獲得落實而用競價決定投資經營權之後可望大幅下降。

表1
表1

綠能裝置容量利用率偏低的問題已經在前文略有提及。在太陽能方面,雖然從凌晨第一線曙光出現後就可以發電,直到夜幕低沉為止,但以台灣的夏天而言,通常只有早上9點到下午3點這段期間,可以達到50%以上的裝置容量利用率,而冬天的發電效率大約只有夏天的7成。風電部分則取決於實際的風速,台電的資料顯示冬夏差距甚遠,但全年平均的裝置容量利用率只有2成5到3成之間。相對的,做為基本負載的自有核能與火力發電,卻不難達到9成左右的裝置容量利用率,兩者每度電分攤的各種固定成本堪稱是天壤之別。

更慘的是,台電還不能不買,一方面是必須藉此補足尖峰負載,另一方面是雙方洽訂購電合約時,或則已經另行提供了設施閒置的補償,或則是約定無條件收購每一度電。前者幾乎都出現在民營火力發電廠,而後者則全部出現在綠能部分,如果台電不買就等於白花錢或違約,而買了就必須使用,結果必定是縮減自有機組的發電量,讓自發電力的每度成本也隨之上升。

總之,壓低台電的基本負載,依賴外購電力來彌補尖峰電力需求,其中又伴隨著鼓勵推廣綠能,最後結果必然是夏日午後供電不穩定,可能陷民眾於「酷暑地獄」之中,然後要求民眾「共體時艱」,而且台電還必須吞下「電網韌性不足」的惡名,並因為外購成本較高而逐漸轉盈為虧,最後被迫用全民的荷包來彌補虧損…所以我才會說,我們的電力政策真的錯了!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