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喪命的慘痛教訓》伊波拉病毒重出江湖,這次WHO能防堵疫情蔓延嗎?

2018-05-19 20:10

? 人氣

非洲2014年爆發大規模伊波拉病毒疫情,當時世界衛生組織被指控防疫不力、反應遲滯,未能及時遏阻疫情蔓延,經過逾兩年的時間,以奪走超過11300條人命為代價,這場防疫戰爭才以慘勝作結。本月稍早,中非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再度通報伊波拉疫情,殷鑑不遠讓WHO不敢再掉以輕心,此番能否在第一時間攔下病毒,避免疫情失控蔓延,被視為對其信譽的重要考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伊波拉疫情再起 WHO準備好了嗎?

這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R Congo)境內爆發的第9次伊波拉疫情,自上周以來已有14起確診病例,而有40多起疑似感染的病例—其中25人死亡,則尚在調查中。1976年伊波拉病毒首次現蹤的地點,便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當時名為薩伊)的伊波拉河,並因此命名。這次爆發的首例感染發生在北部的偏遠村莊比科羅(Bikoro),但疫情已沿著剛果河傳播到都市姆班達卡(Mbandaka)。

剛果衛生部長伊隆加(Oly Ilunga)對疫情感到相當憂心:姆班達卡是人口密集的百萬級城市,加上基礎設施不足,且姆班達卡位處剛果河匯流之處,而剛果河的下游即為擁有高達1000萬人口的首都金夏沙(Kinshasa),若持續蔓延後果不堪設想。隨著疫情由鄉村來到都市,要在大規模爆發前控制疫情,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學院(IHEID)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文水麗(Suerie Moon),曾經參與評估WHO四年前在伊波拉浩劫中的表現,她形容WHO這次的應對,和四年前相比如同「日與夜的差別」。雖然專家會議作出的結論為,目前的疫情尚未達到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的規模,但自8日宣布疫情爆發以來,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已飛往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十名工作人員與數千劑疫苗也進駐該國待命。文水麗認為WHO此番的明快應對是因為其在四年前反應遲緩所遭遇的慘痛後果。

四年前殷鑑不遠

回到2014年三月,當時WHO只用短短兩行字的聲明宣布伊波拉病毒在西非幾內亞現蹤的消息。接下來幾個月,感染人數不斷飆升,疫情跨越國界,但WHO直到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時,才召開會議探討伊波拉疫情的嚴重性。這場肆虐西非的瘟疫大浩劫,最終有10個國家淪陷、2萬8638人感染、1萬1315人死亡、將近2萬3000名兒童淪為孤兒。

獅子山第三大城肯內馬(Kenema)的1位公衛人員抱著他領養的伊波拉孤兒(美聯社)
獅子山第三大城肯內馬(Kenema)的1位公衛人員抱著他領養的伊波拉孤兒。(AP)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防疫無方飽受抨擊,根據《美聯社》事後調查,當年WHO之所以推遲宣布疫情的嚴重程度,部分是出於擔心觸怒捲入的非洲國家,擔心對其經濟造成傷害,因而在疫情傳播初期沒能防微杜漸;在救災現場,工作人員仰賴過期的消毒水、爭論屍袋的顏色,在疫情高峰期過後才建成伊波拉診所等案例,在在顯示WHO的指揮紊亂。歷經慘痛教訓,累積對抗伊波拉經驗的WHO,這次不敢掉以輕心,避免噩夢再度重演。

足堪告慰的是,目前看來在剛果的疫情似乎不會像四年前棘手。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賈哈(Ashish K. Jha)說:「這次面臨的情況比2014年要好解決得多」,和其他國家相比,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伊波拉病毒打交道的經驗更加豐富,而目前大多數的病例還只在偏遠地區出現,雖然難以即時反應,卻也更容易控制。WHO表示將在當地採用「環狀接種」(Ring vaccination)法,對與病患接觸者及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首先進行接種,不過疫苗必須保存在攝氏零下60度的環境下,對於供電不穩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來說也是需克服的一大挑戰。

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爆發,首都金夏沙(Kinshasa)已貼上防疫衛教海報。(AP)
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爆發,首都金夏沙(Kinshasa)已貼上防疫衛教海報。(AP)

文水麗表示,現在要對WHO的危機處理持樂觀態度還為時過早,「經歷過2014年發生的事情,我不認為現在可以掉以輕心」,WHO這次能否抗伊戰爭能否打出漂亮一仗,全世界都在關注。

伊波拉病毒為人畜共通傳染,會由蝙蝠、猴子與猩猩直接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則是透過患者的血液與分泌物傳染,初期症狀為突然發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伊波拉病毒致死率平均約50%,目前雖有疫苗,但仍無藥可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