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80、 1993,中國解放軍三度大幅修改軍事戰略的來龍去脈:《積極防禦》選摘(2)

2022-05-30 05:10

? 人氣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原因,是了解中國的軍事戰略從來沒有像今日這麼重要。經過了四十年經濟快速成長,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現今中國的國防支出僅次於美國,解放軍有兩百萬現役軍人,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龐大的軍隊。但是,有些關於中國的重大問題,包括中國會如何運用不斷增強的軍事能力,以及使用在什麼樣用途上,這些無法用國內生產毛額或國防支出之類的簡單度量來回答。答案的關鍵在於軍事戰略,若能了解中國過去和現在的戰略態度,就能知道評估未來改變的重要底線,也能洞悉這其中重要的意涵,包括對中國軍力的淨評估(net assessment)、威逼(coercion)在中國的國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東亞安全競爭(security competition)的強度,以及中美爆發衝突是否可能擴大到高層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論述概要

為了解釋中國何時、為何以及如何推動軍事戰略重大改變,我在這本書中提出可分為兩個步驟的論述:中國推動軍事戰略重大改變,是為了因應戰爭指揮的轉變(shifts in the conduct of warfare),但先決條件是中共的團結穩定。

在我的論證裡,第一個部分聚焦於推動戰略改變的動機。藉由擴大論述,強調外部來源在造成軍事改變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像立即的威脅,我認為推動戰略改變的一個原因被忽視了:一個強權或其侍從對象(clients)所參與最近期的戰爭,揭露出國際體系的戰爭指揮出現重大改變。如果一個國家當前的能力和預期未來戰爭必要的條件存有落差,這種改變能產生強大的刺激,促成該國採用新的軍事戰略。這些改變對於中國這種正試圖提升能力的開發中國家,或者軍事現代化比較晚的國家,影響應該特別顯著。這些國家已經處於相對劣勢,必須密切注意自己相較與強國之間的能力。

我的第二個部分的論述,改談發生戰略改變的機制,是由文武關係(civil-military relation)的結構形塑而成。在擁有政黨軍隊的社會主義國家,政黨可以充分授權給高階軍官,使其自治管理軍事事務,高階軍官會因應國家安全環境改變,調整軍事戰略。因為這些軍官也是黨員,所以政黨可以託付軍事事務的責任,不用害怕發生政變,或擔心軍隊採用抵觸政黨政治目標的戰略。然而,唯有政黨的政治領導階層團結,對權威結構和基本政策有共識,這類授權才可能會發生。

將這些條件放在一起,當黨內團結的時候,為了因應戰爭指揮的重大轉變,中國的軍事戰略就會出現重大改變。如果黨團結,但是戰爭指揮沒有出現重大改變,那麼高階軍官便較可能只會小幅改變軍事戰略。然而,當黨分裂的時候,戰略改變就不可能會發生。即便外部的戰爭指揮出現了重大轉變,產生推動戰略改變的刺激,然而軍隊可能會捲入政黨內鬥,或者黨最高領導人們可能會對政策意見分歧,不願將處理軍事事務的責任授權給軍隊,或者試圖干預軍事事務──在在都會破壞軍事戰略的制定,更廣泛而言,甚至會損害軍事事務的管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