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危機四伏的中南海當局

2022-05-18 06:10

? 人氣

北京中南海當局面對現況能否做到 “自信而不自傲;謙卑但不自卑”,深刻理解『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才能有效化解危機四伏的險峻態勢。(資料照,美聯社)

北京中南海當局面對現況能否做到 “自信而不自傲;謙卑但不自卑”,深刻理解『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才能有效化解危機四伏的險峻態勢。(資料照,美聯社)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近日出席「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時提到,總有一天中國大陸經濟總量會是美國的兩倍,在那之前,大陸應採取動態經濟發展和保持開放態度,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應追求成為全球化的推動者,對世界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然而林毅夫也提到,全世界正經歷版圖的巨大改變,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面發生權力轉移,因此特別提醒大陸政府,在美國衰落中國大陸崛起之前,中國大陸應竭盡所能避免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攻勢現實主義』理論提出者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教授曾指出,美國不會容忍中國大陸與其平起平坐,相較於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如今的中國大陸是完全不同的對手,人口為美國的四倍之多,經濟充滿活力、科技創新日新月異、軍事力量不斷提升,這將比冷戰時美蘇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更大。當米爾斯海默教授被問及是否有破除此局面的解方?他直言表示,『沒有,在這種根本的兩難狀況中,我看不到出路。這也是我將2011年的著作命名為《大國政治的悲劇》的原因。這正是國際關係的悲劇性。』

各國政府這兩年由於Covid-19、奧密克戎等毒株肆虐全球,無不忙著制定更佳的防疫政策、建設醫療基礎設施、制定企業紓困方案、財政貨幣政策等,以求將疫情態勢穩定、以最小的經濟代價面對疫情造成的衝擊。然而,大陸當局目前依舊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為最高原則,將全球經濟重鎮、金融中心上海,以強勢手段封鎖長達兩個月之久,日本、美國及中國歐盟商會皆強烈地向大陸當局表示,為防止供應鏈中斷,許多外國企業已考慮將加快把投資轉移到其他市場。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面對這場風暴,我們的會員暫時還撐得住,但如果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他們將會加快評估對中國市場的替代方案。」

2022年5月,中國上海因新冠疫情持續封城(AP)
2022年5月,中國上海因新冠疫情持續封城(AP)

上海封城近兩個月時間,造成的經濟衝擊巨大,大陸內部也並非沒有其他反對聲浪。上海抗疫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更表示希望站在科學和專業的角度為抗疫提供思路,『與病毒共存』也是一種選擇。然而,就在上海封城隔天(四月二日),北京中央將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派至上海調研,明確要求動態清零的總體方針不猶豫不動搖,這使得這場疫情開始變得更加戲劇化,中共二十大將在年底招開,上海無疑成為政治鬥爭的戰場。不管是習、李在經濟議題上的分歧,亦或是習、江間的派系爭鬥,皆使上海封城瀰漫著濃厚的政治氛圍和出現許多不合常理之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曾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的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曾在他的書籍<中國贏了嗎?>(Has China Won?)提到,隨著大陸經濟實力日益壯大,其犯下嚴重的戰略錯誤,即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北京中南海展現的驕矜傲慢的心態,包含在南海恣意蠻幹的行為,讓美國反中勢力拿來大做文章。中南海的驕矜與傲慢,明顯違反了鄧小平的忠告:『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付、韜光養晦、決不當頭、有所作為」,鄧小平主張中國崛起時要謙虛、抑制,可惜的是,北京決策者認為,美國這個巨人在金融海嘯跌倒了,之後立即展現出傲慢的態度,是一大戰略失誤。此外,美國前財務部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更提到,中國大陸加入WTO十七年之後,許多領域依舊沒有開放給予外國競爭者,北京依然要求保持合資企業和所有權設限的規定。它利用技術標準、補貼、法規等,成為對貿易和投資的非關稅壁壘。這導致許多美國企業在川普政府轉而抗中時沒有挺身幫大陸說話。

在內外壓力交錯、互相影響的情況下,北京中南海當局勢必得以韜光養晦、莊敬自強之心態,來面對全球局勢的震盪與無常。兩岸問題絕對會是美陸之爭的重中之重。馬凱碩教授曾言:美陸之間的戰爭必然是核戰爭,『中國大陸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是理性的,但有一個例外:在台灣問題上,大陸是情緒化的。』北京中南海當局面對現況能否做到 「自信而不自傲;謙卑但不自卑」,深刻理解『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才能有效化解危機四伏的險峻態勢。

*作者為海外兩岸青年策進會創辦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