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夢想到蘭嶼蹲點、融入達悟族生活的立陶宛官員:伊萬納斯卡斯專訪

2022-04-26 17:00

? 人氣

立陶宛文化部文化參事伊萬納斯卡斯。(翻攝伊萬納斯卡斯臉書)

立陶宛文化部文化參事伊萬納斯卡斯。(翻攝伊萬納斯卡斯臉書)

「我會盡力表達想法,但其實我現在心情低落。」採訪還沒開始,立陶宛文化部文化參事伊萬納斯卡斯就拋出這麼一句令人心驚的話。他笑著說,「因為我不想離開台灣…,感受最深、最美好的事,往往是難以言說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已逾不惑之年的伊萬納斯卡斯(Tomas Ivanauskas)3月下旬至4月中旬首次訪問台灣,期間出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立陶宛和台灣攝影展開幕儀式,與文化部長李永得交流,並邀請李永得訪問立陶宛。

伊萬納斯卡斯給自己設定的任務是為立陶宛與台灣的文化交流打下制度性的基礎,目標是無論他是否在政府任職,雙邊交流都能有效率地進行,並穩定累積紮實內涵。他盼望在立陶宛出版來自台灣的書,加深兩國文化交流。

伊萬納斯卡斯3月來到台灣,先在旅館隔離10天,啃了許多台灣相關書籍和影片,「要做的功課很多」。隨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除了極少數會面,他每天在台北漫步,步行10至20公里,用鏡頭紀錄人事物。攝影是他的愛好。

他近日因私人行程前來英國,在倫敦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他人生大部分時間都與「文化」脫不了關係,「我就活在文化之中」。對他而言,「文化參事」既是個讓他有機會施展長才的職位,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但無論是否在其位,他都會設法透過不同管道實踐自己的想法,促進立陶宛與台灣文化交流就是一例。

他提到,基於歷史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台灣和立陶宛容易有思想和情感上的連結,他從文學、藝術作品,以及與台灣各界人士的互動都能感受到。

事實上,伊萬納斯卡斯約3年前經過法定公開遴選程序,首度擔任文化參事,轄區包括中國和南韓,並在北京駐點。不過,去年5月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互動的17+1機制後,推動立中文化交流即明顯較以往困難許多,隨後北京以立陶宛允許設立「台灣代表處」為由,透過外交、經貿施壓,雙邊文化工作也陷入停滯。

立陶宛文化部正研擬改以南韓首爾為正式駐點,相關細節尚待定案。

伊萬納斯卡斯在台灣與音樂、戲劇、繪畫、出版、電影等領域專業人士接觸,訪問台北、台中和高雄3個城市,也走訪桃園的泰雅族部落,對當地的音樂和紡織等傳統藝術十分驚豔,還嘗試學習吹奏口簧琴,臨走買了4把要帶回立陶宛。

他目前帶職攻讀人類學相關博士學位,考慮未來到蘭嶼蹲點,立志徹底融入達悟族生活。原住民文化藝術一向是他熱愛的主題。

這或許與他的生活經驗有關。伊萬納斯卡斯說,他在立陶宛鄉村長大,可以說是大自然的孩子,至今還保留從小蒐集的蝴蝶標本,也能對立陶宛的鳥類、昆蟲如數家珍。不過,大約在10至11年級(台灣的高中階段),他突然愛上音樂和文學,無法自拔,至今仍找不到合理解釋。「我開始自己辦活動,夢想成為音樂經理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