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隻螢火蟲聚成簇簇星光:《地底世界地圖》選摘

2022-03-27 05:10

? 人氣

除了螢火蟲,該洞穴神祕難測的巨大岩層中也擁有豐富的穴居生物,包含鰻魚、甲蟲、蜘蛛及威塔(weta,一種長得像蟋蟀的巨大昆蟲)。下垂的鐘乳石總讓人忍不住想碰觸,然而絕對不能在誘惑面前投降,因為人體皮膚自然分泌的油脂會損壞鐘乳石。有些鐘乳石纖細脆弱,彷彿隨時都會折斷;有些像波浪,或簾幕,或蜂巢,其他則像樹幹那樣粗大結實,例如石灰柱或融化的蠟。有些則像動物乳房上的乳頭,從球形岩底部冒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懷托摩洞穴也讓我們能短暫一窺南太平洋這一隅其他特有物種的生態:恐鳥(moa)。這種巨鳥來自平胸鳥家族,外型近似過度發育的鴕鳥,被早期毛利開拓者獵捕到絕種,徒留腐朽殘骸,作為牠們曾經樣貌的唯一證據。而在懷托摩中有非常多這樣的殘骸。恐鳥有個不幸的習慣:跌落地下的洞穴,並在六呎之下英年早逝。開鑿洞穴後發現其中散落了數量可觀的恐鳥骨骸,提供了不少實用的觀點,能得知該物種滅絕於牠們當作唯一家園的島嶼之前的一切。

曼斯和提諾若在接下來數年幾度回到洞穴,該地點迅速成為廣大群眾的觀光景點。早期遊覽時間最高可長達7小時,幸運的參加者通常能獲得一片斷裂的鐘乳石帶回家。然而,導遊到最後總算理解這些岩層再生的速度有多緩慢——約每世紀1立方公分——便迅速停止這種行為。因此,這些暫時訪客只能帶回這座壯觀洞穴的照片,以及地底深處星空絕景的記憶。

*作者克里斯·費區(Chris Fitch)是一位作家及地理學家,及皇家地理學會發行的《地理》雜誌的資深撰稿人。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地底世界地圖:隕石坑、螢光蟲洞、皇陵、古城、隧道、防空洞、地下鐵、藏寶庫……探訪埋藏人類歷史與記憶的地下殿堂》(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