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半數民眾認為資本主義對世界弊大於利」!資本主義的下一個階段會如何演變?

2022-02-21 10:00

? 人氣

鐮刀斧頭
Getty Images 馬克思主義後來成為共產主義革命的靈感來源

20世紀的資本主義

然而,資本主義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在 20 世紀下半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政策智囊團朝聖山學社(Mont Pelerin Society)成立,其宗旨是應對西方面臨的挑戰,重點放在捍衛開放社會、法治、言論自由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的政治價值觀;這些構成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核心原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典自由主義最終催生了「供給學派」。這是一種經濟學理念,即減稅和對自由市場監管最小化能夠帶來最大限度的經濟增長,從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在 1980 年代,政治上新興的新自由主義和經濟上的供給學派一同在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被奉為優先。

這種新出現的資本主義壓力推動了全球經濟加速增長,也使許多人擺脫了絶對貧困。但與此同時,批評者指出,對於諸如整修破敗的公共基礎設施、改善教育和降低健康風險之類公共服務領域的政治投資,減稅和放鬆商業監管等信條並沒有起什麼作用。

也許,最重要的是, 20 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導致了貧富兩極之間的財富差距,這個貧富差距的衡量指標是基尼係數。有些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美國的情況尤其明顯。

自 1980 年以來,美國最貧窮的人實際收入沒有增長,而處於頂層的超級富豪收入每年增長約 6%。世界上最富有的億萬富翁幾乎都生活在美國,他們積累了驚人的財富,而與此同時,自世紀之交以來,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僅僅略有上升。

放風箏
Getty Images 人力資本有五個要素,金融只是其一

貧富差距的影響可能超過一些政客和企業精英願意相信的程度。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經濟學教授斯坦利(Denise Stanley)說,資本主義可能使全世界數百萬人擺脫了絶對貧困,但不平等可能會腐蝕社會。

她解釋說,「絶對貧困的意思是普通人……每人每天有 4 美元收入。這是個門檻」,但從長遠來看,相對貧困會導致社會失衡。即使經濟持續增長,收入不平等和工資增長的停滯也會使人們缺乏安全感,因為這會導致他們在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下降。

行為經濟學家已經表明,「與其他人相比,我們的社會地位、我們的幸福感更多來自於相對度量和財富分配,而不是絶對度量。如果這個論斷正確,那麼資本主義就有問題,」斯坦利說。

根據愛德曼報告(Edelman report),不平等加劇導致「人們對體牛魚的信任度降低,並體驗到不公正感」,而對人們生活可能產生更深的影響。經濟學家牛凱斯(Anne Case)和迪頓(Sir Angus Deaton)在他們合著的《絶望之死和資本主義的未來》一書中指出,當前形態的資本主義正在摧毀工人階級許多人的生活。他們寫道,「在過去二十年裏,因自殺、吸毒過量和酗酒導致的絶望死亡人數急劇上升,現在每年奪去數十萬美國人的生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