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不妨談談共生命題

2015-01-30 05:30

? 人氣

民進黨中國國際事務委員會重啟運作。(吳逸驊攝)

民進黨中國國際事務委員會重啟運作。(吳逸驊攝)

民進黨日前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討論兩岸政策,蔡英文主席指出未來的兩岸關係應「積極尋求台灣社會的共識,擴大處理兩岸關係的民意基礎」。在民進黨可能贏得2016年總統選舉的氛圍下,外界對其兩岸政策放大檢視,其中關鍵是,如果民意對民進黨重要,這次民進黨主席指出的兩岸政策凝聚社會共識的確是個趨勢,筆者回顧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的「共生」這一政治理念,想提出一個觀點是:民進黨與中國政府要「共生」之前,國內朝野各界應有一致的兩岸政策共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岸政策先自存而後共生

什麼是共生,共生怎麼做,這些是共生很重要的課題,共生是一種哲學理念。謝長廷認為共生是台灣未來的大戰略,二戰時期,西方曾流行大戰略這個字詞,所謂大戰略是指政府為了追求國家利益而訂定的一種策略。他談共生有五個重要的條件:平等、互惠、制度、信任、自存,尤其自存最重要。所謂自存簡單說就是自我生存,他曾提到美國與墨西哥移民問題是為了爭自存;中國農民與地主不斷的抗爭,也是為了爭自存,自存貼切來講就是在競爭環境下,為了生存而努力的自我實現,這就跟自由主義下的個人主義原則相呼應,個人主義也強調努力實現自我。

(謝長廷常談的「共生」理念可以為民進黨參考。吳逸驊攝)


謝長廷提到許多次政黨自存的概念,政黨必須有自存,才能與敵對政黨競爭。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政治理念就是自存條件,政黨必須提出它的願景、施政理念或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並且依照其願景理念與敵黨競爭選票贏得選舉。依照這個自存理念可以解釋民進黨跟國民黨最大的差異:意識形態、統獨觀念的不同。具體來說,民進黨的自存就是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說明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而另一個自存條件是台灣主體意識的提昇。

近年來,台灣主體意識不斷提昇,相當意味著當前主流政治思潮。國民黨方面,國民黨的自存條件即為一中各表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大黨的意識形態正好呼應著各自的自存條件。但自存與共生有什麼關係呢?例如A與B有各自的自存,共生代表兩人以上共同生存,因此政黨要先自存,才能共生。共生就是理解彼此的差異在各自的自存條件下尋求最大共識,意味著共生是團結,台灣必須團結共生才能生存下去。

民進黨與中國談共生不易,但可嘗試

謝長廷提到台灣有什麼東西可以跟中國競爭,他認為是台灣的民主制度。中國跟台灣最大的差異性(自存條件)就是威權體制與民主體制的不同。他說,台灣如果要跟中國共生,中國就必須正視台灣自存(民主)的重要性,也必須撤除對台灣佈署的飛彈以及在民主機制上與中國對話協商。不過中共對民進黨仍具戒心,雙方意識形態差距仍大,如何談共識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但是如果能夠先經由國內共生團結,也許就增加了對中共對談的籌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