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台裔二寶媽,打破了美利堅天龍國的「老白男」政治窠臼!波士頓200年來首位有色人種女市長:吳弭

2021-11-03 12:30

? 人氣

吳弭在勝選之夜開心地說道:「我的小兒子前幾天問我,男孩子可不可以當波士頓市長?」她對台下的支持者表示,男孩子一直都是波士頓市長,未來他們也會繼續當,但今晚不行—因為波士頓已經選了你媽媽。

承諾大膽改革的台裔選將吳弭,在波士頓市長2日登場的第二輪選戰中囊括超過6成選票。雖然開票尚未結束,但僅獲3成選票對手安妮莎・艾塞比-喬治(Annissa Essaibi-George)在當天深夜已經認輸向她道賀,這也使得波士頓產生兩百年來第一位有色人種、女性、亞裔市長,吳弭甚至是美國東岸城市的第一位台裔/華裔市長。《波士頓環球報》稱,亞裔美國人在這場選仗中展現出堅強的政治實力,吳弭則在勝選後表示「波士頓將成為一個所有人的城市」(Boston for everyon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波士頓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1630年遷移美洲的清教徒就在邵馬特半島建立聚落,1822年正式建市,並以哈佛大學、MLB的波士頓紅襪隊聞名全球。不過波士頓兩百年來都是由白人男性擔任市長,從來不曾有任何一名女性或者有色人種贏得市長選舉,美國東北部的「老白男」政治氛圍可說一覽無遺。不過父母來自台灣,本身在芝加哥誕生的吳弭(Michelle Wu),在這場選戰中將「老」(她年僅36歲,是波士頓80多年來最年輕的市長)、「白」(她的父母來自台灣、祖父母則來自中國)、「男」(吳弭是波士頓近年最受關注的女性政治人物)窠臼一舉打破。

根據《波士頓環球報》的線上即時開票結果,截至台灣時間3日中午,捉對廝殺的兩位女將吳弭與安妮莎・艾塞比-喬治顯然已經拉開差距,在開票已經過半的情況下,吳弭以62.7%的得票率領先對手的37.3%,由於安妮莎・艾塞比-喬治已向吳弭致上當選道賀,吳弭也繼2013年11月當選首次當選市議員(波士頓首位台裔美籍市議員)、2016年1月擔任波士頓市議會議長(波士頓首位有色人種女議長)之後再次締造歷史,成為波士頓史上第一位有色人種的亞裔女市長。

成長時,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參選公職。作為移民的女兒,我從小就明白,我們家和那麼多的其他人家在這社會中是如何地感覺到不被看見,不被聽見。在我即將大學畢業時,我母親開始掙扎於精神疾病,我成了她的照顧者,扶養了我妹妹。在那些我們深陷家庭危機,試圖摸索出如何繼續生活的日子裏,感覺就像我們是孤獨的,隱而不見,還弱而無力。

經由我家的掙扎,我看到了政府有多重要,卻經常在你最需要幫助時,是那麼脫節。無論是爭取讓我的妹妹們得到在學校需要有的東西,爭取在鄰里巷弄開辦一家小企業,或者是為我自己的小孩在波士頓公校系統中摸索,原本應該提供支援的市府機構,卻讓我們遭遇障礙。當我遇見有同樣情況的其他人 – 要照顧家人,扶養小孩,想開辦生意的人和設計得並不能為每個人服務的系統對抗時,我聽到了同樣的沮喪聲音。

我上了法學院,學習如何摸索並改變這些系統,好讓其他家庭不需要面對同樣的挑戰。從為Tom Menino市長在市政府工作,為曾經是我法學教授的聯邦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第一次競選工作,我看見政府及政治可以協助解決問題,掃除障礙,賦能人們。那就是為什麼2013年我參選市議員,也是為什麼我每天工作,以建造社區,爭取我們的孩子應有的未來。

在市議會,我曾和人聯盟合作以獲得當我們大膽設想時,會改變甚麼是可能的結果。我也努力擴大婦女,有色人們的職級,推動年輕人當領導。我也曾和積極份子,擁護者,社區成員站在一起,帶動全國提供有薪育兒假,對抗氣候危機,改變交通議題對話,起而反對例如Airbnb等企業利益,剷除官僚機構中的貪腐。我知道波士頓是個我們大家都能茁壯成長,歡迎人的城市,還有那麼多我們需要一起做的事。

這工作和我個人深切的休戚相關。作為Blaise和Cass的母親,我每天都有家庭要爭取現行制度聽得見我們聲音的急迫感,要建造健康、安全有韌性的社區。現在是我們來領導的時候了。

—吳弭的競選宣言

雖然與吳弭一同進入第二輪投票的艾塞比-喬治也是女性、同樣是民主黨籍、並且都身為移民第二代(她的母親是來自波蘭的天主教徒,父親是來自突尼西亞的穆斯林)。不過吳弭最後依舊強壓比她大了快10歲的對手,在美國的歷史名城寫下屬於華裔的新歷史。在開票之夜的勝選演說中,吳弭表示:「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傳來了波士頓的聲音。我們準備迎接這一時刻」、「我們已經準備好成為一個不把人們趕出去的波士頓,歡迎所有把我們的城市當作家的人,波士頓已經準備好成為一個『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城市」。

吳弭成為波士頓議會首位亞裔女性議長。(取自吳弭臉書)
在美國東岸崛起的女性政治家吳弭。(取自吳弭臉書)

艾塞比-喬治雖然落敗,但她的賀詞也直指這場選舉結果的歷史意義:「我要向米雪兒・吳(吳弭的英文名)表示衷心的祝賀」、「她是第一位當選波士頓市長的女性、有色人種、亞裔美國人—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小事。」除了這些身份,吳弭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在勝選之夜開心地說道:「我的小兒子前幾天問我,男孩子可不可以當波士頓市長?」吳弭對台下的支持者說:「男孩子一直都是波士頓市長,未來他們也會繼續當—但今晚不行。」本身也是四寶媽的艾塞比-喬治也提到了吳弭的母親身份,期許這位勁敵「讓波士頓看看媽媽們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

波士頓當地媒體指出,其實這場選戰早就沒有懸念,因為吳弭在這幾週的民調都是遙遙領先。不過這場選戰的兩位候選人,也反映了波士頓居民的日益多元化。根據最新的美國人口普查,波士頓的白人居民比例雖仍高居第一(44.6%),但黑人(19.1%)、拉美裔(18.7%)、亞裔(11.2%)居民也逐年增加。拜登入主白宮後,欽點波士頓市長華爾希(Marty Walsh)出任勞工部長,當時以市議會議長身份暫代市長職務的詹尼(Kim Janey)也創下了由非裔人士、女性出任波士頓市長的首例,但她畢竟沒有經過選舉洗禮、也不是波士頓的正式市長。不過在正規的選戰過後,波士頓市民依舊選出了一位有色人種的年輕女市長。

吳弭成為波士頓議會首位亞裔女性議長。(取自吳弭臉書)
成為波士頓議會首位亞裔女性議長的吳弭。(取自吳弭臉書)

亞裔美國人雖然是美國選民成長最快的群體之一,但他們在政治部門的代表性顯然不足。《波士頓環球報》指出,雖然美國政治高層缺乏亞裔代表,但身為哈佛法律博士的二寶媽吳弭,依舊藉著當選波士頓市長進入了亞裔美國政治家的梯隊。連吳弭自己也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可以或應該參與政治」、「在權力的場域裡,我也沒看過任何像我這樣的人。」麻薩諸塞州亞裔美國人委員會(Massachusetts Asian-American Committee)主席山姆・玄(Sam Hyun)則表示:「擁有一個代表這座城市的人,絕對有其歷史意義。」

根據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美國婦女與政治中心的數據,在美國的百大城市中,只有5名亞裔女性曾經擔任過市長。即便到了聯邦層級,亞裔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賀錦麗(Kamala Harris)去年曾成為第一位亞裔女性副總統,目前在參眾兩院也只有9位亞裔女性議員(參院2位、眾院7位)。不過《波士頓環球報》指出,吳弭的政治形象不是建立在種族認同上,而是高舉了進步的願景。而且從第一次參選以來,吳弭就與黑人和拉丁裔選民積極建立聯繫,她甚至能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從香港移民到美國、在唐人街長大的蘿絲瑪麗・林(Rosemary Lam)已經70多歲,她不無感慨地表示「終於有了一位能夠代表我們的亞洲女性,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情緒。尤其是對我們的年輕一代來說,他們確實看到了變化。」

父母來自台灣的吳弭是2021年波士頓市長選舉的熱門候選人。(AP)
父母來自台灣的吳弭。(AP)

若從選舉經費的募集過程來看,吳弭顯然不只是波士頓華人的希望,可能更是全美亞裔的政治寄託。因為與第二輪選戰的對手艾塞比-喬治相比,吳弭來自非麻省(波士頓是麻薩諸塞州首府)的捐款要來的更多,甚至全美各地的亞裔美國人都設法捐款給她。一項競選資金的資料顯示,加州與夏威夷等州的捐款人中,亞裔美國人的比例高得不成比例。亞太裔國會研究所(Asian Pacific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gressional Studies)的所長米爾克(Madalene Xuan-Trang Mielke)表示,儘管這座城市的政治形象有些聲名狼藉,但吳弭的當選確實展現了波士頓作為知識分子重鎮與國際都會的另一種樣貌。

不過在當選的興奮與喜悅過後,吳弭才正要開始面對波士頓的政治現實。《波士頓環球報》的專欄作家沃克(Adrian Walker)指出,吳弭雖然長年擔任市議員、波士頓市民也願意給予信任,但「這位36歲的芝加哥人從來沒有經營管理過比茶店更大的店鋪」。尤其新冠疫情讓波士頓不平等的情況更為嚴重,如何與市議會折衝合作、如何處理波士頓的警政改革(光是今年就換了兩位局長)、如何實踐她的租金管制支票,都將是吳弭接下來為波士頓寫下新歷史的重要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