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俐觀點:向「女神賈永婕」呼救──

2021-10-24 06:30

? 人氣

知識不足和預設立場造成歧視與扭曲

日本人的自殺死亡率一直以來都居高不下,這跟他們的社會普遍認為「憂鬱症是因為內心不夠堅強」有關,在那個社會中普遍認為精神疾病患者是家庭的恥辱。這樣的「預設立場」,其實跟「缺乏知識」相互作用,成為社會自殺防治最大的障礙。因為有太多「預設立場」的人,包括教育體系中的領導者,所以妨礙了精神疾病知識的教育跟宣導,讓新的知識無法傳播,正確的觀念難以建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一些憂鬱症病人會來求助,是因為自己先上網搜尋相關的知識,甚至幫自己做了測驗,但更多病人會問的是「醫師啊,甚麼是憂鬱症?」你或許會說,都甚麼時代了,怎會還有人,尤其是年輕人,會不知道甚麼是憂鬱症呢?像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在30到50歲之間,應該在學校裡,新聞媒體的報導中,也多少都聽過憂鬱症是甚麼才對。但是在門診中,我實在很訝異於這個年齡層對憂鬱症普遍的無知,以及更深層的問題 - 「排斥」。

所以我搜尋了國高中生的教材,也搜尋了相關介紹憂鬱症與精神疾病的網站,結果不讓我驚訝,那就是──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根本沒有真正落實憂鬱症與精神疾病的教育與推廣。很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是付之闕如的,這也難怪,青少年的輕生近幾年激增,惡化的程度已然不是單親家庭的增加,跟社會支持系統的弱化可以解釋,而是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偏差的態度、教育上的空白,以及知識的匱乏。

教育輔導體系面臨資源的困境

曾經受邀去一所國中演講「網路成癮的處置」,列席的是被挑來輔導這些學生的老師,演講時有3分之1在滑手機,3分之1在改作業,其他3分之1認真聽的老師在問題時,被發現到明顯缺乏諮商輔導的知識,最後一個發言是「聽起來要處理這些學生並不容易,轉介給你好了。」

這樣「走鐘」的狀況其實很少見,畢竟只是一個小時的演講,我忍不住開口問「你們是怎樣被選來當輔導老師的?」

「我們是教數理的,輔導室認為網路和數理比較有關。」

徒具形式的挑選諮商輔導人員,期待透過簡單的課程學習來達成目標,這是不會有幫助的。輔導體系並沒有得到適當的重視,很多在學校工作的諮商心理師會挫折,也缺乏好好學習跟未來升遷的管道,必須靠使命感支撐。學過心理治療的人應該都知道,沒有專業、沒有督導,光靠使命感是不夠的。

專業的「憂鬱症與精神疾病」網站企需建立

其實當學生身陷五花八門的「教育改革」裡,各種奇奇怪怪的甄試、基測中,要他們去學習精神疾病的知識好像不切實際。對於本身沒有經歷過憂鬱症(自己或親友)的師長們,要他們去「真正」知道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也很困難,尤其青少年的憂鬱症跟成年人的憂鬱症比更複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