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鈞觀點:後疫情時代之萬物皆漲

2021-10-14 05:50

? 人氣

擁有強大定價權的公司可以因其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快速調整,藉由通貨膨脹受益,而無需擔心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較高的通貨膨脹會傷害儲蓄者、退休人員和固定工資的受薪階級。股票市場當然不喜歡高通貨膨脹,因為它代表更多的系統性風險,這會增加資本成本並損害公司價值。認為客戶對產品價格敏感的價格接受者(Price Takers),如餐館和食品製造商,受到的傷害更大,通常透過減縮產品來應對通貨膨脹(例如速食店在不改變價格的情況下製作更小的漢堡)。強調分配股息的股票(以傳統產業大型公司為主)在短期內也可能反應更顯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眾生活在「提高通膨」的世界

由於2021年的價格基數較高,除非發生其他意外的經濟和政治事件或變化,否則未來的通貨膨脹可能會減緩。不同的資產,其價格回穩的時間可能有所不同。當零件短缺(如矽晶片)和/或產業衝擊(如租車公司赫茲Hertz破產)緩解時,一些產品,如二手車,價格可能會逐漸下降。由於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美國不動產和食品的價格已不太可能回落到原來的水準。此外,醫療保健以及高等教育等產業的價格,在過去20年中,上漲情勢在任何一年都從未停歇過。我們可能會生活在一個價格基數更高的「提高通貨膨脹」(Elevated Inflation)的世界裡。當然,通貨膨脹並不是一種異常的經濟現象,也不總是對整體經濟不利。例如,2012年Fed前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就明確制定了通膨率2%的政策目標。

就像大多數國家央行一樣,Fed隨時都在調控貨幣政策上的油門及剎車,其對資產負債表的管控十分嚴謹,以確保金融體系穩定。Fed上一次實施激進高利率政策以控制通膨是在1980年初。當時的主席沃克(Paul Volcker)所領導的聯準會,在大約2年內大舉升息約9%,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最壞時高達10%,但有效且顯著地控制通貨膨脹率下降。目前,由於金融和房地產市場規模較當時大許多,且股、債、房、匯市場對利率更加敏感,Fed再次實施快速且大幅提高利率的政策,頗令人懷疑。再加上經濟形勢已今非昔比:1970年代末期當時的通貨膨脹要高得多(15%,主要由於中東地緣政治所引起的能源危機),聯邦政府借款較少(1980年占GDP的35%,而2021年為130%),民間部門的負債亦較輕(1980年占GDP的100%,而2021年占GDP的155%)。聯準會為應對2008年的大衰退而實施的數波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政府機構保證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s)。如果我們從鮑威爾主席在7月發表的聲明中看出來,聯邦準備理事會可能仍然認為勞動力市場的復甦尚未達到預期,截至8月初,並未有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並收縮資產負債表跡象。

新冠肺炎可能捲土重來對經濟的衝擊,成為美國貨幣監理單位(乃至於各國政府)在處理通貨膨脹問題上不得不注意的變數。世界經濟當然會再次受到負面影響,但不會像2020年流行大爆發時那樣嚴重。大多數個人及企業已經意識到,我們可能需要永遠與新冠肺炎共存,並且已經開發了知識、技能和資源(如疫苗、遠端工作技能等)以適應新的公共衛生、個人行為和商業活動模式。鑑於美國的高疫苗接種率,下一波疫情對其國內經濟活動的影響將逐漸減弱。但對於與國際旅行相關的行業,如航空公司和郵輪,一時影響仍不容小覷。

*作者為美國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本文原刊《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萬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