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鈞觀點:以亞馬遜河生態浩劫為例

2024-04-07 05:40

? 人氣

聖嬰現象季節持久,巴拿馬運河湖泊水位乾枯嚴重。(資料照,AP)

聖嬰現象季節持久,巴拿馬運河湖泊水位乾枯嚴重。(資料照,AP)

氣候變化對全球供應鏈運輸的影響

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之後,造成全球供應鏈發生斷裂,大部分國家2021年開始的通貨膨脹多與此有關。再加上2022年初的烏俄戰爭以及2023年10月後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引發中東地區的一連串衝突,造成紅海及蘇伊士運河的危機,大眾的注意力和解決方案多半集中在人為所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卻忽略了因為全球氣候變化造成運輸的不確定性增加,已成為全球貿易更大的隱憂。根據歐洲中等天氣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所編撰的ECMWF Reanalysis V5(ERA5)資料,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8度,比2016年高出0.17度,刷新歷史記錄。在此同時,西半球最重要交通動脈之一的巴拿馬運河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由於海運是大多數產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世界經濟勢將造成重大影響。固然海洋溫度高升和乾燥狀況直接影響巴拿馬運河,但喚起人們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亞馬遜森林長期的濫墾濫伐,和2023年出現有史以來最乾燥的雨季,是否引發該鄰近區域的氣候變化?這個20世紀初期的人類工程奇蹟,如今也讓人懷疑是否是造成這場生態浩劫的幫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3年適逢東太平洋聖嬰年,聖嬰現象導致美洲沿太平洋地區的天氣又乾又熱,氣候變遷使位於中美地峽的巴拿馬運河因此遭遇70年來最嚴重乾旱,乾旱可說是衝擊了全球經濟。

聖嬰現象季節持久 湖泊水位乾枯嚴重

海運是全球貿易的支柱,位居西半球交通咽喉的巴拿馬運河近兩年來每年吞吐貨運量達到2.9億長噸,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往來的船隻航線,以貨運噸位而言,主要以亞洲到美國東岸占最大,2022年比例超過50%,2023年則稍降到45%。毫不意外地,中國船隻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該運河71%以上的運輸量不是始自美國,就是運往美國市場為終點。從2023年起,巴拿馬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 ACP)因應水位下降,提高通行費,採取以價制量,同時限制通過運河的船隻數量和規模,將每日交通量從36艘減到30艘船以下,並限制裝載量控制吃水尺寸。這些措施主要影響了能源產品運輸、貨櫃和從美國運輸穀物的船舶,導致運輸成本飆升,尤其是美國能源產品的運輸成本。咸認這一系列運河乾涸,與強烈的聖嬰現象季節(El Niño season)持久有密切關係,受到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的信風(Trade Winds)驅動,起於2023年襲擊了太平洋地區的乾燥季節,預計持續到2024年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萬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