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鈞觀點:以亞馬遜河生態浩劫為例

2024-04-07 05:40

? 人氣

由於巴拿馬運河是由一列相互連接的淡水湖加上人工開鑿河道組成,又因為高低落差,船隻上下通行須通過一段段不同水位的閘道,其營運高度依賴降雨。位於西北側靠大西洋的加通湖(Lake Gutan)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水源,觀察其水位變化可一窺乾旱的嚴重性。﹝圖1﹞顯示從2017年1月起,加通湖水位全年季節性的變化。證諸過往,水位從7月的底部逐漸攀升到12月到第2年年初的高峰。但2023年乾季不僅僅水量大幅下跌,且到10月之後水量無正常回升,多月創下7年來的同期最低記錄。2023年6月至11月期間,加通湖水位在接近80英尺徘徊,而歷史正常的情況是於11月雨季結束,湖水水位應上升約為88英尺。到2024年1月以後,平均水位不僅低於過去7年平均達4英尺,根據預測(紅色虛線表示從2024年2月到4月),預計到2024年4月將跌破2023年枯水歷史紀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加通湖水2017至2024湖水位的變化。(作者提供)
加通湖水2017至2024湖水位的變化。(作者提供)

若將水位轉換為貨運量資料,更可以了解枯水對於全球貨運造成的影響。隨乾季漸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預計這樣的水位將至少維持到2024年4月中(2024年2月預測的最新時間段),水位將低於80英尺的水平之下,最大吃水將下修到44英尺,屆時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將不得不加大限制過境船舶數量和載重吃水。由於貨櫃輪吃水深度通常為50英尺,但自去年夏天以來,它們的吃水深度就被限制為44英尺。這使得船閘可以在較低的水位下運行,從而減少加通湖的用水量。巴拿馬運河吞吐量的中斷與低水位相對應。如﹝表1﹞所示,與2022財政年度(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相比,不僅每月過境船隻數減少,也因為單船搭載貨物減少,導致整體運河運輸貨物噸數下降。與2022年相比,2023年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運量每月均減少10%。

巴拿馬運河月份運輸資料(作者提供)
巴拿馬運河月份運輸資料(作者提供)

亞馬遜雨林遭破壞 造成生態重大浩劫

固然中美洲區域生態破壞所造成的嚴重乾旱,與目前全球航運的危機難脫關係,但更值得正視的是亞馬遜雨林大量被破壞對整體人類文明所造成的威脅。熱帶森林具有調節區域和全球氣候的功能,由於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雨林,被稱為「地球的空調系統」,產生降雨及自我維持的循環。而森林從空氣中吸收碳並將其儲存在地下,為防止其化作二氧化碳上升到大氣中,因此雨林不宜開發。另一方面,雨林地力不足,其農業價值並不高,除非施用大量化學肥料改良土壤,否則難以用於農作生產。其實,除了原生植物外,雨林不利於其他植被生長。亞馬遜森林砍伐不僅會使雨林無法再產生生存所需的降雨量,還會向大氣中釋放碳,並超過它們所能捕獲的碳,以至於產生兩個深具生態毀滅性的效果:第一是有更多樹木因欠缺雨水而亡,雨林面積下降,並導致更嚴重、更持久的乾旱。第二則是隨著更多的碳被釋放到大氣中,周邊地區的降雨週期受到影響。由於其雨林面積甚大,其影響範圍之廣不可想像,亞馬遜南北數千英里的地區可能會出現乾燥的氣候,使美洲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遭受災難性破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萬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