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看懂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2021-10-12 05:50

? 人氣

值得一提的是,在財經委員會中提及「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基礎制度安排中,第三次分配旨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自願捐贈而進行分配。會議後,中國各大公司(尤其是科技巨頭)紛紛藉由捐款向北京輸誠,這可說是過去數十年,受中國國家制度優勢襄助而崛起的科技巨頭對弱勢的捐款。如同當年美國菸草巨頭捐款給醫藥界一般,無非是要制度上的既得利益者對受害者給予補償。但此舉僅算治標而非治本,無法帶來結構上的改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綜上所述,中國政府頻繁進行的行業監管,乃是一場中共由上而下,對於中國企業與政府、人民間關係的重塑運動。在美中關係持續惡化、習近平尋求連任孔急下,預料未來中國將以其更加強勢與集權的政府制度,因應巨大的產業升級要求及拆解惡化的社會問題地雷,連帶使各領域的監管政策恐將越見頻繁而強勁。至於,最終是否會成功地將中國打造成均富的烏托邦,抑或是如「一帶一路」般淪為口號,仍難以預料。更需要關注的是,倘若「始料未及的法則」(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發生作用,北京政府是否有適時修正政策方向的能力。

美股阿里巴巴與中國阿里巴巴的差異

在美股市場上買進阿里巴巴股票的投資人,實際上買的是在開曼群島設立的一家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份,而這個「開曼阿里巴巴」透過和「中國阿里巴巴」協議,可享有中國阿里巴巴的收益,其中的連結就是VIE架構。但如果中國政府當真限制VIE架構運作,使這個連結被阻斷,則投資人購買在美國上市的「開曼阿里巴巴」股票,等於只是買了一家空殼公司股票,也難怪投資市場會提心吊膽。

*作者為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本文部分內容取自作者近日發表於《工商時報》的〈投資在美上市中概股的政治風險〉、〈逆市場邏輯的中國監管政策思維〉及《經濟日報》的〈大陸加強產業監管的深意〉3文。本文原刊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