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民觀點:大學入學狂想曲─淺談「抽籤入學」的可能性

2021-10-07 06:50

? 人氣

大學抽籤入學可行嗎?圖為台大校園。(取自neverbutterfly@flickr)

大學抽籤入學可行嗎?圖為台大校園。(取自neverbutterfly@flickr)

蛤,抽籤入學?聽起來似乎和統一發票對獎、樂透抽獎,甚至和百貨公司抽福袋沒兩樣,都是運氣主導一切,由籤運的好壞決定錄取的學校科系。比起考試、書審及面試,看似「公平」的抽籤入學似乎問題很多,也更加地「不公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抽籤入學的設計在我國並非全新的概念。在100(2011)年度的五專入學制度中,各招生學校必須提供總招生名額的(約)35%作為抽籤入學的名額。實施的方式是各招生學校可自行訂定抽籤入學門檻,包含了國八上至國九上三學期的在校成績百分比、第一次國中基測PR值,或北北基聯測PR值等。如果滿足上述門檻的考生人數大於抽籤入學的名額時,則以抽籤方式決定錄取名單。

據信教育部當時推動五專抽籤入學的目的之一,是藉由實施的成效及觀察各界反應,評估是否將抽籤入學作爲103(2014)年度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入學方案之一。另一個目的,則是希望落實國中基測作為國中畢業能力的檢測,讓學生藉由基測(現為會考)的分數,了解自己在國中階段的學習成效,而非鼓勵學生分分計較,將分數的高低等同為高中的入學門票。

必須打破明星學校的情結

不過,五專的抽籤入學只維持了3年就停辦了,也從沒有出現在十二年國教的高中職入學制度之中。筆者認為,至少在台灣,抽籤入學制度能夠實現的前提,或者也可說是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必須打破明星學校的情結,使學生不再視進入名校是多麼高人一等,或是達成人生中可以說嘴一輩子的重要成就。如果社會上大多數的公民和學生仍舊存在著名校情結,那麼激烈競爭及升學壓力必定繼續,而抽籤入學也將不會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理想入學制度。

在今年(2021)哈佛大學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的重磅新作《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一書中,提到了抽籤入學的概念,讓這個在台灣已經消失近十年的教育議題,再次成為老師、學生及家長間的討論熱點。筆者也自己的教學課堂上,觀察到前幾年討論抽籤入學議題時學生的無感,而這個學期開始有少數學生會認真思考並熱烈討論這個制度,顯然抽籤入學有其吸引人及優越之處。

今年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及超篩增加,導致學生失落、家長焦慮。(郭晉瑋攝)
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及超篩增加,導致學生失落、家長焦慮。(資料照,郭晉瑋攝)

由以上所述,抽籤入學的確是一個需要被關心和討論的議題。因此,本文將就筆者多年來與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和家長接觸的經驗,嘗試著由四個面向淺談抽籤入學的相關議題,包含了抽籤入學的制度設計、可能產生的優點、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挑戰,以及相關的配套設計。

抽籤入學的制度設計

首次聽到抽籤入學概念的朋友,通常會很直觀地把這個制度連結到類似樂透的抽獎,也就是運氣的成分占了百分之百。事實上,抽籤入學的設計有其基本的條件和門檻。

根據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所提到的可能做法是,當學生能夠通過校系所設定的基本學力門檻之後,就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這些合格的學生們誰能夠取得最終的入學資格。如果將上述的概念對應到我國現有的大學入學制度,將會是學測申請入學制度的改變。

以下是筆者試擬的台灣版抽籤入學制度:只要學生能夠通過打算就讀科系的第一階段學測門檻,代表該生的基本學科程度已經滿足了該科系的入學要求;如果學生已經滿足該科系的入學門檻,則不需要也不應該採用篩選倍率的概念(篩選倍率的設計,可能只是想避免審查教授在第二階段大量的書面審查工作量,實務上不可行也不見得公平),來淘汰已經通過學測門檻(合格)的部分學生。

同理,第二階段的書面審查、口試或是各類的審查機制也都沒有必要。此時只需使用最簡單也最迅速的電腦抽籤,從所有滿足學測門檻的學生中,隨機抽選出正取及備取的名單(備取名單須排序),備取的名額沒有上限,也就是所有合格的學生都至少可以獲得備取的機會。在所有科系都完成抽籤之後,根據學生們填寫的志願序及中籤情況進行分發;若正取生報到後有缺額時,則由備取名單依序遞補之。

抽籤入學的優點

以我國現有的學測申請入學制度,若能在第二階度實施抽籤入學,可能的好處將是:

第一,當所有科系的學測門檻都透明清楚之後,不論門檻多高,學生只要朝著滿足屬意科系所的門檻努力即可。此時,學生將不需考量現有的篩選倍率及二階審查的不確定因素,也不必擔心自己達到學測門檻卻無法錄取的緊張與不安。更深層的影響是,學生們不需要為了增加一、兩個級分而消耗了大量重複演練及背誦的精力。

簡言之,各科系學測門檻的設置目的,主要的目的在於確認高中學生的知識強度及學習狀況能夠應付未來該科系的課程及學習,而不應該是要求學生「愈多愈好」,甚至是形塑學生「打敗別人我才會成功」的扭曲心態。

第二個好處是,如果在第二階段採用抽籤的方式,將可大幅簡化學生在此階段所消耗的時間與精力。學生不須準備許多為特定科系量身訂做的書面及線上資料,以及面試時的舟車勞頓之苦及金錢開銷。而對於校系來說,也可以省去大量的審查成本與時間。理論上,藉由當今電腦科學的強大運算能力,學生填寫志願截止日的隔日,各校就應該可以公布入學名單,快速且有效率。

抽籤入學的第三個好處是可以有效緩解現行的制度對於學生最大困擾:填志願時必須猜測其他所有人可能的填寫方式,並據以訂出自己的志願填寫策略。

但是傑克,沒有一個人猜的準啊!許多的填寫策略因此在學生之間流傳著,例如積極進攻策略、保底策略、甚至讓學生必須倚賴坊間補教業者的落點分析工具,都是學生們填寫志願的參考。在能夠填寫的6個志願當中,能夠真正依照心中真實的志願序進行填寫的學生,應屬鳳毛麟角。當學生無法依照心目中真實的志願進行填寫,自然就對制度有諸多怨言。

在抽籤入學的制度中,由於只要能夠通過第一階段的門檻,就有第二階段的抽籤機會,因此筆者預測大多數人比較會依照理想的志願進行填寫。但是要完美的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有下一點作為配合條件:合宜且精準的學測門檻。

第四個好處與前述的第三點有關,就是類似大型賽局的現行6個志願填寫的制度,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大學端把選擇難題丟給學生。若是採用抽籤入學的方式,這個難題將回歸由招生的各個科系來面對。

在抽籤入學的制度之下,各大學科系勢必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訂定第一階段的學測門檻,以避免門檻過高將導致滿足條件的學生數不足,或是門檻過低符合條件的學生太多進而引發中籤機率太低的怨言。由於各大學科系所擁有的入學相關資料及數據遠比高中學生來得多,訂出恰當的學測門檻,以篩入適當數量的人數,甚至完美到合格人數和招生名額一致,應該是大學各科系的重要任務及責任。

除了第三點所提到學生可以依照真實的志願進行志願選填外,抽籤入學的第五個好處,就是不需限定學生填寫的志願個數(現行制度是6個),學生可以從最喜歡的志願一路往下填寫,不會因為外在條件的限制(例如太多份的被審資料準備不易、大學教授的審查時間有限不可能接受過多的申請者等),而剝奪了學生選擇志願的空間。

抽籤入學的挑戰

當然,抽籤入學也會引發若干問題及挑戰,以及消除名校情節的高困難度。筆者將抽籤入學制度需要面對的挑戰試擬如下:

第一點就是抽籤入學挑戰了傳統以來的既有概念,那就是入學制度的設計者必須絞盡腦汁,設計出一套制度,這套制度必須要能夠篩選出最優秀、最合適,且動機最強的學生。

抽籤制度徹底顛覆了以上傳統概念,它追求的是尋找「合格」的人,而非「最優秀」的人。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挑戰甚至希望扭轉若干「天生不平等」(例如天生的智力及學習興趣)及「後天不平等」(例如家庭經濟條件及父母的教育程度等),所導致不平等的競爭及入學的問題。

挑戰這類不公平的倡議,通常會遭遇極大的反對力量,而大多數的反對意見,多出自於占有先天或後天優勢的學生們,他們「理應」傾向反對抽籤入學,而傾向於偏愛傳統的各類入學方式,例如指考及學測申請等。除了先天資質或後天環境佔有優勢者可能反對之外,傳統的入學制度其可確定性高於抽籤入學,以及能力及努力的價值需要被重視,也可能是反對抽籤入學原因。

第二點是有關本文一開始所述抽籤入學的前提,及最終希望達成的效果:打破名校情結。在被名校概念強烈覆蓋的台灣社會,即便打破名校情結有助於減輕學生的壓力,仍舊不容易獲得普遍的認同及支持。由過去的五專抽籤入學只維持了3年,高中依舊保有明星高中與社區高中的區別,就可得知高中入學的名校情結已經根深蒂固無法打破。筆者合理的推測,大學的名校情結將更不容易打破,因此抽籤入學在台灣非常難以推動。

20180909-國教行動聯盟大學入學制度108學年度新措施座談會,關心的家長把現場擠滿,並另闢  場地容納。(陳明仁攝)
傳統的入學制度其可確定性高於抽籤入學,以及能力及努力的價值需要被重視。(資料照,陳明仁攝)

第三點,即便學生沒有名校情節,抽籤入學仍舊會造成若干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生對於屬意志願的就讀動機,很難在抽籤入學的過程中顯現出來。

根據許多大學的研究,動機強烈的學生,通常學習的意願及成效會比較好,因此,透過傳統的面試或是書審,這類的學生有可能被發現進而獲得入學許可。試想,在抽籤制度之下,如果某位學生具有非常強烈的動機,希望進入一所非名校的非熱門科系就讀,或是純粹只想就近入學這麼簡單的渴望,在抽籤入學的制度下,這位學生有可能因為籤運不好而無法如願。

第四點是屬於技術面的問題。試想,若有一個學生填完所有的屬意志願,但在極端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所有的志願都落空的情形。如何處理這類機率上的極端事件,是抽籤入學倡議者必須考慮的。

相關的配套措施

最後,筆者試著論述配合抽籤入學制度的實現,必須做出那些制度上的變革與改進,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第一個需要的改進及配套措施,是訂定更細緻的級分間隔,而非現行的每科15級分制度。理論上,級分的等級愈多,甚至是恢復到百分制的評量方式,都將有助於各科系訂定更精準的篩選門檻。

第二個需要變革之處,可以考慮將現有制度書審制度中的重要項目,或是口試過程中該科系認為的重要提問,以具體的說明輔以可量化的指標,與學測一併納入第一階段的篩選門檻。

例如,音樂藝術體育等科系,或可訂定相關術科的基本門檻;自然科學等基礎學科,或可納入科展或作品展演成果作為篩選標準;與技術或實作高度相關的科系,則可考慮將學生高中時期的實作經驗及成果作為篩選依據。

簡言之,第一階段的門檻設計,不一定是現今以紙筆測驗的傳統方式,各科系如果納入該科系認為的學生重要學習經驗或成果做為篩選門檻,將有助於提升中籤學生適合就讀該科系的可能性。

需要從不同的面向進行深度的討論

抽籤入學不是一個新鮮的議題,但是需要從不同的面向進行深度的討論。筆者希望本文作為一個楔子,讓社會大眾及學生能夠重新認識抽籤入學制度、關注它背後所隱含的道德意義,以及透過各類的意見交流及討論,形塑出抽籤入學對於大學教育的正反面影響,甚至是社會制度變革的合理想像。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