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0週年:美國投入全球反恐,為中國打開了「機遇之門」 ?

2021-09-09 10:27

? 人氣

金德芳還說,中國擔心,美國的全球反恐行動只是個幌子,用來掩蓋「將觸角伸向世界各地」的真實意圖。「(中國的)軍事增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對抗美國所謂的『擴張的觸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美中在反恐方面的共同利益也明顯減少。2020年10月,美國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從國際恐怖組織中除名,稱十多年來沒有該組織存在的可信證據。北京表示強烈抗議。

金德芳認為,將「東伊運」除名的事件也表明, 「911」事件後美中的密切互動不過是「短時間的姿態,是無力的,並不表示會持久下去」。

中美關係

錯失良機?

受訪專家認為,20年後的美中力量轉變並非由反恐這一單一原因造成。越來越多美國學者開始反思,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講,美國自己也犯下一個歷史錯誤。

金德芳說,反恐與遏制中國「並非只能二選一」,美國同時在做這兩件事,只不過遏制中國的力度始終不夠。

她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華府的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在融入了經濟全球化之後,終將變成一個政治自由的國家;這種認識的主要原因「不在於(華府)將焦點轉移到了反恐,而是中國當時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

金德芳指出,從2010年開始,即習近平上任之前的兩年,中國才變得更加具有威脅;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美國開始將更多精力投入應對中國。

她舉例說,當年發生的兩件事說明了中國在宣示自己的實力。在南中國海議題上,中國首次宣佈南海主權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並在下半年頻繁演習,包括首次環海南島海上實兵演練。同年9月,在中日兩國擁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的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部的船隻相撞。中國政府罕見地數次傳召日本駐華大使,嚴辭宣示主權。

再將時間往前推兩年,2008年8月,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國際形象大幅提升。幾乎同一時間,全球金融危機浮現,美國經濟損失嚴重,而中國受到的影響不大,令不少中國觀察人士歡呼,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戰勝了西方的「利伯維爾場」經濟模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體育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與日俱增,領導人也愈加自信。

「我們低估了中國。我們原以為中國可以和我們合作,」金德芳說。

那麼美國是不是失去了應對中國的最好時機?金德芳表示贊同,她認為從老布希時代就應該意識到中國崛起會對美國構成威脅。

越來越多美國學者和政界人士有同樣的反思。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在剛出版的新書《長期博弈:中國取代美國的大戰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中說,中國從90年代起就開始實施一項自主發展、削弱美國勢力並逐漸取代美國領導地位的「大戰略」。這與金德芳所說的老布希時代是吻合的。

此觀點一齣,引發熱烈討論。一些前美國政界人士,包括柯林頓時期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都開始對當初堅定認為的中國是「開放而可塑的」觀點進行重新審視。

「911」事件拉開了美國全球反恐的序幕,期間美中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20年後的今天,當成百上千絶望的阿富汗人在首都機場追趕一架即將起飛的美國空軍運輸機,有人甚至拼命攀上飛機以致從高空墜落,這一畫面傳遍世界,印證了美軍從阿富汗撤出的狼狽。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直言,這反映出 「美國時代的終結提早到來了」。

金德芳也認為美國在阿富汗撤軍中受到了羞辱,但她認為,這並不表示美國時代的終結。 「美國在1975年從西貢撤軍時,有人說了同樣的話,但美國時代並沒有終結」。

「中國現在可能太過樂觀,而在大國博弈中,你永遠無法預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她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