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當娛樂成為一門學問,網路成為新鴉片

2021-09-14 06:50

? 人氣

政客及野心家不在乎「生靈塗炭、國運衰微、文明沒落」,他們熟稔於操控大眾反叛的「對象」,豢養網軍,只要把糞噴到敵對陣營,只要災難臨到政敵,「大眾反叛」就是造反有理。當娛樂成為一門學問;網路成為新鴉片,如何去耍這一把兩刃刀,殺向敵人的胸膛,才是高招:至於神學士及共產黨採用圍堵之策,一看就知道只能困獸之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國學者塞奇.莫斯科維奇(Serge Moscovici,1925-2014)的名著《群氓的時代》(The Age of the Crowd: A Historical Treatise on Mass Psychology)又回到了比較嚴格的群體心理學的範圍,而且主要是研究塔爾德、勒龐和佛洛依德三個人的思想,但也可以將這本書看作對近百年來大眾理論的一個回顧總結。

莫斯科維奇簡略描述了全球化時代大眾依舊凸顯的特點,為群體心理學進行辯護。他關於20世紀初民眾將取得勝利、20世紀末我們將成為「領袖的囚徒」的預言,從時間上說 或許並不完全準確,但他關於群眾運動中領袖起主導作用和居顯著地位的觀點,看來還是可以得到百年經驗教訓相當有力的支援。

群眾追求的是解放的感覺,幸福的感覺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德語作家埃利亞斯.卡內提(Elias Canetti,1905-1994)除了文學創作之外,在一本學術著作《群眾與權力》(Crowds and Power)中,闡述群眾的特性主要有4條:1.群眾的增長本質上來說是沒有界限的,會永遠增長;2.在群眾內部,平等占據統治地位;3.群眾喜好緊密地聚集在一起;4.群眾需要導向。

卡內提從人們對接觸的恐懼心理的突變來論述群眾的產生。一旦不害怕接觸,群眾成員就感覺到自己失去了所有的差別,擺脫了一切社會的距離,而與群體中其他所有人一樣是平等員。群眾要的不是一支手機,也不是看抖音,而是一種獲得解放的感覺,也是幸福的感覺。

但我們也許還可以說這種感覺是短暫、甚至有些虛幻的。卡內提在世時,網路的魔力還沒有張牙舞爪,但文學家已經看見群眾的本質,網路只不過是使群眾逐漸妖魔化加速而已。

一次又一次地信任,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背叛

大眾的反叛,其另一面,必然是對某人事物的信任。所謂民主國家的選舉,正是大眾一次又一次地信任,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背叛。信任使我們特別容易受到什麼傷害?

紐西蘭哲學家安妮特.拜爾(Annette Baier,1929-2012)說:「信任可以被出賣,或者至少可以放下,而不僅僅是失望」。在她看來,當人們僅僅依靠某人做某事卻不信任他們去做另一件某事時,失望才是適當的回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