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啟示錄 追求民主法治 拒絕分離主義

2014-11-24 17:37

? 人氣

近半個世紀後,黃錦滿回憶當時的情景,猶歷歷在目,忘不了殷海光老師的湖北口音,也忘不了他對中國前途的憂憤。他還記得當時他們幾個香港僑生在興隆路六二六巷,有一天約了殷海光老師來喝茶,一位十七歲的政治大學經濟系僑生邱立本(現任亞洲週刊總編輯)還特地從香港彌敦道裕華國貨公司買了一雙大陸出的黑布鞋,也就是當時流行的功夫鞋給殷海光。他還記得殷海光在撫摸這對鞋子的時候,突然流下了眼淚,說這鞋子讓他想到大陸的一切。這感人的一幕,正顯示殷海光對神州大地揮之不去的情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的弟子王曉波也指出,殷海光思想不僅是反對專制,但也在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面思考,而在感情上,又對中國的分裂、黨國結構所造成的負面效應耿耿於懷,但他在生命中的最後日子雖然面對生命無常,而有時不我與之嘆(他死時才四十九歲),學術生命才剛進入成熟期,在這時刻,反而對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有很多的反思。

台灣、香港社會一些人因為殷海光主張自由民主,就認為他是「西化先鋒」,王曉波指出,這些人沒搞清楚「西化」與「西學」之別。殷海光在抗戰危難之際,參與青年軍,就是有強烈的救亡意識,反對列強蹂躪中國。他是以西學救國,而不是迷信西方,也不是所謂的西化派。他的自由民主主張是為了救國之用,因而絕對不會贊成台獨。

反對美國壟斷別國命運

陳鼓應與王曉波都提到,殷海光當年去了美國研究回來,對美國也有不少批判,指出美國傾向於壟斷別國的命運,而殷海光反對所有形式的強權,認為中國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而不是要亦步亦趨地跟著美國走。

在六十年代後期,殷海光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很多,因此他和一度的論敵徐復觀有不少往來。陳鼓應回憶說,他曾經看到他們兩位湖北老鄉化解宿怨,彼此真誠地討論中國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前教授、現任教台北東吳大學的馮耀明教授,也是當時與殷海光有接觸的香港僑生。這位昔日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回憶有一次他到台大醫院去探殷海光老師,剛好看到徐復觀與唐君毅也去醫院看他,但那一天殷海光要去做很多的檢查,不在床位上,所以徐復觀與唐君毅只留下了名片。

馮耀明表示,殷海光的思想在最後歲月中有所變化,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有更深遠的思考。這也許和他生命後期與徐復觀等人的交往有關係。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林毓生教授也是殷海光的得意弟子,他在殷海光死前的幾年,都和這位老師有密切的書信往來。他後來提出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的轉化」,受到殷海光的讚賞,認為這是重要的突破。他回憶殷海光的政治抉擇,是在和國民黨的專制鬥爭,但絕對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這和今天台灣與香港的一些學生領袖和政治人物自稱不是中國人的取態,迥然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