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車論現象 習近平大動作內政外交互動

2014-09-20 18:28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妻子彭麗媛訪問印度,和印度總理莫迪見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妻子彭麗媛訪問印度,和印度總理莫迪見面。

習近平最近的亞洲四國「絲綢之旅」,與內政的迅猛改革形成互動,並體現中國的「快車論」: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的「快車」,攜手互惠前進。習近平的大動作包括: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探討中俄高鐵合作、與中亞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共築「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今年也是深化改革的元年,提出依憲治國、改革戶籍制度、廢除勞教、開放兩孩政策及醫療保障改革、推動司法陪審員制度等。但快車論現象中,也夾雜著諸如打壓維權人士等噪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風馳電掣,呼嘯而過。中國就像一列行駛中的快車,箭一般向前奔馳。中國有十四個陸地鄰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邀約周邊國家搭乘快車,攜手發展共同前進。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交和內政上施展大動作,為這列快車加大馬力,在外交上密集出訪周邊國家,與中亞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共築「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政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啟動大範圍、大力度的改革,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一批批帶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方案相繼出台,一項項具有標誌性、關鍵性和引領性作用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包括戶籍改革、推動兩孩政策、深化醫療與社保改革,以強改革推動經濟發展,但在快車的呼嘯聲中,也夾雜著打擊維權、壓制異議的噪音。

大潮湧動,風生水起。當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繼續九天亞洲四國「絲綢之旅」。亞洲週刊從北京外交部獲悉,中南海明確將習近平此行定位為二零一四年中國最高領導人「重大周邊外交行動」。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元首後第二次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第一次訪問南亞國家。此前,自中共十八大起,習近平已出訪七個周邊國家。

時下的西方經濟低迷,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放緩,中國經濟也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軌,不少人對全球經濟前景悲觀,更唱衰中國經濟。不過,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一再對外宣示:作為全球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經濟體,中國經濟「依然向好而大勢難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沒採取「強刺激」,而是保定力,力推「強改革」,透過「微刺激」穩增長,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的「快車」。

習近平出訪中亞南亞,在中國外交布局上,中亞是西北邊疆的安全屏障和西北方向經貿、能源合作的戰略夥伴,南亞的重要戰略地位也不言而喻。國際學者普遍認為,習近平此訪是著眼於總體外交布局、服務國內發展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對中國加強與南亞島國的全方位合作,拓展海洋經濟,特別是維護全球海洋安全和利益具有戰略意義。

習近平說:「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中國願意為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堅持正確義利觀,不搞我贏你輸、我多你少,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將照顧對方利益。中國說到的話、承諾的事,一定會做到、一定會兌現。」這是八月二十二日習近平在蒙古國家大呼拉爾發表演講時說的話。

出訪蒙古,是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後訪問的第七個周邊國家。中國國家主席時隔十一年再次訪蒙古,中蒙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連續十五年成為蒙古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已是蒙古國最大的進口和消費國,礦業投資佔中國在蒙古國投資的比例超過五成。加快推動中蒙鐵路等基礎設施合作,是中國與蒙古合作的重要項目。此前,習近平曾訪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六鄰國。七月三日至四日,習近平出訪韓國。中韓統一加快推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爭取年底前完成談判,雙方簽署十二項合作協定,雙方聯合聲明確定九十多項合作事項,涵蓋二十三個領域。

北京的國際關係專家表示,習近平多次選擇鄰國出訪,呈現高效率、成果豐等特點,並顯示中國已將周邊外交提升至與大國外交「平起平坐」的高度。習近平說:「家門口太平,才能安心、踏實辦好自己的事。中國將繼續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秉持親、誠、惠、容的理念。」

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大國,周邊歷來屬多事之地,熱點、難點問題密集,領土、邊界、海洋劃界等歷史遺留問題,對中國而言是「成長的煩惱」。近年來,中國周邊外交形勢變化複雜,包括南海、東海等問題頻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中國的周邊問題比較突出,需要下功夫處理,這是形勢使然,周邊外交顯示中國更用心經營與鄰國關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也認為,過去一年間,習近平與周邊國家外交活動密集,對一些國家還採取點對點訪問,總體呈現常往來、高效率、成果豐等特點。

二零一三年九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十月,又在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共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如同上海自貿區、高鐵戰略等,在國內外旋即引起反響,獲沿線各國正面響應。這是中國面對新一輪對外開放,特別是加快向東南亞、中亞、南亞開放而提出的,是中國將自身發展戰略與區域合作相對接的重大戰略構想。能源供應、對外海洋通道的暢通安全,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要素,也為中國拓寬經濟全球版圖創造條件。

習近平這次訪問亞洲四國,包括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印度,正是這「一帶一路概念」緊密相關的國家。「海上絲綢之路」連接的是東亞、南亞,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在地緣上對中國具有舉足輕重意義。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地處印度洋中部地帶,扼守重要國際航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更是既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輻射區,又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

中國發展惠及周邊國家

中國目前是馬爾代夫最大的旅遊客源國,斯里蘭卡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習近平在塔吉克斯坦說,當前,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使中國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和人民。「中國對周邊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中國同周邊國家的合作水準只會提高,不會降低。」

本文截稿前,習近平尚未抵達印度。九月十六日,習近平啟動中亞南亞四國之行的第三站,訪問有「印度洋明珠」之稱的南亞島國斯里蘭卡。據悉,習近平訪問期間,中斯自貿協定談判年底前達成共識;中斯將共同開發科倫坡港口城;兩國央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國表明會繼續力助斯里蘭卡發展經濟,而斯里蘭卡也表明願意與中國落實海上絲路構想。

九月十四日,習近平訪問了亞洲最小國家馬爾代夫。這是兩國建交四十二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馬爾代夫。習近平說,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遊客來源國,馬爾代夫成為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度假浪漫天堂。馬爾代夫地處印度洋要道,是古代海上絲路的重要驛站。兩國航空公司將開闢更多航班。中方將積極研究支持馬方的馬累│機場島跨海大橋項目,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馬方經濟發展計劃和青年城等項目建設,投資馬爾代夫旅遊服務業。

這之前,十一日,習近平抵達第一站「高山之國」塔吉克斯坦。他見證雙邊大型合作項目啟動,簽署中塔深化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批准兩國未來五年合作綱要,雙方簽署經貿、投資、農業、司法、教育等領域多項合作文件。

習近平出席了中塔兩國重大合作項目—杜桑貝二號熱電廠一期工程竣工儀式、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境內段開工儀式。這一管道是中國同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重大工程,氣源位於土庫曼斯坦,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進入中國境內,預計二零一六年建成通氣,設計年輸氣量三百億立方米。管道全長一千公里,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與沿線國合作建設,塔方境內段長約四百一十公里,在過境各國中最長。由此,「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合作更加緊密。

在塔吉克斯坦,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第十四次會議。會議期間,習近平明確表示,中方決定將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最終規模擴大至五十億美元,他盼望盡早建立上合金融機構。上合組織的擴容問題已談論多年。目前,觀察員國中,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三國已正式表態,尋求成為正式成員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說,本次峰會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怎樣在上合組織多邊經濟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俄羅斯所倡導的歐亞經濟一體化這三個經濟合作項目之間,尋找新的合作空間。

習近平與普京九次見面

習近平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這已是兩人十八個月第九次見面。九月初,普京出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開工儀式。目前雙方正在積極探討高鐵合作,衛星導航系統合作已經啟動,聯合研製遠程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等大項目合作也取得新進展。習近平對普京說,雙方要繼續促進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特別是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推動兩國能源合作邁上新台階。雙方還要擴大金融合作,推動雙邊本幣互換,共同建設好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據悉,俄羅斯最大電網公司俄羅斯電網股份公司與中國最大的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將在俄羅斯展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作。

中國亞太學會會長張蘊嶺說,「一帶一路」是重大國家戰略,此外,二零一三年還推出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版、中印緬孟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還有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中國周邊地區聚集著全球有影響的大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同時周邊地區是全球經濟活力最旺盛、新興經濟體最集中的地區。世界發展和戰略重心大幅度向中國周邊地區傾斜。二零一三年中央召開了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強調「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要積極運籌外交全域,突出周邊在我國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域中的重要作用」。在海陸絲綢之路建設的背後,中國新的國家戰略日漸清晰,即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這裏所說的共同體是關係,而不是制度,不像歐盟那樣是超國家的合作組織,也不像東盟那樣,是以實質性機制化建設為基礎的。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改革是除頑瘴、克痼疾的實招硬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之源。北京政論家馬立誠接受採訪時說,中共十八大之後,反腐力度空前,中央發布八項規定和十幾條禁令,被查處的省部級及以上官員,到九月十三日,已有四十九個,官風大變,民眾好評。反腐遏制了權力與金錢結合的亂象,有利於建立市場經濟秩序和降低經營成本。有深圳企業家說,過去辦事,有些官員明目張膽拉開空抽屜讓你放五萬十萬元人民幣,現在不敢了。反腐震懾了驕橫的利益集團,紓解了沸騰的民意,改變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軟散局面,有利於一竿子插到底推進各項重大改革。最近中央決定取消央企負責人的「定額職務消費」以及取消省部級以下公務用車,都是改革與反腐相結合。

強調依憲治國

馬立誠說,九月五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釋出新意:「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是自二零一二 年十二月習近平在紀念現行憲法實施三十週年大會上,提出依憲治國和依憲執政以來,時隔一年八個月之後再次強調。「依憲執政」的簡稱就是憲政。值得注意的是,自二零一三年五月起至今,中國內地學界圍繞憲政問題發生激烈爭論,導致憲政成為敏感詞,有些官方媒體對憲政二字噤若寒蟬。其實,憲政就是依法治國。習近平的最新講話,是對這一爭論的正面回應。習近平再次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就是說,沒有民主,就一定不是社會主義。這一觀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化改革目標,是互相貫通的,具有內在的血肉聯繫。

八月十八日,習近平在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說:「今年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刀實槍推進改革,為今後幾年改革開好頭。」目前,改革開局之年已過半,一批批帶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方案相繼出台,一項項具有標誌性、關鍵性和引領性作用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改革總體部署全面推開,真槍真刀觸動利益「奶酪」,新一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措施之實,前所罕見:

—延續半個世紀的勞教制度退出歷史舞台。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大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力度;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國務院自我革命,推進簡政放權,取消下放七批共六百三十二項行政審批事項,各部委各地區陸續出台權力清單,大力減少審批。放寬公司註冊條件,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和出資期限。修訂政府核准的投資專案目錄,需報國務院部門核准的企業投資專案減少六成;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一百億元人民幣(約十六億美元)。

—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繼去年實現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後,存款利率市場化正在積極推進。三家民營銀行獲批,堪稱破冰之舉。

—六月底,審議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老的預算法修改拖延了十年。八月三十一日,拉鋸戰結束,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的預算法。最大的亮點是,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加大了預算公開的力度,加強了對政府預算的監督,由央行管理國庫,允許地方政府發債。

—七月,《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公車改革啟動,除保留省部級以上公務用車之外,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適度發放交通補貼。

—七月,《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宣布取消實行半個多世紀的「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分類的戶籍制度,無論農村人城裏人,均登記為居民戶口,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

—司法改革進展迅速。司法人員實行分類管理,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由省一級管理,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審判公開、檢務公開,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嚴格規範緩刑、減刑、保外就醫制度。

—八月,《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出台,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方案實施,大幅降低央企負責人的過高收入。

—九月,《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高考不分文理科,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的改革啟動,取消由部門和地方政府提名院士的途徑,增加了由全體院士投票選舉的環節。

—困擾華北多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到國家戰略層面。

二零一四年以來,出台一批具有結構支撐作用的重大改革方案:《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坐言起行,善作善成,改革風雲再次激盪。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改革須啃硬骨頭,守舊倒退沒出路,半年多來,中國的改革行動之迅速而果敢,改革幅度和力度「遠超預期」。中國這趟改革快車飛馳,「改革紅利」正轉化為「發展新動能」,中國周邊國家是否能尋覓到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