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教你流對好汗

2014-09-07 15:47

? 人氣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發不出汗可能頭腦昏沉、容易中暑。流汗其實是一件健康大事,怎麼做才能流對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豔陽發威,濕熱的暑氣考驗著人的生理與心理。過去一到夏天會滿頭大汗、汗流浹背,但現今的室內工作者在恆溫的環境下,反而有發不出汗的困擾,經常感到悶熱又疲倦。

排汗的過程雖然習以為常,但千萬別小看這個機制,排汗不僅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人體還有大大功用。

「流汗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體調控體溫,」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人是恆溫的動物,當外界氣溫升高,熱的感覺會傳到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再督促汗腺排汗,以排除多餘的熱能。

除了調節體溫,也有人認為汗腺是人的「第二個腎臟」。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楊麗珍說,汗的成分大多是水,其餘則是氯化鈉、乳酸、鉀、鈣、尿素、氨(俗稱阿摩尼亞)、胺基酸,以及很好的抗菌肽,這些物質都會從汗液中排除,促進新陳代謝。

流不出汗,是現代文明病

然而,現今許多人就算在大熱天或運動後仍覺得發不出汗,常常一離開冷氣房就覺得難受,接觸外頭的溫度彷彿快窒息。

「現代人多在冷氣房工作,這會造成全身的毛細孔收縮,不易流汗,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葉家豪一語道破。中醫認為,發不出汗跟外在和體內受寒邪侵襲有關,像常吹冷氣就屬於外在的寒邪閉塞毛細孔,如果再吃大量冰冷的食物,胃也會受寒邪所困,而不容易出汗。

楊麗珍也提到,長時間待在相同溫度的室內環境加上少運動,汗腺會漸漸縮小,不易排汗。國外曾拿運動員跟室內工作者的汗腺切片做比較,發現運動員汗流較多,汗腺組織結構圖大;經常待在室內而不流汗的人,汗腺則較瘦小。

究竟汗腺縮小、排不出汗,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

其實排汗量多寡並不是判斷健康的唯一指標,不需要過度擔心。楊麗珍解釋,因為每個人全身有200~400萬個汗腺不等,而且汗腺會跟著外界溫度變化調整排汗量,像熱天或運動後常會汗如雨下;冬天則因外界寒冷,排汗自然就減少,有時甚至少到肉眼都看不見。

不過有些不太流汗的情形確實需要特別注意。葉家豪說,大部份的患者不會因為流不出汗而來看診,但如果流不出汗還同時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就要盡速求診找出原因。

通常流不出汗的人可能會合併感冒症狀。「因為毛細孔受寒邪而收縮、失常,導致不容易排汗,人體對溫度的調控能力會下降,」葉家豪舉例,假設一個人長期待在攝氏26度左右的室內環境,很少接觸不同溫度的場所,一下子到戶外高溫濕熱的地方活動,還來不及適應溫差,就可能生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