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策 3原則,有效安排課後活動

2014-09-04 10:26

? 人氣

學才藝是該流行什麼學什麼?還是聽到不錯的都試試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才藝與腦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在對的時間給對的學習,才能收到最大成效。

現代父母回想童年時光,放學後常能和鄰居同伴們四處玩耍,到父母喊吃飯了才回家。但現代小孩普遍「三缺」│缺場地、缺玩伴、缺時間,安親班和才藝班等,成為填補放學後時間的主力選項,也因此形成了小忙孩現象。

家長陪著孩子在才藝班間趕場,付出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除了希望為孩子圓一個「擁有個人才藝」、「某某項目很強」的夢想,父母也期待在各種課程的探索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溝通力等,現今國際化趨勢下最重要的能力。

研究也的確證明,才藝課程可以有效刺激腦部發展,培養出聰明又有獨立思考、判斷力的小孩。

課後活動該如何安排,才不致落入「補」才藝、「趕」流行的窠臼,還能培養出好腦力、思考力和自主力等,讓孩子一生受用呢?掌握三原則,為小忙孩投資的才藝課,將能發揮超乎預期的正面效果。

第一,十二歲前「動手動腳」

日本大腦生理學權威,同時也是幼兒腦部開發暢銷書作者久保田競,最近在日本《AERA with Kids》 雜誌中撰文指出,背誦性的學習,並不能真正促進腦力,需要動手動腳、用耳用口的活動性學習,才能刺激腦部主宰思考、判斷、行動、運動的最重要部位「前額葉」。尤其六歲到十二歲是前額葉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音樂、繪畫、舞蹈或球類運動的學習,都能刺激、鍛鍊腦部。

久保田競說明,才藝課程有益腦部的原因有三。

第一,促進腦部活性化。肢體動作或手部細微肌肉動作,可刺激前額葉大量活動。第二,培養共感能力。一邊看著老師示範動作,一邊在腦中模擬時,可刺激腦部的鏡像神經元,這也是讓人能體察他人情緒,擁有與人感同身受能力的重要腦部細胞。第三,培養積極感。完成緊張的表演或在比賽中獲勝的成就感,能刺激腦部分泌快感物質多巴胺。這種愉悅的情緒,也能引導出「下次也要再努力挑戰」的積極動機。

第二,快樂比精進更重要

雖然成功通過晉級考試、技巧日漸精熟,是驗收才藝學習成果最明快的指標,但以腦部發展的角度來看,能快樂持續的學習,從中獲得成就感,對於腦力發展更有助益。過度強調「獲勝」、「得獎」的壓力,反而有礙腦部活性化。

《AERA with Kids》 雜誌也指出,父母應認知,藝術、腦力、運動這三大才藝領域本質不同,需要不同的引導方式 。

例如藝術領域像音樂、繪畫、舞蹈,是讓孩子展現他原本就具備的自由表現能力的絕佳機會,作品和成果不應冠上好或不好的評斷或輸贏競爭,重要的是讓孩子享受創作和練習進步的過程。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708 】

【延伸閱讀】

下午沒課怎麼辦?小學生課後安親4選擇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080

未來人才關鍵字:創客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660

解讀6大趨勢,教你看懂私校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35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