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前進中國 賴清德訪滬為大選暖身

2014-06-14 17:40

? 人氣

賴清德(左)與上海市長楊雄。

賴清德(左)與上海市長楊雄。

民進黨籍台南市長賴清德首次訪問中國大陸,為民進黨與共產黨間開啟對話契機。賴清德很可能是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與蔡英文搭檔的副總統人選,上海行有為選舉暖身的意味。民進黨要打破「逢中必反」的困局與標籤,爭取更多的中間選民,壓倒國民黨,賴清德「登陸」被視為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打破被國民黨壟斷的格局。賴清德在與復旦大學學者交流時,從六四學運談到台獨等敏感議題,讓大陸方面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民進黨中生代中一馬當先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六月六日首度赴中國大陸訪問,並與上海市長楊雄會面,此行在名義上是參加「海上煙波│陳澄波藝術大展」開幕式,但短短兩天的旋風式訪問,有破冰之效,為民進黨與共產黨開啟對話契機,尤其是賴清德很可能是蔡英文競逐大位的副手,「英德配」已成雛型,賴清德訪問上海,也顯示民進黨要為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暖身。

關鍵是民進黨的策略就是要打破「逢中必反」的困局與標籤,爭取更多的中間選民,壓倒國民黨。長期以來台灣的政治版圖都是藍綠對峙,六四比或是五五波,但綠營始終未能確定可以佔得多數,因為大部分民眾還是對台獨黨綱有疑慮,擔心會造成兩岸動武的局面,因而民進黨如何調整大陸政策,即成為當務之急。

民進黨縣市長赴大陸訪問,早已如過江之鯽,賴清德是最後一位「登陸」的現任縣市長,由於他是民進黨內地方首長中最被期待的未來領袖,亦被認為是最可能的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獨派色彩強烈,加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要參加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亟欲調整該黨「逢中必反」的兩岸政策,拼「最後一哩路」,因此,賴大陸行會讓人聯想到是綠營調整政策的信號,也是為蔡英文的總統選戰暖身,使得他這趟大陸行備受關注。

現年五十四歲的賴清德是台灣民調常勝軍,憑著優異市政治理與底層走向專業的形象,打開全台知名度,被視為綠營的明日之星、民進黨內的馬英九。這位礦工之子,父親早逝,由寡母帶大的寒門子弟,頂著哈佛大學公衛碩士的光環,形象清新。

北京方面當然知道賴是民進黨內的「潛力股」,也有意加強交流,去年七月准他赴香港推銷台南農產,如今更進一步促成此次用「藝術」包裝政治的大陸行。

賴清德畢竟是選舉出身,比起一般政治人物在大陸言行的「低調」、自我節制,不敢談禁忌話題,賴顯得百無禁忌,主動挑起大陸敏感神經,台獨、八九學運等話題,在他自然、細緻的鋪陳下,並不會太突兀,雖然會讓邀請單位嚇出一身冷汗,但從正面角度看,也讓大陸方面聽到和國民黨完全不一樣的聲音。

登陸之旅第二天,賴清德七日上午前往上海復旦大學與學者教授交流對談時脫稿演出,從八九學運一路談到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更在舌戰大陸學者時強調,台獨是台灣人民極大的共識。

台南市新聞處長趙卿惠轉述說,復旦大學座談時,該校教授姜義華表示,民進黨因為有「台獨黨綱」,導致無法順利推動兩岸關係,其實兩岸過去並不是沒有交流,但雙方對這部分都沒有理解,需要共同正視。

面對台獨議題,賴清德並未閃躲,選擇正面回應。他直言,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不是民共交流的障礙,若把焦點放在是否廢止台獨黨綱,就不了解台灣社會是先有台獨,才有民進黨。他所要表達的是台獨訴求有其社會基礎,重點是台灣社會有一個很重要的「民主共識」,就是台灣前途尊重二千三百萬人的決定,「固然台獨是民進黨主張,但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決定」。賴清德在大陸放膽高論台獨等議題,在台灣廣受矚目。

習醫的賴清德,在為病患下藥前,一定要先診斷,診斷後要證明這個藥有效。他之前接受亞洲週刊訪問表示,實證科學的訓練幫助他的邏輯思考更清楚,從政也一樣,發言必定有憑有據。但大陸方面可能不會滿意他對台獨所給的答案,甚至會很刺耳,覺得來者不善、存心挑釁。

稱許復旦學生參與六四

除台獨議題外,賴清德更主動觸及大陸最敏感的六四學運。他在會中表示,一九八九年在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之後的學運(六四學運),復旦大學學生有所響應,總計有四百多個教授連署,建議政府定位為學生愛國運動,並支持言論自由。他稱許復旦大學不僅是國家人才培育的搖籃,也是民主自由孕育的中心。隨後話鋒一轉,不忘自我推銷說,最近甫落幕的台灣的太陽花也是學生運動,代表人物林飛帆也是成功大學畢業的台南人,更見證台南多元自由民主的風氣。

賴清德也對台灣近二十年來的民主演進,做了扼要闡述。他指出,很多人不解台灣政府為何容許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二十三天之久,又能和平落幕,他認為,主要是台灣社會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等慘痛教訓,台灣人民前仆後繼投入民主改革運動,社會經過數十年的反省,政府認錯道歉、正式立法、賠償受害者;一九九零年野百合學運後,結束「萬年國會」運作,落實總統民選;台灣從歷史的經驗中學習、檢討,因此,社會對太陽花學運學生的訴求高度認同,願意以包容角度,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

在座談會上,被問到對兩岸交流的看法時,賴清德表示,民進黨主張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如同習近平主席訪美時所提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應該也是未來兩岸交流的重要原則。

賴清德也呼籲大陸應多聽不同聲音,當前兩岸交流比以往頻繁,但台灣社會的疑慮反而加深,就是因為只聽到單一的聲音。這番暗指大陸只和國民黨交流的談話,可能讓大陸當局點滴在心頭。

賴清德「深入敵營」放火,會造成什麼效應尚不得而知,但有人認為,賴清德在大陸的表現,可能會影響往後綠營人物到大陸的訪問。新潮流系現任召集人、民進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鄭文燦指出,這有待時間驗證,但整體來說,賴清德坦率直言,北京對台灣刺耳的聲音,要學習忍受,試著聽得進去。

由於大陸方面刻意封鎖消息,網路對賴清德宣揚台獨部分報道不多,純粹只是「出口轉內銷」,在台灣引起的反應比大陸大得多,多數台灣民眾對賴抱持肯定態度,認為他替台灣發聲,言人所不敢言。一位網友指出:「賴清德的表現剛剛好,是當前台灣檯面上政治人物應該學習的榜樣。」

針對賴清德在大陸談台獨,大陸國台辦趕緊滅火,國台辦十一日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到賴清德在上海參訪的時候提到「台獨」稱「台灣的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民共同決定」,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回應指出,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分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須由「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范麗青說:「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反對台獨分裂圖謀的立場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表示,政府一向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由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決定台灣的未來。

幾年前,台南一度是大陸遊客的紅燈警示區。零八年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來台訪問,在台南孔廟參訪時,遭到群眾包圍抗議,在混亂中,張被推倒,眼鏡掉落,衣服沾滿泥土,腰部挫傷,抗議民眾並包圍座車,還有人跳上車頂猛踹,也有民眾欲以旗杆敲打車窗。此事件後,大陸觀光團環台行程大多刻意跳過台南,造成當地觀光產業嚴重受挫。

作風務實推廣台南

賴清德接任台南市長後,作風務實,不是不講道理的死硬派。去年七月華航開辦台南香港直飛航線,賴清德率團首發,前往香港進行城市行銷,並舉辦三場展售活動,推廣台南觀光旅遊、農特產品、醫療產業,打響台南城市知名度,也讓他躍上國際舞台,當時他就說有機會一定到大陸訪問。

台灣的雙十國慶向來只有國民黨在慶祝,民進黨從不當一回事,台南市卻是個例外,從二零一零年賴清德上台以來,年年都在當天舉辦升旗典禮,是台灣六個綠營執政縣市中,唯一辦理國慶升旗典禮的縣市,賴清德展現出跟其他綠營縣市長不同的思維。

但賴清德可不是乖乖牌,面對國民黨的大一統教育,他絕不買單。教育部月前修正高中教科書課綱「微調」,遭到本土派極力反對。賴清德宣布,台南市政府已經要求所轄的四所完全中學的歷史課本,必須繼續沿用現行課綱之教科書,不會隨之起舞,不會接受教育部新修訂的課綱,因為新課綱違反現實,將台灣的主權及於中國,他反對這種洗腦教育。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表示,賴清德是民進黨中生代的政治領袖,他本身又出自台灣最具歷史、政治上偏向「深綠」的台南,他去年已經去過香港訪問,這次又去上海,由他所帶動的兩岸互動,會對民共之間的互動奠定更好的基礎。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指出,賴清德這次去大陸走一下,不必有太多政治聯想,「陳澄波畫展再怎麼神算,也不會算到在蔡英文接黨主席時舉辦」,當市長經常會遇到兩岸之間的經貿、文化交流,稀鬆平常,過去高雄市長陳菊到大陸的任務,比賴清德這次更明確具體、強烈。

另一方面,賴清德在大陸的真情「獨」白,得到肯定,正好凸顯國共交流的假象。一位綠營人士指出,過去兩岸之間的交流,侷限在國共兩黨,大陸刻意將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排斥在外,國民黨高官見到大陸領導就自動矮了一截,不敢講真話,吞吐迂迴,怕東怕西,不要說敏感話題,就連帶有「國家」意味的字眼也都自動過濾掉,雙方高來高去,九二共識就是明顯的例子。

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自己定義為一中各表,但這只是國民黨一廂情願的認定,馬英九的代表從來就不敢在大陸提,對岸也從不承認,結果就變成大陸講一中,台灣講「各表」的各自表述。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童振源指出:「兩岸政府對於九二共識的內涵是沒有共識的,這固然提供兩岸互動的模糊空間,卻也延續兩岸的長期爭議與衝突,而且已經無法因應當前兩岸變局與政經談判的需要。」

賴清德的破冰之行讓人聯想到此舉是否有為新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探路意味。蔡英文「回鍋」出任黨主席後,積極推動與大陸交流,日前主動拋出「蔡張會」,願意在不設前提下,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賴清德返台後,蔡英文又進一步在臉書貼文肯定賴在中國的談話,並進一步對大陸喊話,表示歡迎中方的官員到台灣來進行非政治目的參訪。今年年初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率團訪問大陸,也引發蔡分身探路聯想。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為文指出:「蔡英文當選民進黨主席不到兩個禮拜,隨著賴清德市長首次登陸,民進黨已經重現放鬆兩岸交流的開放態度。」他認為,這種務實的態度調整,固然未必能夠推論出進一步的政策轉變或定位調整,但民共交流再露開放曙光。

民共交流曾因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憲法各表」而邁開一小步,謝前年十月應邀訪中,去年七月,他主持的維新基金會與中國社科院台研所聯手在港舉辦兩岸研討會,此後即告沉寂。綠營人士認為,很可能是「憲法各表」在綠營不叫座,大陸不再寄希望於謝長廷所致。

過去一、二年,謝長廷一再以「憲法各表」挑戰蘇貞昌所領導的黨中央,並有意聯蔡(蔡英文)打蘇,蘇以不變應萬變,在其黨主席後期,藉由九次華山會議,端出「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而壓制反對聲音,也使得蘇、蔡「兩個太陽」的兩岸路線趨於整合。

林濁水指出:「華山會議的核心是,蘇貞昌、蔡英文等黨內領導人皆肯定民進黨的基本價值與立場,也都認為這是民進黨的資產及最大籌碼。」換言之,堅持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不會因外部壓力而調整。

這不是說民進黨還是鐵板一塊。該黨的轉型雖然不明顯,但已經悄悄啟動,透過內部詳盡而深入的民調,揭露出社會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無法信任,確實是自己「逢中必反」的結果。過去台灣社會以此批評民進黨時,該黨打死不承認,總是反駁是外界刻板印象,國民黨貼的標籤,如今事實擺在眼前,讓該黨很難否認。

林濁水指出,民進黨石破天驚為「逢中必反」認錯,目的是為後續的政策調整鋪路。但他憂心太陽花學運浮現出強烈的反中情緒,會使得民進黨調整步伐的難度升高。

但熟稔蔡英文政策理念的鄭文燦認為,蔡當選黨主席開始,就有意識地要調整兩岸政策,不會因太陽花學運的反中效應,而使得兩岸政策路線趨於保守或閉鎖。

弔詭的是,在蔡亟欲以三把火開展兩岸政策之際,自己又急踩煞車,趙天麟表示「蔡張會言之過早」,令外界一頭霧水。鄭文燦認為,這代表民進黨有開放的想法,至於要如何落實,還沒有具體的步驟和方法,也顯示內部整合尚未趨於一致,但對於以開放態度面對兩岸交流,甚至民共對話等,黨內已有模糊的共識存在。

賴清德登陸,讓民共關係融冰,但未來如何發展仍撲朔迷離。蔡英文九日在黨內「共識營」強調,將在立法院臨時會對服貿協議在內的四大議題進行「激烈戰鬥」,意味該黨的反服貿立場會強硬到底,但太過強烈的杯葛動作是否影響民共交流則有待觀察。

綠營人士指出,民進黨的策略其實是和戰兩手,面對大陸招手,該黨非但不推遲,且借力使力,民共交流一旦展開,即可化解外界對其逢中必反疑慮。另一方面,面對大陸施壓,例如服貿、自由貿易區等,民進黨則不會輕易妥協,不像國民黨「來者不拒」。

為了重新贏回政權,民進黨逐步朝中間靠攏也是預料中事。蔡英文在上次總統選舉曾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兩岸論述,選後就未再特別重申。鄭文燦研判,目前應該是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前夕的盤整期,內部可能還在整合中,包括對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人所提出的「大一中架構」,蔡英文初步的回應也有所保留,似乎不急著出牌,但一定會改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