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去年9月才知疫情!美國籃球員在中國遭秘密軟禁8個月的經歷

2021-06-28 09:48

? 人氣

中國「監視居住」做法游離於法律邊緣,本國與外國人都曾受害。(圖/unsplash)

中國「監視居住」做法游離於法律邊緣,本國與外國人都曾受害。(圖/unsplash)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傑夫·哈珀(Jeff Harper)說,中國警方去年在深圳將他帶走時並沒有正式逮捕他,而是把他關進了一個房間裡,裡面有個散發腐臭味的床墊及一把塑膠椅,這一關就是八個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警方採取的這種拘留形式名為「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透過這種方式,當局得以在正式拘捕或提出指控前,將嫌疑人關在一處秘密地點進行審訊。人權組織稱,這是種可怕的處境,有時會遭受暴力,而且監視對象往往無法與律師和家人聯繫。 哈珀說,他並未受到身體上的虐待,但無從得知當局會如何處置他,那種不確定性令他備受折磨。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哈珀來自美國田納西州懷特維爾(Whiteville),是一名獨立職業籃球運動員,在12個國家打過球。他在深圳與人發生爭執後被抓,當時他到深圳剛五天,此行目的是參加比賽。他說,他後來得知,那次爭執導致一名男子死亡。2020年9月,哈珀終於被放走,並獲准離開中國,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受到任何犯罪指控,也沒有上過法庭。

「他們的司法系統和我們的完全不一樣。」33歲的哈珀說,「我不喜歡它。」

由於一系列備受矚目的事件,監視居住制度在國際上引發了關注,所涉及人士包括反對北京領導層的政治人物,以及某些外國人,例如哈珀。

「監視居住」一詞看似溫和,其實源於一種軟禁。但根據被禁錮者的說法以及人權組織的調查,「監視居住」的過程可能更系統化,它配有專門建造的、類似監獄的設施,還有專職人員,有時也被稱為「黑牢」。哈珀說,他當時被關的地方看起來像是一棟警察宿舍。

總部位於馬德里的「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是一家專注於中國人權問題的非營利機構,以其為首的一批人權組織進行的研究顯示,在2020年公開的中國法庭記錄中,約有5810個監視居住案例,比前一年增長91%。該機構追蹤了約九年的中國法庭記錄,發現這種做法增加的情況,該機構估計,監視居住的實際實施次數更接近上述數字的兩倍,甚至更多。

「它已經達到了大規模運用的程度。」保護衛士負責人達林(Peter Dahlin)談到,他曾在中國辦過一家從事法律援助的非營利機構,2016年時被拘捕,隨後被驅逐出境。中國官方媒體當時指責他透過資助國內人權律師危害了國家安全。保護衛士成立時,達林已離開中國,該組織將自己的調查結果提交給聯合國人權機構,後者對中國「監視居住」的做法提出了批評。

這份報告已於22日公布,如今中國的人權紀錄在世界範圍內受到的檢視變得愈來愈嚴格,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Biden)和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G7)其他領導人也譴責了這種任意拘押的做法。大部分「監視居住」的對象都是中國公民。

中國導演陳家坪,拍攝許志永紀錄片被控煽動顛覆,至今仍被囚於指定地點監視居住。
中國導演陳家坪,拍攝許志永紀錄片被控煽動顛覆,2020年4月遭囚於指定地點監視居住。

中國一位外交部發言人回覆記者提問時,駁斥了有關在押人員遭虐待的說法,稱這些說法毫無依據,同時表示「監視居住」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實施。外交部未針對任何具體的「監視居住」案例發表評論。

監視居住雖然合法,卻遊離於中國正規司法體系之外;在現行法律下,當局通常能以偵查為名,將一個人扣留最多六個月。如果該人受到正式指控,則可能被移送至傳統監獄,等待受審。

保護衛士利用中國一個公開的法律數據庫,統計了法庭裁決所提及運用此類做法的次數,該組織表示,某些涉及監視居住的程序從未公諸於眾,即便監視對象受到指控也同樣如此,例如那些涉嫌腐敗、涉及國家機密和國家安全的案件。至於未受起訴或未經審判就被釋放的人,比如哈珀,也不在保護衛士的統計範圍之內。

哈珀說,被帶走之前,他遇到一對男女彼此發生了激烈衝突,為了保護那名女子,他將男人推開。被關了幾個月後,哈珀得知,那名男子一度昏迷,然後去世。

有些被監視居住的人最終會在未受指控的情況下獲釋,就像哈珀那樣,但對許多在押人員來說,監視居住之後還會有可能持續數年的法律程序。幾乎所有的中國刑事案件最後都會定罪。

另有一套專門針對中共黨員的拘留和審訊系統,其運作方式也大致相同。還有一類拘留形式則是將維吾爾族和中國其他少數民族關在拘禁營中,但中國政府將其稱為「教培中心」。

通常來說,拘留對象唯一為外界所知的情況是當局給其一位家人的通知,上面會透露此人正在某處秘密地點接受調查。

哈珀說,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外面新冠疫情肆虐他也全然不知,不過當局允許他偶爾打電話回美國,也同意一名律師和幾名美國領事館人員來探望他,此前他的女友追蹤到了他的手機位置。在這期間,哈珀堅持鍛鍊身體,還會禱告,有時看著天上飛過的一架架客機,他憧憬著有朝一日,自己或許可以登上其中一架。「與世隔絕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一件事。」他說。

中國簽署了一系列聯合國人權公約——但同時也有所保留。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一份立場聲明寫道,「中國政府認為,人權的普遍性原則應當得到尊重,但人權的普遍性必須與各國具體情況相結合。」

2016年,中國制定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承諾將對「監視居住」措施進行限制,包括對「監視居住」的條件和時間加以控制。

劉曉波遺孀劉霞在劉曉波獲諾貝爾獎後遭中共政府軟禁,直到2018才獲准出境。(美聯社)
劉曉波遺孀劉霞在劉曉波獲諾貝爾獎後遭中共政府軟禁,直到2018才獲准出境。(美聯社)

中國有些最知名的囚犯就曾遭到監視居住,包括文學教授劉曉波;2010年他獲得諾貝爾獎時身在中國並身陷囹圄,2017年劉曉波在拘押期間去世,終年61歲。藝術家艾未未同樣也有過監視居住的經歷,他被關了81天,重獲自由後,他很快創作出了一批藝術作品來演示自己的遭遇。

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也經歷過監視居住,他們被控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目前正在等待審判結果。

大部分這類在押人員沒什麼名氣,其中包括挑戰政府政策的律師、宗教組織法輪功的成員、涉嫌開辦地下教會的基督徒,以及更多普通嫌犯。保護衛士根據被拘人員的回憶製作了圖畫,重現當初的關押場景。該組織稱,嫌疑人有時會被踢,或是受到虐待,還有些人的手腳被銬住坐在「老虎椅」上接受審訊。身高六英尺九英寸(約206公分)的哈珀說,拘押期間他瘦了40磅(約18公斤),因為他吃不飽,有時飯裡還有蟲子。

有些曾經被關的人向保護衛士提供了一些資料,包括一本英文小冊子,上面寫著接受監視居住的人必須遵守的規定。冊子裡寫著,「睡覺時採取仰卧姿勢,雙臂始終放在毯子外。」另一份資料裡則提到釋放條件,它要求被拘者承諾不向任何人透露有關這段經歷的任何細節,尤其是不要向媒體和外國機構透露。

多年來,人權團體如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和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一直在記錄「監視居住」事件。人權觀察2009年一份報告顯示,有證據表明很多地方都設有「黑牢」,地點囊括政府部門建築、賓館、旅社、養老院、精神病院、戒毒中心以及民宅。

美國國務院發布的一條針對中國的旅行警告稱,「美國公民有可能在缺乏正當法律程序的情況下,受到長時間的審訊和拘押。」

七國集團針對任意拘押問題進行譴責後,儘管沒有特別指出哪一國,但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表了一則聲明,稱譴責內容一派胡言,並指責七國集團與會者之一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利用峰會炒作康明凱和斯帕弗個案,罔顧事實。

遭到中國拘留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左)與邁克爾(右)。(翻攝推特)
遭到中國拘留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左)與邁克爾(右)。(翻攝推特)

聯合國將「強迫失蹤」稱為侵犯人權罪之一,表示涵括戰爭時期,世界上至少有85個國家曾運用過這種法律外的手段,通常當成「在社會中散布恐懼的一種策略」。

今年1月,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U.N. Working Group on Arbitrary Detention)發布了一份長篇報告,認為美國公民李凱在中國遭拘押後,未能享有走正當法律程序的權利。保護衛士的報告收錄了李凱一案。

2016年,李凱剛剛飛抵上海便被帶走,隨後經歷了10周的監視居住,最後他受到指控,罪名是向美國政府提供國家機密。2018年,他被判處十年監禁。李凱現年58歲,他的家人說,他是無辜的。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