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場我們無暇關心的中國航天大秀

2021-06-26 05:40

? 人氣

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即將升空。(資料照,美聯社)

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即將升空。(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時間6月17日當天上午,全世界許多國家採取同步衛星連線播的方式,深入追蹤報導中國載人太空船神舟12號順利升空,並在約7個小時後與太空站核心艙「天和號」完成對接,三名中國藉航天員先後進入中國自己獨立建立的太空站。此時,身處海峽對岸的台灣正籠罩在防疫升級後的疫苗口水戰之中,國人或許無暇關心這項人類探索太空發展的重要里程,但是它對台灣未來的生存發展絕對有重要的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無緣登上國際太空站

在中國太空站組建之前,由美、俄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太空站自1998年開始組建,2000年11月才有首批太空人登上「和平號」太空站。累計至目前為止,計有來自19個國家、240多名太空人曾經造訪過太空站,並且進行了將近3,000項科學研究。中國自從2003年由「神舟五號」將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後,卻從未被邀請加入國際太空站的研究團隊。因為擔心中共會借機從事太空間諜活動,美國國會甚至在2011年主動立法禁止太空總署(NASA)與中國航天局合作,因此中國的航天員從未獲淮進入國際太空站。或許就是因為來自國際上的長期封鎖,反而倒逼中國政府加速自主創新,並決定建造一座自己的太空站,命名為「天宮號」。

中國太空站天宮號完整構造圖。(作者提供/取自中國解放日報)
中國太空站天宮號完整構造圖。(作者提供)

自力更生發展中國太空站

中國太空站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卻得益於「後發優勢」,彙集了歷史上國際太空站的運作經驗,重新設計更加先進與實用的太空站。從多項裝備與數據顯示,「天宮號」比「和平號」太空站的技術成熟許多。此外,新增加的科技包括超高功率的太陽能電池板,共軌伴飛的中國版哈伯望遠鏡「巡天號」等等,都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創新製研。中國的「天宮號」太空站是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和「夢天號」實驗艙三大主體組成。(如上圖)今年 4 月 29 日「天和號」核心艙成功發射,緊接著於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又順利升空,完成與「天和號」核心艙的交會對接,自此中國太空站正式完成第一階段組建與運作。另外扮演二大主體角色的「問天號」與「夢天號」實驗艙,預計在明年 5 月及 8 月發射升空,整體計畫將在2022年底組建完成。

未來可能取代國際太空站

中國現在先送出3名太空人前往太空站進行運轉維護工作,預計另外兩個實驗艙完成對接組建之前,中國總共會執行11次任務,其中包括3次太空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及4次載人飛船的發射。重量達66噸級的模組化太空站在離地球340至450公里的太空軌道運行,中國將它定位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和太空母港,原設計在軌道上的運行壽命可達至少15年以上。美國太空總署對外宣布「和平號」國際太空站將於2024年退役,因此中國太空站天宮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近地軌道上唯一的現役太空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對外表示,已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向中方提出太空人聯合飛行的合作意願。中國也早已在航天器技術、空間科學實驗、太空人選拔訓練等領域,與俄羅斯、德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家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面對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家有意搭載到中國太空站的合作實驗項目,已遴選出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中國太空站建成後,將會看到其他國家的太空人積極參加中國太空站的合作計畫。

對台灣的戰略意涵

中國的太空探索計畫在習近平所描繪的「中國夢」當中,扮演「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很重要的角色。中國官方媒體將中國的「航天夢」表述成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指標,並且立下目標在2030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其中登月計畫、火星探索以及太空站的建設都是屬於這個夢想計畫的一部分。「太空權」是一個國家戰略層面的概念,就是一個國家在太空擁有的權力,所謂「制太空權」就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空間領域所擁有的控制權和主導權。目前中共極力發展航天科技就是要奪取制太空權,利用太空科技打造一支立體空間戰力與精準打擊武力。一旦台海發生衝突時,中共將可利用制太空權,以完整的通信、偵察、氣象等系列衛星掌握對台海戰區的戰略、戰術情報及C4ISR的資訊優勢。它能夠使美軍在考慮是否介入台海爭端,或是在印太區域的用兵企圖產生極大顧慮,隨著中國太空站的階段性成果一一呈現,此刻已經不容許我們以任何藉口無暇關心。

*作者曾任華府智庫CSIS訪問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