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專欄:你是好人

2014-12-19 05:39

? 人氣

體認這個有趣的語言現象,並不意味我們都不該說場面話,更不意味看到病人要說「氣色糟透了!」或者對初識對象說「認識你沒感覺。」要是大家都如此胡來,世界會亂,文明會垮。我女兒十六歲那年學到一個英文字,patriarchy(父權),好不得意。有一陣子她恣意揮灑,隨處濫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功課做好沒?

女兒:父權!

我:吃飯了沒?

女兒:父權!

我嚇得噤聲不語。

語言是騙術;除非為了私利或為了害人而說謊,以語言施展的騙術對世界極其有益。後現代理論興起的年代,有一位哲學家堅絕反對後現代,他認為理性溝通仍大有可為,唯當今的危機在於語言已脫逸正常運作的軌道:誠心溝通,不沾一絲偽裝、掩飾、利害、角力、唆使、引誘、嚇阻。所有使用語言的人都知道,如此正常狀態從未存在也永遠不可能存在。

欺騙為上

寫到這裡時,作者把康德也扯了進來。即便像康德如此講究真我、實我的哲學家亦曾說過:「整體而言,人們愈文明,愈像是演員。」他的道理很簡單:我們擺出有情的姿態、營造尊重他人的幻覺、做謙卑狀、一副無私的模樣,因為每個人早已明瞭,這一切都不是來真的。扮演文明人對世界有益。一旦人類扮演這些善良角色時日夠久之後,裝出來的美德自然會滲透到內心,沁入了靈魂。這道理呼應著天主教著重儀式的真諦,如帕斯卡(Blaise Pascal)所言,天天跪著祈禱,總有一天你會真的相信上帝;它同時令人聯想傳統戲曲訓練演員的方式裡,一個動作練了千百回萬百次,慧根獨具的演員方能從機械過程裡領略那個動作的內涵而舉一反三。

假意善良導致真正善良。「藉由假裝良善來欺騙他人,我們有助於培養文明社會,而且因為這麼做,我們也騙了自己,把姿態的美德轉化為實質的美德。」甚至可以這麼說,要來真的,就得先搞假的。

因此,我們對別人的要求與別人對我們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有欺騙的企圖。私人領域如此,公共領域尤然。一家汽車公司於廣告裡宣稱,只要購買他們的環保車,你就是為環保盡了一份心意。我們都知道廣告在騙人,但沒必要揭穿謊言,因為他們起碼有欺騙的誠意,他們至少不是頂新或日月光集團這種貨色。對於公眾人物,尤其是政客,我們要更加期許他們的欺騙。

沒有比說真話的政客更危險的事了。郝柏村的「皇民說」與連戰的「混蛋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國民黨為了兩人的仇恨語言付出了慘痛代價。仇恨語言讓人沒有猜測的空間,它是一面試圖將異己妖魔化卻反射自己身形的照妖鏡。

文明社會無法接受仇恨語言,但有時文明社會矯枉過正以致搞出了政治正確(PC)的語言。哪天要是看到一部取名為「視覺上受到挑戰的人與頭髮上受到挑戰的人的故事」的電影,你得為它翻譯,改成人人都懂的語言:片名原來是「四眼田雞和禿子的故事」。政治正確的語言不足取,因為它把不成文的默契變成了硬性規定,它把表現真誠的教養變成了人人都得遵守的指令。當PC削弱了語言的曖昧成分時,它反而導致一個僵局:說者戰戰兢兢,聽者滿心懷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