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78.8毫米不一定是淹水界限

2021-06-08 06:30

? 人氣

台北市4日豪雨造成街道積水嚴重。(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4日豪雨造成街道積水嚴重。(台北市政府提供)

6月4日台北午後的強降雨,造成多個地區積淹水,總計有9個行政區,一小時雨量超過78.8毫米(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如果降雨在78.8毫米以下,淹水市政府負責,因為當時的設計就是這樣。如果超過78.8也要誠實跟市民講,還是有可能淹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以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做為淹水與否的界限,在氣候變遷年代早已不合時宜,何況目前只有少數都會區才有78.8毫米這麼高的保護標準,非都會區通常只有40、50毫米左右。

台北市政府預計十年後,將保護標準提高到88.8毫米,但有這樣的想法至少超過20年了,但就如柯文哲說的要花很多錢、且要更改很多設計,不容易。而相較於20年前,現在這麼做的意義已經不大。

原因是氣候變遷改變了下雨特性,相信大家最近都感受到了,苦撐八個月無雨,一下就是超強雨勢。如今再高的標準都追不上強降雨,應該改變做法,從約束都市計劃擴張、增加在地滯洪空間等方法著手。

20210607-SMG0034-E01-朱淑娟專欄_a_6-4台北市時雨量超過78.8毫米的行政區
6月4日台北市時雨量超過78.8毫米的行政區

氣候變遷,時雨量大於100毫米變常態

台北市以大安區台灣大學測站的時雨量209毫米,指這是「北市史上最高整點雨量紀錄」。同時以大安、信義、文山三個行政區測到3小時雨量超過200毫米,認為是僅次於2004年9月11日豪雨、2001年9月5日納莉颱風、2004年8月25日艾利颱風、2018年9月8日豪雨,史上排名第五。

不過這種排名可能並不精確。依據台北市議會公報,前總統馬英九以台北市長身分,在2004年9月17日提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納莉颱風當天在台北市信義區測到最大時雨量是217毫米,超過這次。

另外這份報告也比較了911豪雨、納莉颱風、艾利颱風的3小時累積雨量,以南港測站為例,分別是:286毫米、232毫米、232毫米。

不過排名不重要,以上任何一個都是超級水患。911豪雨讓民權東路行天宮一帶成汪洋。艾利颱風河水倒灌導致三重市大淹水。納莉颱風更是基隆河史上最嚴重的水災,現在捷運西門站往新店方向月台的手扶梯有一面牆刻著「九十年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淹水高度540cm」,紀念這場讓北捷全面停駛的水災。

而這只是台北市,這20年來發生在其他地區的重大水患還有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風災、2015年8月8日的蘇迪勒颱風、2017年6月3日的強勁梅雨、以及2018年8月23日的熱帶性低氣壓等等,都造成大範圍淹水。

20210607-SMG0034-E01-朱淑娟專欄_b_四次豪雨事件的時雨量比較
四次豪雨事件的時雨量比較。

節制都市計畫擴張,才是防洪最佳策略

觀察近年來這幾個水患,會發現多屬於都市型淹水,不是河川氾濫的外水成災,而是下在城市中的內水排不出去,而這跟都市人口成長、建築及道路不透水面積增加有關,跟保護標準反而沒有絕對關係。

也就是說,同樣的雨下在不同地區結果也會不一樣,如果城市有足夠的滯洪空間就不會淹水。反之,如果雨水無處可去就會瞬間積淹。

面對水患,每位縣市首長都說要建構海綿城市,增加公園、農地滯洪,但另一方面又熱愛都市計畫,徵收農地變建地,反製造更多淹水機會。很多開發甚至違反國土規劃原則,把科學園區蓋在易淹水地區,然後環評時要求他蓋滯洪池,但設計是一回事,有多少實際作用又是另一回事。

2019年4月蔡英文總統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還宣布解除基隆河沿岸土地開發管制,然而昔日基隆河沿岸就是因為過度開發才會水患不斷,政治利益當頭,一切都可以捨去,再度陷基隆河於水患的風險之中。

而滯洪池雖然愈來愈受重視,但它只能發揮一部分作用,有時還為了徵收土地引來民怨與抗爭。水利署推動的「在地滯洪」是一個比較好的想法,利用現有的農地,平常種植,遇到強降雨又可以當滯洪池使用。

總之,建構不怕淹水的城市方法很多,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也不是淹水與否的界限,重點還在都市計畫,以及讓土地發揮更大的滯洪能力。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