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北約的開路先鋒─回顧1945年的「暴食行動」

2021-06-06 07:10

? 人氣

外號「血腥一百」的第100轟炸機大隊B-17轟炸機,向荷蘭佔領區的民眾空投食物,注意這些糧食多數沒有綁降落傘,一切空投任務只能低空進行。(第100轟炸機大隊紀念博物館/許劍虹提供)

外號「血腥一百」的第100轟炸機大隊B-17轟炸機,向荷蘭佔領區的民眾空投食物,注意這些糧食多數沒有綁降落傘,一切空投任務只能低空進行。(第100轟炸機大隊紀念博物館/許劍虹提供)

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在擊敗納粹這一點上,到底美國還是蘇聯的貢獻比較大?這個問題直到今天還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固然蘇聯牽制並且消滅了80%的德軍,可為什麼最後是美國成為了歐洲各國公認的領袖?為什麼蘇聯與其所領導的華沙公約組織走入歷史,美國創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卻不斷擴大,吸引新的會員進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蘇聯紅軍打敗了納粹,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新的納粹。凡是蘇聯佔領的東歐土地,伴隨而來的不是姦淫擄掠就是貧窮與飢荒。美國光復的歐洲土地或許沒有蘇聯多,美軍也不是第一個打入柏林的部隊,但美國至少避免了東歐收復區的悲劇在西歐上演,又以「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來幫助西歐盟國走上經濟復甦的道路,從而建立了不可動搖的威望。

蘇聯或許趕走了納粹,但是帶來富裕的卻是美國,這個觀念直到今天還是廣為歐洲人民,尤其是遭受過蘇聯佔領蹂躪的東歐人民所信服。美國戰後在歐洲行仁政最具代表性的表現,莫過於1948年6月到1949年5月的柏林空運,為遭到蘇聯紅軍封鎖的西柏林民眾空運糧食與生活用品。此舉讓三年前還遭受美軍空襲的西柏林居民改變了對美國的觀點,徹底相信美軍為仁義之師。

直到今天,柏林空運的歷史在歐洲還有全世界仍是那麼的光榮神聖,神聖到連筆者想去找柏林空運的負面評價都找不到。即便是當今與美國對立的中共與俄羅斯,也很難找到柏林空運的歷史汙點。所以在進入主題以前,筆者在此向各位讀者們徵集有沒有負面解讀柏林空運的觀點或者文獻,最好是從歐洲人或者柏林人的角度出發,讓我們看看有沒有不同的視角。

言歸正傳,其實早在柏林空運以前,甚至納粹德國正式向盟軍投降以前,駐防英國的美國陸軍航空軍就已經向歐洲佔領區的飢民提供人道援助了。在稍早筆者投稿的《亞歷桑那大沙漠上的二戰史─皮馬航太博物館》一文中,筆者就提到美軍曾經向飢荒中的荷蘭人民空投糧食,即1945年5月1日到5月8日執行的「暴食行動」(Operation Chowhound)。

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的荷蘭人,致力於以國家社會主義統一歐洲,犯下累累戰爭罪行,可荷蘭一般民眾還是無辜的。(許劍虹提供)
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的荷蘭人,致力於以國家社會主義統一歐洲,犯下累累戰爭罪行,可荷蘭一般民眾還是無辜的。(許劍虹提供)

被報復的「榮譽亞利安人」

關於荷蘭大飢荒的歷史,筆者還是要搬出英國學者洛韋(Keith Lowe)的大作《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充滿復仇、內戰與種族清洗的血腥之地》(Savage Continent: Europe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來向國內的讀者介紹。而根據洛韋的說法,納粹佔領軍不只沒有針對荷蘭人的種族滅絕政策,還將他們視為日耳曼民族的同胞看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