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全球啟動綠色振興渡過疫病與氣候的雙重危機

2021-05-24 07:00

? 人氣

原則上氣候週係聚焦發展中國家(非洲、亞太、拉美及加勒比海等)自下而上的區域氣候活動,意在擴大全球各界之參與並凝聚疫後的減碳企圖心。面對疫病導致全球氣候協議的延宕,以區域自下而上的方式來推動並落實巴黎協定的目標已成為關鍵必要。尤其是依據巴黎協定,各締約方必須提出的NDC更新報告一直處於遲延狀況,如何凝聚大家的企圖心,已成為最大挑戰。依據氣候公約的統計,截至第1階段(2021年2月26日)屆期,正式提交更新NDC的只有75個締約方,尚缺115份NDC報告,且依據這些提交之減碳承諾,其減碳總量也僅達2017年全球排碳量的29%。具體言之,整個控溫前景堪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全球因疫病顯現出的減碳遲延狀況,第26屆氣候大會會議主席夏瑪(Alok Sharma)先生已經表示;促進國際及涵蓋整個社會之合作將是此次大會主席的核心工作項目。換言之,如何綜整全球之公私人力與物力資源投入氣候行動,將是最核心的工作。準此,此次以地區圓桌為基礎的會議進程規畫,可謂為全球性的社區溝通,除由氣候公約、聯合國發展署(UNDP)、聯合國環境署(UNEP)及世界銀行擔綱主要籌畫外,聯合國主要部門以及國際社會的公私部門幾乎均被涵蓋,其目的正在凝聚大家面對疫病衝擊後團結面對氣候威脅之共識。

全球集體行動對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是必要的,得以重新設計社會經濟體系,作為未來幾十年世界經濟增長及氣候韌性的主要動力來源。相較於這種全球性的努力,在台灣,我們甚至無法順利達成共識。究其原因,或因欠缺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我們很難要求各公私部門或團體放寬視野,去看待因應全球甚或全台氣候危機所必要的團結互惠之心,並放下自我的權責或立場堅持,以更高的氣候人權高度來尋求妥協之道,共建兼容現有及未來世代福祉之2050淨零路徑。

凝聚全球共識並綜整公私資源為當務之急

針對未來如何在疫病復甦過程強化並加速氣候行動,各區的共同看法主要包括:1. 有效將所有人,尤其青年與女性納入行動之重要性;2. 由市民及社區之努力來驅動行為之碳(Race to Zero)及2030邁向40億人之韌性社會(Race to Resilience)的行動,呼籲大家,尤其城市、社區、企業共同努力以赴。這些自下而上的努力,也正是巴黎協定通過之次年,在馬拉克什第22屆大會由高階領導促成之「馬拉克什全球氣候行動夥伴計畫」(Champions’ Marrakech Partnership for Global Climate Action),以落實巴黎協定2020減碳目標所構建之民間規劃,與當時平行推出的「國家自定貢獻夥伴計畫」(The NDC Partnership)相互為用,也彰顯出自巴黎協定通過以來,氣候行動將平行訴諸於官方與非官方之雙軌協力。至於在推動期程上,已逐漸區隔為3大階段,亦即以提升2020減碳企圖、強化2030控溫目標,以及2050淨零排碳為方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