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阻擊台灣疫情,急需兩岸區域安全治理

2021-05-20 05:40

? 人氣

北市萬華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救護車救護員身著防護衣出勤。(資料照,顏麟宇攝)

北市萬華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救護車救護員身著防護衣出勤。(資料照,顏麟宇攝)

傳統國際安全以國家邊界為保衛範圍,但由於全球化帶來的國際流動,安全範圍早已跨越國界、安全議題也並非局限于國防安全。台灣疫情持續升溫,對於人民的健康安全無疑是一個重大威脅,衍生的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威脅也回相應產生。當局既往措施顯然已無法遏止此次風暴,阻擊疫情,或許需要兩岸共同參與區域健康安全治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需要對防疫議題進行安全化。防疫屬於非傳統安全的重要議題,在疫情時代地位更為突出。從個體層次分析到借鑒傳統安全研究,再到哥本哈根學派的安全化理論,健康議題不斷地成為全球安全治理議題的重要內容。然而,由於阻擊疫情與發展經濟的權衡、對待疫情的重視程度,不同國家或地區對於疫情有不同的態度。此次台灣疫情爆發,一方面是不願在經濟上折衷,出台相關管制措施,例如限制外國人入境、以及加強入境的隔離措施;另一方面是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對疫區進行強制管控,例如進行封城和普篩。因此,此次疫情需要引起台灣當局的重視,上升到安全層次的考量。

其次,面對防疫合作需要去政治化。政治化操弄一直是安全化發展的重要障礙。台灣對於疫情的阻擊措施不足之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充足的疫苗,群體免疫無法覆蓋群眾;二是沒有充足的醫療人力資源,無法對病患應收盡收,有效阻擊病毒傳播;三是迫於經濟壓力而不得不在疫情防控方面進行妥協。

然而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皆有很大程度是因為與大陸交惡而導致的結果。中國是全球研發疫苗最快的國家之一,且已獲得國際認證,兩岸一衣帶水,大陸方面曾數次表示願意支援台灣以安全且有效的疫苗,但台灣當局出於政治考量予以拒絕;同時,大陸面臨疫情已有成熟經驗,數次調動全國醫護人員,對重點地區進行防空,在人力與物力上,大陸資源充足,台灣完全可以向大陸提出求助;再次,兩岸先前的疫情穩定,環境安全,完全可以開展更為廣泛且深入的經濟合作,從而避免了為經濟發展,向其他疫情嚴重地區不顧安全地開放,並極力縮短隔離時間以吸引經濟。因此,臺灣應避免將人民的健康安全政治化,擱置政治爭議,援引大陸疫苗的國際認可、接受大陸志願醫療隊、在疫情結束後穩固兩岸經濟連帶。

最後,在前兩點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健康安全合作與治理。兩岸曾作為防疫成績優秀的地區,在國際上應發揮帶頭作用。兩岸本應彼此包容、相互扶持,福建省也曾考慮放寬台灣同胞入境限制。在此基礎上,兩岸可以在平息本次疫情風暴之後,進行醫療技術、日常疫情防控方面的交流,乃至率先建立健康護照或疫苗護照的實踐,走出疫情陰影,促進區域和全球化的發展,形成區域安全共同體。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研究生;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