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台灣防疫走下神壇,蘇貞昌與陳時中該走下政壇!

2021-05-19 06:40

? 人氣

20210517-為避免疫情再有擴大,軍方也啟動相關應變機制,包括陸軍化學兵持續消毒。(軍聞社提供)
為避免疫情再有擴大,軍方也啟動相關應變機制,包括陸軍化學兵持續消毒。(軍聞社提供)



社會大眾對中央的防疫信心已在崩潰邊緣。疫情其實早有進入社區傳播階段,但從4月20日到5月11日這段時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仍將疫情定位為「社區感染邊緣」,始終不願承認台灣已有「社區感染」的事實,現在證明大錯特錯。指揮中心研判失準,錯過阻止本土疫情蔓延的機會,恐怕不是專業判斷能力不足,而是諱疾忌醫心態使然。

其實,本土病例陡然劇增,絕非傳染速度突然加快,而是病例早就存在只是未發現。台灣防疫長期以來「惜篩如金」,國內快篩工具遲未普及化,不像中國大陸的城市或是香港一天可以檢測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現在證明隱形傳播鏈早已多線發展,還不知埋藏多少染疫黑數,這都是拒絕普篩造成的後果。

進一步言,現在歐美國家已從「原始型防疫」(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走向「科技型防疫」(快篩、打疫苗),在疫情失控之後,唯有加快打疫苗才能增加群體免疫。台灣這方面卻瞠乎其後,手上疫苗少得很,而且沒得選擇,只有1家AZ廠商提供的31萬劑疫苗,所以疫苗覆蓋率仍是太低,全球疫苗施打率達16.6%,台灣只有0.4%,在全球都是後段班。香港和新加坡早已做到疫苗等人,台灣還是人等疫苗,處在望穿秋水的窘境中,真是情何以堪。

執政當局口口聲聲「超前部署」,但講得多做的少,近日的本土社區感染多點爆發,顯現台灣針對高風險群的隔離措施、監測以及防疫旅館的管理,出現不小破口;收拾大量輕症病患的方艙醫院更沒影子。在隔離措施上,雖有設定電子圍籬,但數位足跡無能為力,難以提高疫調的速度。

香港去年11月就推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數位工具,記錄民眾進出不同場所及乘搭計程車的時間,出現確診個案時可以有效協助衛生防護中心追蹤接觸者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加快截斷傳播鏈。目前「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下載量已達近四百萬,超過全港一半以上人口,連線的公私營場地超過83,000個,掌控足跡效果良好。台灣號稱科技大國,這個必要的措施卻不完整,以致於疫調困難,隨著染疫人口快速增加,已快要放棄了。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台灣防控得宜,民進黨政府沾沾自喜,大肆作國際宣傳,廣贈各國口罩,紙盒上印著大大的「Taiwan can help」,如今卻由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向全球呼救,請求國際社會盡力協助台灣取得足够的新冠疫苗,協助台灣度過此波的疫情衝擊,度過台灣本土產疫苗預計七月底出爐前至少兩半月的空窗期。他強調「幫助台灣就是幫助全世界」,因為「台灣是全球重要的政治與經濟伙伴,更是全球晶圓代工與電子關鍵零組件的重要生產基地,台灣疫情關係到全球的電子產品供應鏈穩定」。

幸好說這話的是反對黨黨魁,還不算太丟人。照理講,向全世界求援的應該是蔡英文總統本尊,這將顏面全失,重創她及民進黨政府的聲望,所以雖然有益台灣,也絕不是她肯低聲下氣犧牲形象的。但是,台灣如今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正是唯恐反中不利、唯恐真相露餡、唯恐宣傳不足的執政當局。

不以成敗論英雄,蘇貞昌院長和陳時中防抗疫情犯了基本錯誤,結果先盛後衰,如今已難收拾困局,他們既已使台灣的防疫佳績走下神壇,也該自知已失去民眾的信賴,他們那一套防疫寶典也不靈光了,該走下政壇換手操持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