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韜專欄:美中科技戰人才搏勝負,台灣能扮演的角色

2021-02-24 05:50

? 人氣

想在科技戰中領先,中國需要人才更需要了解人性,而美國需要走出疫情重創,但是,要決定科技戰最終鹿死誰手,答案或許在台灣手上!(資料照,美聯社)

想在科技戰中領先,中國需要人才更需要了解人性,而美國需要走出疫情重創,但是,要決定科技戰最終鹿死誰手,答案或許在台灣手上!(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去年十二月將中國晶片製造商列入制裁清單之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就受到嚴格的挑戰。在美國遭到疫情衝擊的同時,中國政府採取了多項政策想扭轉在科技戰落後的局面,宣告了執政重心將放在挽救美國的拜登政府,是不是真的會讓中國的科技產業策略奏效而反轉局勢?美中之間的科技戰,在拜登時代不但會繼續,而且很可能將為中美之間未來數十年的勝負奠定基調,在全球半導體業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台灣,在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趕在卸任之前,川普對美國企業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高端技術和設備,發出外銷中國的禁令,不只如此,美國還透過瓦森纳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限制荷蘭的全球光刻機龍頭艾斯摩爾(ASML)公司,暫停向中國出售採用極紫外光製程技術(EUV)的高階光刻機。美方的決定對於高度依賴外國技術的中國晶片廠商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面對來自美國的打擊,中國政府當然要動用國家的力量進行防衛。

事實上,從二零一五年開始,中國就意識到半導體產業的落後將讓中國受制於人,因此傾全國之力加速半導體產業發展,在二零二零年八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電子產業的「若干政策」,預計砸下超過十兆人民幣,推動近乎於毛澤東時代的大躍進計畫,想讓中國半導體產業迎頭趕上。另外,去年十月公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畫強調的雙循環發展模式,也準備以國內經濟循環來協助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一方面促進技術提升,另一方面也減少初階半導體產業受到國外市場影響。毫無疑問,這樣的發展策略,是因應美中對抗所衍生出的解決之道,問題是,中國政府所提出的解方,雖然看起來可以在短期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引入資金,可是美中之間的差距,其實不在於資金和市場,而是人才短缺以及對人性的認知不足。

中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畫像(AP)
作者認為,中國國務院對外發布了電子產業的「若干政策」,預計砸下超過十兆人民幣,推動近乎於毛澤東時代的大躍進計畫。(資料照,AP)

從美國對科技產業輸出設限之後,中國半導體製造廠幾乎找不到替代的生產方案,可以看出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半導體產業的硬實力距離世界頂尖,仍有巨大的落差。雖然以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加上民族主義的催化,確實可以號召大量人才以科技研發來報國,可是正如艾斯摩爾總裁溫寧克所言,中國現在的實力根本不可能造出可相提並論的設備。換句話說,即使砸重金發展半導體也很難快速達標。另外,想用大躍進的方式發展半導體產業,讓企業並肩進步的想法也並不符合帶有競爭本質的人性。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就曾表示,半導體產業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較好的原因,是因為人性就是想要競爭。傾國家之力推動大躍進式的並肩發展,固然讓資本大量湧入,但是在基礎技術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競爭心理就容易導致造假不實。以近年來中國最大半導體騙局武漢弘芯企業為例,在二零一七年成立之後,雖然號稱擁有超過一千二百億以上的資本,甚至一度被視為中國本土半導體的指標企業,但在短短不到三年內就因為技術條件根本不足以生產出原本宣稱的產品而頻臨破產。事實上,半導體大躍進計畫,跟毛澤東時期的做法有類似邏輯,同樣鼓勵全中國投入同一產業,以為土法煉鋼就能追上西方國家的技術,殊不知技術人才斷層以及對競爭人性的認知不足才是中國落後西方的原因。

平心而論,半導體業大躍進的計畫也不是全然沒有成功機會,雖然美國可以針對半導體的技術和設備加以限制,卻很難禁止企業主動投資中國。事實上,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SEMI)在拜登政府上任之後,就以公開信呼籲美國解除科技業出口限制,認為美中科技戰不會有贏家,甚至會傷害需要復甦的美國經濟。由此可見,在中國龐大市場的重利誘惑下,外國企業自願與中國合作,發展出有機會獨佔中國和亞洲廣大市場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確實可能吸引到想要搶佔市場的外商。近年來中國確實加大了對外資企業的開放程度,甚至在金融和部分產業允許外資百分百控股,但是,相較於中國其他產業在國內市場具有跟外資對抗的能力,半導體業如果也對外資全面開放,剛起步的中國半導體業因為實力差距懸殊,恐怕會更沒有生存空間,進而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鏈從國外到國內都被外商左右,而這絕非中國所樂見。拋開政治紛爭和歷史包袱,為了打贏美中科技戰,中國其實比想像中的更需要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專訪(AP)
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SEMI)在拜登(見圖)政府上任之後,就以公開信呼籲美國解除科技業出口限制,認為美中科技戰不會有贏家,甚至會傷害需要復甦的美國經濟。(資料照,AP)

美中科技戰目前仍然由美國穩定領先,但中國對科技戰所推出的戰略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都越來越清晰,反觀領先的美國,拜登政府至今還沒對雙方交流的基調明確表態,倒是美國內部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使得拜登能夠處理對外爭議的籌碼實在有限,也讓美國在科技戰上強硬的立場恐怕難以堅持。想在美中之間保持絕對的中立來左右逢源並不容易,可是以台灣的科技實力,絕對有籌碼可以讓兩強都想要拉攏。簡單來說,想在科技戰中領先,中國需要人才更需要了解人性,而美國需要走出疫情重創,但是,要決定科技戰最終鹿死誰手,答案或許在台灣手上!

*作者曾任職國安外圍智庫,從事兩岸二軌交流及研析工作數年,對中共統戰系統、涉臺部門略有心得;後任職官方單位,學習兩岸協商談判業務、兩岸主管機關互動議題,負責兩岸暨國際情勢研判數年,對國安團隊運作邏輯略有心得。墨韜風險評估公司由商業、科技及外交政策等專家所成立,在日益複雜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商業環境中,致力協助客戶在地緣政治風險、政策問題倡導、法規遵循、市場准入戰略、合作夥伴識別、聲譽管理等方面,做出明智的決定。

*墨韜風險評估公司由商業、科技及外交政策等專家所成立,在日益複雜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商業環境中,致力協助客戶在地緣政治風險、政策問題倡導、法規遵循、市場准入戰略、合作夥伴識別、聲譽管理等方面,做出明智的決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