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風起─日本人眼中的台灣,比我們看到得更美

2021-02-20 05:40

? 人氣

阿里山空拍(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阿里山空拍(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第一部分﹘作者與本書概覽

本書由大塊文化出版,作者為日籍旅台攝影師小林賢伍先生,拍攝足跡遍及台灣全境。作者近年除了推廣台灣觀光,也透過其攝影作品及社群影響力,持續向世界傳達臺灣之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來自日本的小林賢伍先生,攝影風格多變,作品多以取景台灣無聲而壯美的秘境聞名,時而關注日常景觀的描繪,亦擅長人像攝影。經常以第一人稱的和式視角,捕捉周遭人事物的一瞬,即便在難以察覺的平凡日常中,處處也能發現驚喜。作者曾於2016年及2017年舉辦個人展,最新的作品集亦將於2021年2月起於台灣北中南舉辦個展。除了個人攝影作品及著作外,亦具備節目主持人、廣告代言人、旅行嚮導及專欄作家等多重斜槓身分,實為近年來在台灣廣受注目的人氣攝影師。

自首本攝影旅行文學《台湾日記 Taiwan Diary: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全世界臺灣的美!》(2019)問世後,作者在一年內仍筆耕不輟並且持續行旅台灣各地,捕捉那些就連當地人都未曾見過的風景。相較前書《台湾日記》,隨著時間與季節遞嬗,旅台多年的小林賢伍,對於台灣的感受及其創作核心,似乎發生變化,是讀者於其新作當中,所能夠直接體察的感受。小林賢伍於這本書,轉換攝影視野,將其鏡頭從你我周遭日常所見抽離,轉往追尋更為宏觀遼闊的光景。

新書以「風」為主軸貫穿全書,當中的攝影作品實際則以空拍機拍攝,因此「天空」亦為新作中相當重要的元素,因此有了Be sky Taiwan的副標題。本書主要架構係以小林賢伍先生實際前往台灣的見晴懷古步道、加羅湖(東部)、台南鹽田(南部)、劍龍稜(北部)及後龍石滬(中部)……等60處絕景的攝影作品,搭配作家本人的旅行隨筆與當地見聞集結而成。

與前作內容編排的不同在於少了「餐廳與甜點」及「人生意義」等章節,對於秘境及原民文化的感受與推崇等內容著墨,仍然與前作類似。於初次閱讀後,雖然經常震懾於秘境的大山大水,然而相較前作,必須更留心地讀,試圖從有限的字裡行間當中,找尋那些無以名狀卻又細微縈繞不去的鄉愁以及藉由文字與作者更深入對話的可能性。

風起台灣和作者小林賢伍先生(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風起台灣和作者小林賢伍先生(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第二部分﹘談攝影

總覺得「攝影是一期一會的事。」身為攝影門外漢,實無法就專業攝影作品提出什麼光影、構圖、光線或焦距有多厲害的專業評析,僅是從日常的拍照或個人對於美的直覺觀感去進一步體察。對於不具攝影專業的一般讀者而言,能夠觸動人心卻帶有「讀後感」的照片,應該就是好照片。

本書如同前作《台湾日記》以圖文穿插的編排方式,幫助讀者沈浸於閱讀佐以想像的體驗當中,書中更加大照片的占比,同時調降文字量,讓頁面保留簡潔。於欣賞照片及閱讀後,也能夠好好地咀嚼那刻意的留白,感受身體如入其境般的臨場感,讓那些明明未曾親自看過的風景,在閱讀過程中得以慢慢具現。全書大部分頁面不做滿版的視覺設計,也因為那短暫的空白,在進入下一篇之前,得以不致於審美疲勞,能讓整本作品的串連保持一致性。閱讀本書,如同踏入作者規劃的攝影展場般,每一處細節都有其深意。

小林賢伍在《風起 臺灣Be Sky Taiwan》當中的作品維持一貫的和式攝影美學:島嶼、秘境、均衡和對於光線的獨特想法,透過鏡頭紀錄確實存在台灣,卻又與大家的日常保持距離的大地和事物。本書當中的主要篇幅-鳥眼,以空拍機架設構圖,有野心地企圖最大化攝入望眼所及的宏觀風景,如同翱翔天際的老鷹般,讚嘆著大地。

因為鏡頭高度拉開的距離,天空、海洋與遠方的地平線成了畫面的主角,那些人眼無法看見的風景廓線,例如「錐麓古道」、「山川琉璃吊橋」、「青鯤鯓扇形鹽田」及「東吉嶼燈塔」等篇躍然而出的亮點,即使不見細節,透過俐落的構圖與光影變化,那無邊無際拉伸的線條,猶如象徵著台灣的千秋萬世。

台南井仔腳瓦盤鹽田(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台南井仔腳瓦盤鹽田(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停留最久的頁面就屬「福寶濕地」了,畫面中溼地上的枯木在夕日下,形成陰翳,在闇與光之間,予人久久縈繞不去的思索,確實領略了風景與心靈交會的瞬間,果然是讓人看完很有讀後感的好照片啊!遠處數座持續運轉的風車輪廓,映照於薄暮中,畫面中的那條河依舊流潺著,該是動態的一瞬片刻,卻在心底透出靜謐,這是我心中的「侘寂」感(Wabi-Sabi)。透過空拍機的鏡頭,抹去人的痕跡,轉而專注追尋大自然安靜無聲的種種瞬間,其作品中一貫流洩的柔和光影、色調和透明感等和式特色,卻又能夠深刻地產生視覺震撼,此間的差異相當耐人尋味。讀完後,讀者肯定可以再一次地發現到這片土地的各種可能性。

令人驚豔的視角與氛圍只是本書的基本功,如何讓這些照片能夠「情溢乎景」,則考驗著攝影師的功力。大山大水想當然爾很美,但或許更有趣的是從中瞭解,拍攝者如何誠實面對世界的觀看方式,以及透過閱讀紙本(請買書),將這些看似表淺平面化的影像,卻能確實地傳遞掌鏡者的深層情感!

宜蘭三星池(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宜蘭三星池(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第三部分﹘談書中文字

文字是自身的影子。從文字當中,你將會在《風起 臺灣》看到什麼樣的小林賢伍?

本書的主要文字內容為作者親身體驗台灣秘境和人跡罕至的景色,於攝影之餘,以文字為每個重要的時刻,記錄當下的感受與見聞。書中一幀幀靜止的照片,搭配不冗長的文字,讓文字咀嚼餘韻深,也更貼近人情(畢竟現代人很難以閱讀長篇文章)。

書中文字的時序是交錯併進的,其中一軌紀錄作者邁開腳步的當下心境,另一軌則是遍歷這些美景後的回憶,邊讀邊體會作者在面臨「當下」與「過去」的心境轉變。觀賞本書這麼多美景,不僅視覺獲得滿足,內心似乎也發現了不僅止於攝影師所捕捉畫面的當下感受。這就是「情溢乎景」的感覺吧。

作為一本攝影書,隨筆性質的筆觸精簡樸實,滿載生活感和臨場感,幾篇文章中提到的不期而遇,如同讀者與作者同行,一起面對旅行那種特有的隨興、漂泊與突如其來的不確定感,有些巧遇寫得自然且深刻。

與前作《台湾日記》相較,對於曾經歷經的景點無可避免地在語調、用詞使用或情感流露如出一轍,或許隨著作者旅台時間的積累,對於這片風土所曾經擁有過的新奇與驚訝之情可能淡了,但讀者還是能夠從文字當中,察覺到作者本身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再思考,其中也富含對於自己與家鄉的新想法和反思。《風起 臺灣》字裡行間迸發出來的滿滿能量與作者的真誠,以及那些看似隨手寫下,當中卻又富有深意的體察與發現,這就是作者的哲學吧!

書中所引用最有趣的故事就屬阿里山篇了,透過於文中巧妙穿插故事,讓閱讀變得更有趣。故事之所以能夠久遠流傳,還能百讀不厭,正因為這不是什麼空洞教條或大道理,而是能夠在閱讀這本書的當下,暫時帶領我們逃離苦悶的日常,甚至成為一種救贖,有那麼一瞬間以為自己置身在書中的秘境。

除了恰如其分的文字,作者在本書的製作和設計也別有用心,和前作一樣使用攤平線裝的裝訂方式,頁面不僅尺寸加大,紙質磅數與印刷都好上許多,而且能夠180度的水平翻閱,讓照片比例不扭曲、不失真,完整呈現風景全貌。

新北鼻頭角步道(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新北鼻頭角步道(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全書先有作者的日文文稿產出,再由林嘉慶先生翻譯,讀來流暢,不會讓人感覺是翻譯文本,大大提升閱讀舒適度,也能幫助讀者更快進入書中情境。除了譯者的中、日語言能力毋庸置疑外,想必對於作者所處的文化脈絡及創作本書時的心路歷程,亦有深入了解。畢竟翻譯不單只是詞彙轉換,要能達意又需兼顧意境呈現,更扮演讓不同的文化搭建相互理解與交流的橋樑,在中日文間句式、詞義、用詞習慣甚至語境的流暢地轉換,這才是真功夫。

我們總是習慣地將特定的一場旅行,甚至周遭的人事物,在記憶裡暈染上某種顏色,或像套上濾鏡般,如夢似幻。套上「小林濾鏡」後的台灣,大家是否也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了?

本應是台灣人最為親近的風土人情,在閱讀過程中,有時候卻又覺得它們好遠。這些難以企及的景色如一陣風,出現在眼前,一閃即逝,然而那片刻的感受卻又能夠直收心底。或許正因為無法接近,才如此美好吧!

讚嘆於書中所展示的壯麗山川之餘,完全能夠感受到作者經常掛在嘴邊「想要把台灣的美,讓更多人知道。」的心意,感想絕對是主觀的,如果能夠從書中因此發現新的觀點或影響了五感,這正是閱讀的醍醐味。「感覺到什麼,就是什麼了!」也應和作者於書中提到「不用把傳達(感受)本身想得太困難。」

《風起 臺灣》始於風,風依然朝著未來吹拂著,閱讀時不妨偶爾閉起雙眼,一起感受來自台灣這陣風。閱讀不難,拿起《風起 臺灣》讀就對了!

2021,你想要到哪裡去?

*作者為公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