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專文:母語不用教

2021-02-18 06:2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我女兒為例,她一歲多說出的第一個中文是「燈」,而第一個英文是 “bird”。她未滿兩足歲時,已經可以說出片語或多音節單字。

最讓我們嘖嘖稱奇的是,女兒要奶嘴時會說“ba-deh”,既不是我口中的「奶嘴」,也不是媽媽所說的“pacifier”。我的猜測是,這個嬰兒不時依賴的小東西,無論其中文或英文都不好發音,於是她擅自簡化為「八嗲」。至於為何是「八嗲」,而不是「奶奶」或“pa-pa”,只能當作語言學習過程裡無跡可尋近乎神奇的一面吧。

到了三、四歲,她說出的句子常常會透露出雙語教育的背景:

We are doing what?

We are going where?

The mountain is where?

雙語教育恐造就雙語都不流利?

到了她上小學的時候,這個現象依舊持續。有一次看完電影,我看她在車上閉目養神。我問她,「累了吧?」她答道,「我在休息他們。」我只能猜「他們」是指雙眼,而這個句法應該是從英文轉借過來的:“I’m resting my eyes.” 那時不免擔心,雙語教育恐怕會把女兒造就成中英文都不夠流利的雙語半調子,直到很多年之後,閱讀了相關資料之後,才發覺那是自己多慮了。

很多人以為讓小孩成長於雙語(或多語)的環境會致使他們感到混亂而延遲了他們學習的速度。作者強調,這個想法是錯的。

沒錯,有些雙語環境底下的小孩可能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駕馭母語,但這樣的延遲對他們並不會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不管怎麼說,雙語教育的孩子比單語教育的孩子較具優勢:就心智活動的彈性與認知的掌控,前者較具優勢,而這項優勢往往會延續到成人階段,甚至可能延緩老年痴呆的發作。

當然,最大的好處在於雙語小孩可以同時接觸兩種文化、兩種表達自我的方式。

嬰兒、新生兒、寶寶(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母語的習得始於胎內,大約在妊娠期間第7個月,胎兒的聽覺已大致成形,出生後約1歲時,嬰兒便能說出單字。(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很多語言學家,包括《語言的事》的兩位作者,相信學習語言是每個正常小孩與生俱來的能力;它就在人類基因裡。就母語而言,沒有必要強制教導,更不用特別設計一套方式;一旦小孩得以浸淫於某個語境,他們自然而來就能學會處理那個語言。

因此,當小孩說錯時,沒有必要糾正他們,因為糾正的結果必然是零效果。為了讓孩子可以學得更快、更輕鬆,有些成人喜歡用「媽咪語」(mother-ese)和他們互動(「車車」、「狗狗」、「壞壞」),其實根本多此一舉。這樣教導的方式並不會讓小孩較容易習得語言,反而會你的小孩動不動就baby talk。

親身互動才是有效的多語教育

重點是:跟你們的小孩互動,和他們講話。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baby在一間很多人的房間,裡面的人有人說中文、有人說德文、有人說法文、英語等等。這些語言,對這個嬰兒來說,都只是背景聲音,就像他聽到的電視聲音一樣。但是,只要其中一個不管說哪種語言的大人跟他互動,他自然會有反應,會對這種語言留下印象。

女兒剛生下時,我太太(美國華僑)就決定要用英語跟她互動;而我因為太太不懂台語,用中文跟女兒互動。到了三歲時,女兒開始不想用英語和媽媽交談,認為周遭的人都在說中文,為何她得講英文?但是太太一直堅持,也多虧媽媽的堅持,才使得女兒有兩種母語。

可惜那時我對語言習得的知識不夠了解。當時我以為若再加個台語,會把孩子的腦袋搞混。其實,專家告訴我們,嬰兒學習語言的能力超強,超級有彈性,多語教育,只要是自然的方式,不是填鴨,他們都能應付。

女兒到今天還在怪我沒跟她說台語。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國家文藝獎得主。本文原刊作者臉書,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