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面對美中301貿易紛爭 台灣應有新思維

2017-11-04 06:30

? 人氣

在今年3月由美國貿易代表(USTR)所公布的2017年貿易政策事項,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討論中國進入WTO後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在2000年的製造業產品貿易赤字為3,170億美元,但在2016年則上升1倍為6,480億美元;與中國的貿易赤字則由2000年的819億美元上升3倍至2015年的3,340億美元;在2000年時美國家庭所得的中位數為57,719美元(2015年幣值),但到了2015年則只有56,516美元,比16年前還低;在2000年時製造業就業人口為1,728萬人,這個數字從1980年來沒有多大改變,但到了2017年則只剩下1,234萬人,減少了500萬人;在中國加入WTO前16年,美國工業生產上升了71%,但在2000至2016年間,工業生產僅上升9%。而這些令人擔憂的現象,說明美國的貿易策略必須採取新的做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商應強化智財保護能力

這次美國啟動301調查是打著保障智慧財產權出發,這與過去為維護美國傳統製造業的理由不相同,這樣的說詞更讓美國國內科技界,特別是矽谷的科技廠商無法反對,因為最終結果不管是逼迫中國改變其目前對美國科技界的管制措施,或是讓美國國內製造業再起,終究最後讓美國科技界也能雨露均霑。

對台灣而言,由於過去台商投資中國過於龐大,因此,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不確定性,必然對台商的經營產生風險。過去美國的研究就指出,美國政府的不確定政策將導致美國多國籍公司採取保守策略,換言之,台商在中國接單生產以服務美國市場的做法,在未來美中貿易課題上勢必將會受到更大的挑戰。另一方面,這次美國打著保障智慧財產權的口號,也顯示出貿易對手國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著名國際經濟學教授理查.鮑德溫(RichardBaldwin)就強調在全球價值鏈(globalvaluechains)下,一國若尊重他國有形與無形的智慧財產,就能夠獲得高所得國家的委外加工,進入供應鏈體系。此刻,台灣各界更應有所體認,有必要向國際大公司展現強烈維護智慧財產權與保護營業秘密行為的決心,特別是,在生產進入自動化階段,生產過程的資訊產出、應用與安全,更是居於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們在看待美中301條款紛爭下,應有的新思維。

*作者為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曾任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美國Duke大學訪問副教授、美國Fulbright獎學金訪問學者。本文由台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精彩全文詳見《銀行家雜誌》10月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