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面對美中301貿易紛爭 台灣應有新思維

2017-11-04 06:30

? 人氣

在商業競爭的世界中,公司運作原本就以股權制為主,但WTO的決議制度經常透過一些小國來決定,而讓美國吃盡苦頭,WTO制度必須要修正成以市場份額比例制才能保障美國的利益。另一方面,現任美國貿易代表勞勃.萊特海澤在2010年6月間在美國國會經濟與安全委員會的作證中,提出一份35頁的〈過去10年世貿組織(WTO)中國角色評估〉,堪稱為美中貿易課題的經典文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份報告中,萊特海澤提出4個觀點:第1,在2000年為了讓中國進入WTO,在美國國會有關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的討論中,均強調中國進入WTO會帶給美國顯著的經濟與貿易利益。第2,過去10年的結果,總結出當年大部分的保證,都沒有實現。第3,為何當年對中國進入WTO後的樂觀期待都是不正確,主要有3點:(1)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並沒有認知到中國的經濟與政治制度的本質,事實上與美國對WTO的構想是不相符合;(2)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明顯對美國企業產生錯誤判斷,忽略這個政策的誘因將促成美國企業將生產移至中國並以該處來服務美國市場;

(3)在中國的重商主義政策下,美國政府一直採取非常被動的因應方式。第4,因應中國進入WTO對美國產生的問題,美國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來面對已經產生的問題。

美國貿易代表(USTR)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AP)
美國貿易代表(USTR)勞勃.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資料照,AP)

搶救「美國製造」

萊特海澤當年的分析的確點出美中貿易所造成對美國經濟的重大影響,這也說明當年歐巴馬政府或希拉蕊都希望透過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就是希望透過新的貿易安排來降低與中國貿易所帶來的負面衝擊。然而,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已經發現美國社會對於全球化的支持程度不再像以往盲目支持,而全球化的負面衝擊,特別是對傳統製造業的州或選區,已經產生重大改變。

川普陣營認定過去20年美國經濟問題來自於製造業消失,而製造業的消失與美國和中國、墨西哥的自由貿易有關,因而,改變過去的貿易型態,才有可能改變美國經濟。川普上台後力推「美國製造」,要求大企業如福特車廠不應關廠或遷移海外,最近,對於鴻海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大張旗鼓力挺,就可以了解其政策思維。

然而,推動「美國製造」需要有貿易政策來做搭配,才能在短期中見到成效。川普政府除了退回TPP外,先前開始展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就是其方式之一,最近,甚至傳出有可能中止美韓自由貿易(KORUS)。由於美國與中國並沒有任何貿易協定,而且也無法要求中國退出WTO,但是美中貿易不平衡與不公平的問題,確實需要解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