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學習歷程檔案的「困頓」檔案

2021-02-15 05:50

? 人氣

農村 鄉下 市場(示意圖/ BM10777 @pixabay)
筆者指出,「學習歷程檔案」強調著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但也會受到學生間的城鄉、階級、族群等差距影響。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

學習歷程檔案難免「困頓」的原因不少,根本癥結在於:這些檔案將用於競逐控有最大宗名額的「申請入學」機會。如果涉及「學習歷程檔案」各方無法正視,或無力落實「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育意義,任由迎合升學招生的工具理性張揚,再多的盡心盡力規劃及施行,很可能都白費工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

2011年過世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曾於2005年獲邀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詞,他在演講中分享了3個故事,第1個故事是關於「connecting the dots」,若依上下文來理解,意思是「把生命中學習及成長的點連結起來」。這則故事的重要性在於,學習及成長的歷程通常不是完美的、順遂的、照表操課的,只要始終抱持認真的態度,追隨內在聲音的信心,努力實現興趣、滿足好奇,即便可能離開平穩的步道,卻將造就所有的不同;過了幾年,那些原來看似無關的點將連結起來,在回顧省思中發現非凡的意義。

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圖/取自flickr)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曾於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中,分享了3個故事。(圖/取自flickr)

由此可知,一份能夠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檔案,通常會是開展的,而後歸納的,歷程中充滿未知與跌宕,不太可能是一次性、隨興式,或者套裝、標準化的。怎麼樣才能把高中生涯學習與成長的點連結起來,需要經過時間醞釀,親手實作和體驗才能具體解說、生動詮釋,自己難以造假,旁人無法代勞。

其實這樣的道理在政策宣導中不斷強調,譬如:「要著重學習歷程的自述」,「要記錄每學期結束後所進行的回顧省思」,「學習歷程未必都是線性的進展,比較多的情況反而是波折的、挫折的,關鍵是要有脈絡化的持續歷程」等。

各司其職 實現目標

這些「宣稱」聽來合情合理,其教育意義如何實現呢?首先當然在於:大學端要省思、檢核、透明化自己的評量尺規與評選招生機制,高中端得強化引導與支持學生探索的系統,而學生應思辨自己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既然大學入學早已經擺脫「聯考」,走向多元入學,而且以考試分發入學的錄取生在2020年已降至26%,大學評選招生機制如何專職化、專業化已是一個延宕過久的重大議題了。

高中端面對「學習歷程檔案」指導,以及各種校訂必、選修課程的研發與實施,突然之間激增的勞心、勞力,已導致人力明顯不夠,而輔導或指導的能力也未必具足,教育部卻是直接以提高教師兼課時數來因應,說好的經費也沒完全到位,難怪教師工會將這等慌亂、荒謬現象列為2020年重大教育問題之一。

1994年風起雲湧的「410教育改造運動」曾嚴正批判台灣的教育其實是「粗廉主義」產物,經過快30年了,兼職、超鐘點情形卻更加充斥於大學及中小學,而城鄉、階級、族群的教育差距依舊讓人擔心,這等粗糙、廉價的窘況,在規模宏大、寓意深遠的12年國教中更顯得捉襟見肘。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該回顧省思這個歷程,莫要只是一昧要高中生反省。

「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育蘊義值得期待與實現,但施行迄今未滿2年,檢視「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討論記錄,卻發現充滿「困頓」。期待教育部、大學、高中、學生各方應各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讓學習歷程檔案意義扭曲,虛應故事的困頓持續存在。如此一來,方能使得學習歷程檔案所呈現的,確實來自於學生在認真學習過程中所深刻經歷的困頓、省思與發現。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