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修改國歌有助團結與愛國!

2021-01-11 07:00

? 人氣

國民黨全代會閉幕唱國歌。(顏麟宇攝)

國民黨全代會閉幕唱國歌。(顏麟宇攝)

近日澳洲修改國歌,把「我們年輕又自由」一句改為「我們團結又自由」,對擁有數萬年歷史的原住民表示尊重,以弭平族群歧見。無獨有偶,兩年多前加拿大也修改國歌,把「在你們所有兒子指揮下」一句改為「在我們所有人指揮下」,以弭平性別歧視。澳洲及加拿大等的例子再度提醒台灣民眾:修改中華民國國歌,促進全民團結與愛國,是政府當務之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歌本應扮演促進全民團結與愛國的角色。但國民政府大陸時代,國歌從未扮演此一角色,因為國民政府的國歌原係孫中山1924年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時對師生的訓詞,是國民黨「黨國化」的產物。蔣介石1928年北伐成功後,將該黃埔訓詞訂為國民黨黨歌;1930年國民黨更進一步指國歌未制定前,以此為「代用國歌」。從此這首「代用國歌」就沿用至今。

以黃埔軍校訓詞為黨歌,再以該黨歌變國歌,這種罕見做法一直引起社會議論,認為它只適合國民黨員,不適合全民。為了平息議論,國民政府在大陸曾兩度公開徵求國歌歌詞,總共數千首應徴,結果無一入選。國民政府遷台後,修改國歌呼聲同樣殷切,尤其「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的「吾黨」,儘管政府有人解釋說它可指「吾軰」「吾人」,但孫中山的原意卻是中國國民黨,不包括其他人。所以在台灣唱國歌,很多人都閉口不唱「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兩句。它的不利影響就如1952年雷震在《自由中國》雜誌撰文說的:

「以國民黨黨歌作為國歌,具有排他性,因此其他黨派人士當然不願唱「吾黨所宗」一語。這個「吾黨」明明是國民黨,偏偏要他黨在唱國歌時改換黨籍,該是多麼傷害情感的事。每逢唱國歌時候,常見他黨人士縮在鼻子裡哼,有人連嘴唇也不稍動。唱國歌應是快樂、高興的事,國歌如不能使大家興高采烈高歌共鳴,反使一部分人感到內心苦痛,該是一件多麼不智之舉。不要說是共黨上了台,即令其他政黨掌握政權,這樣排他性的國歌,也是難於保持長久。」

雷震的想法亦是台灣黨外時期到民進黨時期眾多在野人士的想法。然而,民進黨第一度政黨輪替到現在再度上台執政,竟然沒有實現雷震預期;2020元旦升旗,蔡英文甚至連以往跳過的「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也唱出來了。難怪最近媒體投書,要求修改國歌的呼聲再起。且舉兩篇為例。

一個多月前台聯黨主席劉一德的《國民黨非鐵板 小英還不改國歌?》說:「平心而論,在強調民主與轉型正義的今天,處理國歌問題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相較於國號、國旗等爭議,國歌既未有憲法、也未有法律之規範,只要願意,一紙行政命令即可完成修改。早在一九八八年,立委王金平等人即在立院質詢指出,在多元政治下,是否繼續以黨歌暫代國歌,應由立法機關做一代表全民多數意志的決定。一九九0年立院教育委員會開會,張博雅等人提案擬函請政院公開徴求國歌,洪秀柱委員也主張在認同國家前提下,國歌並非不可改。足見國民黨對於國歌爭議並非鐵板一塊。」

20191105-台灣國家聯盟5日召開「支持蔡英文總統連任」記者會,台聯黨主席劉一德發言。(盧逸峰攝)
台聯黨主席劉一德主張民進黨改國歌。(盧逸峰攝)

一週前陳安的《修改國歌 民進黨還在拖》也說:「看澳洲、加拿大、蒙古修改國歌⋯,感慨台灣居然沒有政治人物登高一呼修改國歌。民進黨在野時,一天到晚喊修改國歌,全面執政後卻馬上失憶,避而不談。到底怕什麼?拖什麼?難道要看中國和國民黨臉色?」「筆者認為,國歌歌詞應該意涵清楚,全民皆能琅琅上口,隨時隨地可唱,不只「吾黨」應改,「咨爾多士、夙夜匪懈、矢勤矢勇」等八股文字也應一併修改。」

劉一德指出了修改國歌既無禁忌亦無法律問題,只要在認同中華民國前提下,一紙行政命令就能完成。陳安則指出了現行國歌深奧難解,必須改成能讓全民琅琅上口、隨時可唱才好。他們都觸及了改國歌的重點。而更重要的是,只代表某一政黨的國歌,無法促進全民團結與愛國;能代表全民的國歌,才有助於全民團結與愛國,發揮最大正能量。以下特列出國歌歌詞全文,並附上文字更動較少、較平易且較合時代的修改歌詞,拋磚引玉,供大家參照。

原有國歌歌詞及語譯: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咨爾多士 為民前鋒/夙夜匪懈 主義是從/矢勤失勇 必信必忠/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三民主義是我們中國國民黨所宗奉/我們用它建立建設民國 促進幸福平等大同世界/喂 你們眾多志士 應做全民表率/由早至晚不稍懈怠 遵從三民主義指示/勤勞不息勇往直前 信仰堅定效忠黨國/大家團結奮鬥 貫徹上述目標。)

修改國歌歌詞及語譯:自由民主 吾國所宗/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濟濟多士 為民前鋒/夙夜匪懈 文明是從/士農工商 必信必忠/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自由民主是我們國家所宗奉/我們用它建設民主國家 促進幸福平等大同世界/各行各業眾多人才 要做全民表率楷模/日日夜夜不稍懈怠 遵從文明普世價值/不論士(軍公教及自由業等)農工商  都要(對人對志業對國家)堂堂正正必信必忠/大家團結努力 實踐上述目標。)

孫中山一生致力革命,飽經挫折,到晚年才在廣州找到樂土,透過蘇聯顧問鮑羅廷設計及蘇聯奧援,建立列寧式政黨與革命軍,黨政軍經社全面「黨國化」。此後這套黨國制度就隨北伐、抗日、國共內戰到國民政府遷台,一直持續到蔣經國解嚴、李登輝完成「中華民國二度共和」,「主權在民」體制建立。可惜民主體制建立,國歌的黨國特質仍未改變,對團結朝野政黨及培養愛國熱情是一大缺憾。於是,以修改國歌促進全民團結與愛國,就成為民主政府及所有普世價值信仰者當務之急了!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