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蔚觀點:數據力─兵者詭道也

2020-12-30 05:50

? 人氣

為建置完善的活數據基礎架構,需將原始數據流入「數據水庫」(Data Reservoir)進行運作,數據水庫是針對活數據設計的,須能處理多種數據模型如時間序列、時空數據、關聯式數據或圖像式數據(time-series,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al, graph),為企業各階層員工日常業務決策所用。例如某零售通路的店長為掌握來店會員動向、促銷情況和競爭者的活動訊息,即時觀察並了解前一小時熱銷商品與分析變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架構數據探索視覺化工具-數據魔鏡 隨機探索、靈活運用

數據的多元性、屬性及其空間維度都遠比自來水複雜,我們可以想像數據空間的複雜度有如宇宙星際一樣,一望無際,要探索新的趨勢、顯著變化、相關統計因子,以及篩選相關的範疇、維度或特定數據集都不是容易、顯見的,更何況並非數據工作者都具有操作數據庫查詢的能力。

一個可以快速運算與呈現的數據視覺化工具,可以協助非IT背景的使用者探索數據與發現顯著因素。這種工具必須能即時回答所有事實相關的即興問題(Ad Hoc Query)及統計數字。

想像有一魔鏡可以回答任何事實,不會說謊,也不會任意推理,只是忠實回答事實相關的統計。假設數據水庫已蒐集、清理、儲存台北市公車的即時動態資訊,包括行進路線、車號、GPS、速度等,管理者或車輛派遣人員可以問「魔鏡、魔鏡,請告訴我目前台北市哪些路段的公車,最近20分鐘的平均時速低於10公里」,或是較複雜的問題「目前台北市哪些路段的公車,最近30分鐘的平均時速低過四周內每週同時段、同路段平均時速的百分之五十」。

這種類型的分析有時稱為敘述型探索分析,先回答「WHAT」,然後再向下探索,找尋可能的原因,間接回答「WHY」 或 「HOW」。前者無須具備領域專有知識(Domain Know-How),後者須稍具備領域知識的人員來選擇數據維度。最終的目標是幫使用者了解事實和可能的影響因子,而非需要科學家的演算法分析。

了解當下的「WHAT」可以協助掌握事實、進行交叉比對、進而找出規則或異常。因此,數據水庫與數據魔鏡,將給予員工或分析師一項基本的能力:透過探索,掌握數據,了解當下的事實與趨勢,察覺變異與異常狀態,即時發出警訊。

20201229-數據探索如同河面倒映房屋是一體兩面。(薛文蔚提供)
數據探索如同河面倒映房屋是一體兩面。(薛文蔚提供)

數據探索的一體兩面-「水晶球」與「照妖鏡」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對追求永續發展的企業來說,「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全面且準確把握企業內外活數據,全面分析情勢的態度,盡知利害得失,尤其要注意鑒別那種形似有利、動則無利甚至有害的情況,隨時做決策,因應外在變化。

企業習慣運用活數據探索insights找商機,就如同把活數據當作「水晶球」,用來預測美好的未來。但是,商機不是天天有,可遇不可求。營運面上的問題卻時時刻刻會發生,想避都避不掉。畢竟,有數據就有人性、就會犯錯,在不斷的深度探索過程中,就像是「照妖鏡」,從細節看問題找魔鬼,通過真實呈現的數據,發現作業不一致的地方,進而矯正錯誤。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企業不僅要分析外在環境、趨勢、客戶需求、或商品供應狀況,也要能夠了解影響企業內部運作質量和效率的全部因素,顧及內部資源分配,就像孫子雖重視「速勝」,但也是基於預算控制,不內耗的原則為出發點。步步謹慎,做好周密的準備,即便無法完全認識敵人,但能看清自己,也算把握住一半的勝算了。

整合與靈活彈性的深度探索活數據,就能同時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就不會感到迷惑,對任何變化皆了然於胸、運籌帷幄,應對措施變化無窮,創造優勢,勝利才有保障。

活數據探索—你準備好了沒?

*作者為核桃運算執行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