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怪哉!所謂「實驗大學」

2021-01-11 05:50

? 人氣

在臺灣高教正遭遇招生不易的嚴峻挑戰下,我們對這些機構的勇氣及用心應給予十分的肯定。(取自StockSnap@pixabay)

在臺灣高教正遭遇招生不易的嚴峻挑戰下,我們對這些機構的勇氣及用心應給予十分的肯定。(取自StockSnap@pixabay)

根據媒體的報導,當下有「開平餐飲學校」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兩個單位在申請設立實驗大學,而教育部正在審查。如果順利,最快在下學年(110)開始招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開平餐飲學校以「遊牧式大學」為基本構想,計畫讓學生到世界各城市學習,以全球知名專業人士為師,藉由實務的學習,希望學生在畢業後擁有國際級管理知能及餐飲技藝,在進入職場後,可以無縫接軌的發揮所長。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則以「書院教育」為號召,計畫以「共寢、共食、共學」的方式,讓師生一同學習和生活,以實踐全人教育的理想。

除了上述兩個單位外,福智基金會對外宣布,正在籌辦的福智佛教學院打算向教育部申請設立為實驗大學。這實驗大學的核心理念會緊扣在「給人幸福」,它會以雲林古坑為基地,與村落及臺糖公司攜手合作,打造一個全面觀照生活、生態、生產、與生命的生態村。

在臺灣高教正遭遇招生不易的嚴峻挑戰下,我們對這些機構的勇氣及用心應給予十分的肯定。但從他們的發想與計畫來看,卻也不免讓人有些疑惑。

大學 教育(示意圖/thelester@pixabay)
在臺灣高教正遭遇招生不易的嚴峻挑戰下,我們對這些機構的勇氣及用心應給予十分的肯定。(示意圖/thelester@pixabay)

什麼是「實驗大學」?假如從「實驗」這一概念而言,所謂「實驗」,大致上是理念或假設的驗證工作。也就是說,我們對某個議題、現象或事件有些想法,但不知道這個想法是不是合理、為真或可行有用,於是我們將這想法付諸實踐,冀望從現實來檢驗我們先前的想法。在實驗的概念為如此的設定下,我們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和福智基金會的實驗構想,就感到不解和奇怪。

書院教育是中西行之有年的高等教育型態。且不說中國傳統的書院,今天英國頂尖大學如牛津和劍橋,都有所謂的書院制度(collegiate system)。在這些大學的書院裡,學生(尤其是大學部的學生)與書院的老師依循中古世紀以來的共學、共食的精神在運作。書院教育早就被認定是一種成熟的高等教育運作方式,只是所費不貲,僅有很少的頂尖或貴族式的大學有餘裕來採取這種大學形式。既是一種成熟的高等教育形式,還有什麼好實驗的?再者,大學本來就是一個與社會緊密連結的學術社群(academic community),這理念早已成熟,並廣泛的為大家所接受與實踐。要把大學變成一個生態村,的確是一件好事,去做就好了,沒什麼好實驗的,毋須冠以實驗之名!

華為砸大錢投資英國大學研究,學者憂心是共產黨的滲透行動。圖為牛津大學。(Pixabay)
英國頂尖大學如牛津和劍橋,都有所謂的書院制度(collegiate system)。圖為牛津大學。(Pixabay)

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在19世紀末,就辦了芝加哥大學的實驗小學(laboratory school),著眼點就在於這實驗學校的教育理論(也就是基於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迥異於美國學校教育所依循的理論和其他眾多的傳統教育理論。杜威為了證明他青睞的教育理論可行,故而有創辦實驗學校的必要。這告訴我們的是:為了要證明理論的可行或有效,才須去實驗;行之有年的教育理念,早已付諸實踐,它的成效及限制早就已經在歷史過程中被揭露了,有必要實驗嗎?

再從大學這一概念來說。我們知道,開平餐飲學校負責人夏惠汶校長的辦學素有口碑,為臺灣的餐飲業培養出不少的人才。假如夏校長要申辦的餐飲學校還要冠上大學之名(儘管是「遊牧式大學」),這大學就勢必要加強學生在知識方面的攝取,不管這知識是專業性知識或一般性知識。但這知識上的增強,是不是一定會幫助學生、讓他們在畢業後擁有國際級管理知能及餐飲技藝?技職系統的學校一定要掛上大學之名,才能讓學生的職業知能受到肯定?高階的餐飲人才一定要在大學這樣子的機構才能培養得出?上述問題都有待釐清。

一個專業餐飲人員是否具有大學文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受過嚴格的訓練、是否敬業、是否能與日俱進的追求卓越,至於形式上的要求則不重要。國際上的侍酒師培養就不是在大學裡,而是在專門的證照機構中進行,大學文憑並不是成為侍酒師的必要條件。開平餐飲學校申辦實驗大學,也許算是國際上的先鋒,但可能也沒有必要。更何況臺灣的大學設立早已浮濫,一個優秀的餐飲人員不須頂著學士帽吧?

究其實,臺灣之所以有實驗大學的構想及嘗試,可能是高等教育的現行法規及現狀(大學太多,宜退場者眾)的侷限,使得有志於創辦新的高等學府者無路可走,於是想藉實驗大學之名,來突破既有的辦學束縛。但從目前幾個申請案或構想案來看,或者無實驗之必要,或者無須冠上大學之名;若申請通過,我們既有的實驗及大學的概念,通通都會受到顛覆。

正本清源之計,還是讓該退場的大學儘快退場,讓有能力興辦新大學的機構循常軌來設立新大學,毋須以實驗之名來暗渡陳倉。主其事者不是不了解這一點,只是無力採取積極的作為來讓良幣驅逐劣幣而已。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