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文白之爭看解嚴後台灣現代化建構問題

2017-09-17 05:30

? 人氣

圖片來源:刺客聶隱娘官方粉絲頁。
候孝賢的經典作品「刺客聶隱娘」的一些場景就成功展現了杜甫古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意境。(資料照,取自刺客聶隱娘官方粉絲頁)

在一片寂靜的鄉野、村莊,萬物突然發出的細微聲音,都會讓曾經飽受驚嚇的人心驚膽跳。大自然寧靜中的浮動聲音與寂靜室內的柴火燃燒聲,在靜態的影像中浮現戲劇張力,映照出故事的轉折與磨鏡少年心緒的波動。這就是杜甫詩作的文學價值—可跟現代電影人的心靈相通連結。但這並不表示,古文可以維持如此高的比例,好的詩詞應保留下來,但無法跟現代人心靈交融的八股文言文必須大量減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就現代文學作品探索現代人心靈、引發讀者共鳴的功能來看,中學國文選用現代作品委實太少了。我們從現代人的生活來探討高中生要有甚樣的文學讀物好了。20世紀西方現代文學最有名的小說技巧應屬意識流。現代人生活緊張、競爭激烈,在壓抑的環境中,每個人難免有意識亂流的經驗,這是西方現代小說意識流技巧產生的背景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在某個時空中,例如在等公車,突然看到某個東西、想起某件事或一直在思索某個事物,內心因此不斷地流動著跟現場時空環境完全不同的意識—感覺、想法、經驗甚或回憶。旁人看到我們時,只看到我們在等公車,完全不曉得我們內心的意識已飛離現場到另外一個時空。這種意識的流動,是毫無秩序、邏輯的,連自己都不自覺此種意識的流動,沉陷在意識亂流中,渾然忘我到所等的公車從自己前面駛過而不自知。

由於意識流是現代人常有的生活經驗,為真確地捕捉、探索人類內在心靈活動,現代文學常用人的意識流,精巧地展現故事中主角隨著內心意識的流動,時空不斷地轉變、交錯,故事情節於現在/過去/未來的三度空間中進行,以呈現主角內心雜亂的心理變化與複雜的心緒,而有別於傳統小說時間、空間循序漸進的平面化敘事結構,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

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旗手白先勇的經典作品「遊園驚夢」,運用了意識流技巧描寫女主角錢夫人毫無邏輯、不斷斷裂的時空跳躍回憶,很精細、寫實地呈現了女主角的內心世界:錢夫人酒後不斷跌落時空中的意識流動勾動了她輝煌的戲子生涯回憶,映照出她今日的沒落,今昔對比,令人不勝唏噓。

另一位現代主義文學大師王文興的驚世之作「家變」,更是運用意識流技巧,建構了新穎的敘事結構,讓主角范曄在尋父過程中隨著情節的演變,透過不斷轉變的時空,很自然地鑽入他小時與父親相處的意識中,從而精準地描繪出年輕一代對老一輩的心理變化,以及父子衝突的深層心理因素,揭露了我們不敢面對的人心真相與殘酷人生,令人震撼又感傷。

從上述作品的內容與技巧可知,現代文學可精準地反映現代人生活,有助於年輕世代對生命價值的了解,建構比較有現代化觀點的人生觀。但現行中學國文教材充斥著無法反映現代人生活與生命經驗的文言文,對現代青少年對人生的了解與健全心靈的建構,幾乎沒助益。故那些充滿封建思想的文言文應大量刪減,增加能反映現代人生的當代文學作品,但應從文學價值來選材,而非以狹隘的統獨觀點來衡量選用,這樣會失去文學最重要的提升性靈之功能。

德國、日本等進步國家戰後能迅速從廢墟中崛起,成為世界名列前茅強國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國民普遍有不錯的現代化思想、人文素養及開闊的心靈與獨立思考能力。這些優異的國民特質,是在中小學時經由健全的國家語文教育培育而成。這也是為何民初梁啟超、胡適、魯迅、蔡元培等人,為了要改造國民性格、推動「新民說」,全力鼓吹使用白話文、廢除文言文的原因所在。國家文學教育的重要性於此可見。

台灣已邁向21世紀,如果國人沒經過國文教育的教化培育,養成有現代思想與開闊心胸的國民性格,台灣只靠表面上的民主體制打造,是無法建構現代化國家的。因此,無論就現代思想的啟發,現代人感情的抒發與溝通,以及對人類生命價值的了解來說,文言文都不應有如此高的比例,應減少那些無文學價值的八股論說文,增加對台灣現代人心與社會有深入探索的現代文學作品。未來如果我們還不徹底醒悟,無法減少中學文言文比例,國人對人生的了解仍將很平面化,人民的思想仍會停留在前現代的農業社會,妨害台灣往前邁進與現代化的建立。

*作者為退休駐美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