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又來吹牛了?談談蔡英文說的超前部署

2020-11-18 07:30

? 人氣

對RCEP對台灣的衝擊,蔡英文說政府已超前部署。(盧逸峰攝)

對RCEP對台灣的衝擊,蔡英文說政府已超前部署。(盧逸峰攝)

周日(15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外界對台灣經貿前景憂心,也對政府有所批評,總統蔡英文昨日在臉書上特別對此作回應,強調政府「早就已經超前部署,作好了調適」:是真的還是吹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英文說,關於RCEP議題,負責任的執政者,必須告訴人民國際經貿局勢的發展,為台灣做出正確的布局。「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所以我們一直多方嘗試,為台灣開拓更多機會」。她也批評國民黨說,當在野黨自詡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台灣並沒有因此等到北京的善意,在RCEP的參與上得到進展,台灣經濟卻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而走入困境。

這些話不少似是而非,必須詳細再看。以批評馬政府時代與對岸好,還是未能「在RCEP的參與上得到進展」而言,就是外行充內行的講法。事實上,台灣要參與RCEP,與要加入TPP情況相同,無論關係多好,因為原始成員國已成型進行談判中,台灣要加入就要等該組織成立後的第二輪機會。眾所皆知的是:RCEP去年11月才完成談判、前日簽署、生效上路應是1年之後的事,所以,即使國民黨現在還執政、與對岸關係也好得不得了,還是不可能現在就「在RCEP的參與上得到進展」。

倒是馬政府後期真正在擘劃與進行的是兩岸貨貿協議,鑑於中國市場占台灣出口的4成,ECFA的早收清單涵蓋範圍與項目少,如果貨貿談成,這會是涵蓋超過八千多項產品的大型FTA,不僅有助出口,更可能吸引外資來台投資。遺憾的是貨貿談判進行十幾回合,談到接近完成時,也要換黨執政了,而民進黨顯然無意支持貨貿,對岸就「片面宣布」談判結束,導致貨貿胎死腹中。

對蔡英文痛責前朝偏中國市場,而讓「台灣經濟卻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而走入困境」,其意是指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達4成一事,幾乎所有人都同意這個說法,但也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事「居首功」者是阿扁而非馬英九。

阿扁上台執政時,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大概在24-26%左右,扁朝8年中飆高到40%,因此對中國的高出口依賴度,顯然難歸因於綠營最愛駡的「馬政府傾中賣台」吧?反而是馬政府時期,依賴度微幅降到39%左右。

如果蔡英文有看經濟數據,應該會更羞於開口談此事:她執政後讓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從39%升高到41%左右,最近更是慘烈,因為各種短期經濟因素影響,這個數字升高到超過46%的歷史新高。林飛帆痛罵的「台灣經濟向單一市場過度依賴」、「過度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錯誤」,如果他們對歷史數據稍有了解,應該知道該閉嘴不談,因為這些話倒比較像是駡扁朝甚至現在的英朝,他們對依賴度增加的「貢獻」,遠超過馬朝。

更諷刺的是:蔡、林一定都不知道(因為不看數據,或看了不知因果關係),蔡英文最後說的「今年即使面對疫情挑戰,台灣總體經濟依然穩健成長」,貢獻最大者恰恰是中國;全球主要經濟體因疫情全部陷入衰退,中國率先復甦恢復正成長,其對外出口成長率達二位數;台灣就是受惠於中國經濟,出口也出現兩位數成長,看台灣出口那些地區成長最高,還有正負成長幅度與對岸經濟高低的關聯多高,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

至於蔡英文說「超前部署,作好了調適」,因為台灣對RCEP成員國的出口,本來就有超過70%是零關稅,這句話也是官方再三強調影響不大的主因,不過,粉飾太平的成份過重。

台灣對RCEP的出口占比約64%,即使其中7成因受惠於科技產品協定而享有零關稅,但有3成面對關稅,如果換算成總體出口比例來看,就是近2成出口受影響,坦白說,這個幅度當然非常大,把這個影響說成影響輕微,不是蓄意說謊、粉飾太平就是專業不足。

更何況,官員可知那3成受影響的產品,從創造就業的角度看,其實比科技產業更有價值,其牽涉到的勞工數更多。最後把新南向也列為「超前部署」的一項,就只能說「用來湊數」,因為實際上對東協出口占的比例正在下降中,坦白說,看不出這如何能算是成功的「超前部署」。此外,台灣被排除在RCEP之外,影響的不會只有出口,投資的影響可能更值得注意,因為企業更有誘因到RCEP區域內投資,以享受零關稅利益。

再用更常識性與直覺性的說,如果搞自由貿易區域組織是得不到什麼好處,怎麼可能那麼多國家.耗費如此鉅大的力氣、時間去談判、去組織呢?所以當然是對成員有利,而這個利益一定是「排外」(這不必解釋了吧?),因此台灣的受損就是必然難避。而蔡政府不也口口聲聲說要爭取加入區域組織、簽FTA嗎?

至於「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深化台美經貿合作,由於碰上美國政權更替,未來發展如何尚待觀察,而且其正負效益可能是並存,未必全然對台灣經濟有利。

其實,RCEP對台灣最大的衝擊,恐怕不僅是經貿而已,而是在地緣政治方面的衝擊。RCEP作為全球最大的自由經貿區、中國作為其中的主要國家,顯然原先以為中國陷入「經濟孤立」的看法,已不必再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專訪直言,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具有排他性的聯盟,尤其是「沒有中國的聯盟」,應該算是明確表態。美國退出原本可與中國抗衡的TPP,在中美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爭奪上就輸了一招。這方面對台灣造成的影響,恐怕是比討論那項產品出口減少零點幾個百分點,來得更重要、也可能更致命。

蔡政府是否還認為自己的「超前部署」,能化解RCEP對台灣的負面影響?這種說法是否吹牛成份過高了一點?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