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自閉不是病?豐富人類「神經多樣性」的自閉症科學史

2017-08-13 12:0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雨人》上映後,世人總算「看得見」自閉症成人。爾後女學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現身說法揭開自閉症生活的面紗,提供的訊息詳實豐富,遠超過幾十年來的臨床觀察和推測。她曾警告,根除自閉症基因可能嚴重傷害人類文化發展,因為帶動世界革新的有不少人是自閉者。以今日的理解來看,卡文迪希等諸多對人類知識有重大貢獻的奇才都屬自閉一族。

暢銷書作家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2015)以葛蘭汀為本寫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進一步讓世人看到這類人複雜的內在生活,漸漸形成一個新概念:神經多樣性。推廣者努力的目標,是讓生理和認知狀態異於常人的人,不再遭社會有系統地貶抑、排擠、妖魔化。

電影《最後的嬉皮》改編自薩克斯著作《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裡〈最後的嬉皮〉一文。(圖/最後的嬉皮粉專)
電影《最後的嬉皮》改編自薩克斯著作《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裡〈最後的嬉皮〉一文。(圖/最後的嬉皮粉專)

科學界迄今仍未充分瞭解自閉症是怎麼回事。然而,過去諸如「同性戀」、「閱讀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被視作病症,可是神經多樣性運動卻要我們合情合理地瞭解,這些都只是殊異的人類作業系統,我們如果能提供彈性或支持,讓人人適性發揮,這個社會肯定會更有豐沛的活力和創造力。

《自閉群像》雖然不薄,可是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自閉群像》在創新的學術價值下,還具有高度的可讀性!作者的文筆還不是普通的好,每一章都有令人拍案吃絕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緊湊精彩,而且也具有啟發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尊重差異是我們這個時代在文明社會裡的必修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貞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