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忠觀點:「零的迷思」是偽科學,不是科學

2020-08-27 05:50

? 人氣

作者指出,「零的迷思」是一種「偽科學」觀念,是不科學的。圖為法國一名武漢肺炎患者接受治療。(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零的迷思」是一種「偽科學」觀念,是不科學的。圖為法國一名武漢肺炎患者接受治療。(資料照,美聯社)

日前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在蘋果日報發表了一篇〈火網評論:防疫謹記3原則,台灣不要內鬥〉,文章寫得極好。該篇文章指出一個社會的防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目標如果過度追求「零確診」,會不幸落入「零的迷思」,從而消耗社會有限資源,並造成無謂的醫護人員的時間以及成本的虛耗。甚至可能在將來萬一疫情不幸爆發,多人同時感染之際,催發醫療系統的崩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零的迷思」是一種「偽科學」觀念,是不科學的。民眾這種要求「零確診」的迫切心理,跟社會群體要求食品中有毒有害的元素和成分的含量,都必須完全檢驗不到,即所謂「零ppm」,反映的是同一種科學教育素質跟心理。兩者都是因為缺乏「科學方法」的訓練與認識,從而輕易相信偽科學佈道的偽命題,並為它吶喊。試想想看,一個數值大小為「零」,沒有高低、大小、輕重、瞬間的物理量(或化學量、物質量),如何測量得到?

任何一個人類群體中,難免都會存在一些內心裡並不太認識,甚至還排斥下功夫學習「科學方法」的人士。但很可能正是這些人士,最喜歡在議論時披著科學的外衣,套弄幾個科學名詞,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學概念,振振有詞,理「歪」氣壯。請注意,本文所擬說明和鼓勵的是多去認識「科學方法」,而不是理工本位的要求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去學習理工生醫,或農動植物等各學科的「科學知識」。各學科的專業知識浩瀚繁瑣,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去學習的,因為術業有專攻,而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在現代的社會裡,我們不需要要求,也不需要期待在位者或任何公民,是一位百科書式的人物。

平時翻閱/點閱各家媒體,我們時常會看到很多報導中,如果牽涉數字(如經濟的衰退或成長、銷售量、招生錄取率等)或各式各樣的民調結果,以及如最近中國長江流域洪災水位的每日高低漲退時,新聞中的數字常會被報導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這是一種「數字的迷思」的素質與心理。前者「零的迷思」,有種「眼不見為淨」的心理安慰;後者「數字的迷思」,則以為寫出小數點以下越多位數,就越科學。——所以出發點是(無端)「崇拜科學」,而結果卻是「迷信偽科學」。

然而,不僅是普羅大眾的「科學方法」素養和心理如此而已。近年來,教育界非常盛行評鑑。每當各級學校、教育部,以及科技部,在不斷進行各式各樣教學及研究成果評審時,更是常常統計到「小數點以下第三位」,這實在很奇怪,很詭異。教育界和科技界人士,包括主事者、政策制訂者,和實際執行評鑑人員,也不自覺地都相信計算到小數點以下越多位數,就表示考核得越公正、越嚴謹、越科學,也愈加逼近學術卓越了嗎?

20200810-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與衛福部長陳時中(見圖)共同見證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珍妮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代表雙方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盧逸峰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資料照,盧逸峰攝)

回到「零的迷思」,舉個正宗科學的例子說明。很多人聽說過「超導體」是一種很奇特的材料,因為它沒有電阻,也就是「電阻為零」。但「電阻為零」這個說法值得推敲,因為在很精細的實驗紀錄中,科學家只能測量到超導體的電阻率小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歐姆・米,實驗上科學家無法「證明」超導體的電阻為零。也就是說,「電阻為零」是理論物理學家預測的,不是實驗室測量到的。——但是在超導體零電阻這個科學問題上,實驗學家接受理論學家的說法,因為超導體理論是建立在堅實的「量子力學」和「凝態物理學」的基礎之上;而更重要的,則是因為超導體的諸多物理、化學及材料性質,已經經過三四代的科學家從各方面、各角度進行過嚴謹的實驗檢測及驗證。所以,這是一套嚴密、自洽,又成熟的科學。

最後,再舉一個日常例子說明。新竹市號稱是一個高科技城市,當某個夏日午後,假如你沿著「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正前門的光復路,開車一路前行。當經過每一個十字路口時,你/妳可以抬頭看看,有哪兩座天橋上掛著的溫度計(或時鐘)顯示出一致的數值嗎?這個例子表明,除了「零的迷思」和「數字的迷思」之外,還有其他很重要的「科學方法」相關問題,包括:你/妳的儀器校準過了嗎?你/妳的操作程序確實都按標準步驟來嗎?如果更進一步追問,則是:在完美/理想人為操作情況下,儀器設計及製作使用的材質的「理論」解析上限是多少?然而,問題尚不僅止於此,因為完美或理想的人為操作情況是永遠達不到的,尤其當工作人員負荷過度,甚至萬一有極少數害群之馬刻意混水摸魚之時,更容易出現誤差或差錯。再則,「理論值」常常比「實際/實驗值」理想,儀器和設備的實際運作功能及效率,通常低於理論設計值,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未知以及群體的互動(如蝴蝶效應)等因素,是(推動公共政策時的)理論計算所考慮不到或有意無意忽略掉的。

對於以上一層層追問的反覆考慮、警覺,以及遇事之時能否自動自發地放在心上,都是「科學方法」的教育及素養問題,卻不是某一學科的專業性「科學知識」本身的學習或記誦。

*作者為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及電子物理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