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已事隔十年的女作家,選擇在26歲時自殺?一位分析師說,答案很明顯是…

2017-05-12 10:16
她26歲了,不論她做出什決定,都是她個人的自由選擇。(圖/Readmoo 閱讀最前線@facebook)
她26歲了,不論她做出什決定,都是她個人的自由選擇。(圖/Readmoo 閱讀最前線@facebook)

林奕含自殺的火藥庫,來自於「被老師誘姦」以及「沒有愛的家庭」;這兩者一樣重要,缺乏任何一者,林奕含走上絕路的機率都會大大降低。這兩點,很多人拿來分開談,但我認為重點是這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候的交互作用。「被老師誘姦」這件事情,在心理上真正造成的創傷,跟自尊有關。林奕含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完全就是一種透過合理化手段來防止自尊受傷的「防禦機制」,只有林奕含承認「我愛他」,才能避免知覺到「自己受騙」、「自己被對方輕視」、「對方根本不在乎自己」。然而,沒有一個人,能夠長期透過防禦機制矇騙自己。

合理化機制像是一種止痛劑,雖然你吃了之後暫時不痛,但是痛因沒有解除,你就得一直吃下去。

但這個止痛劑並非沒有副作用。每個人的生活世界都很廣,你會遇到各種人事物,總有一天會碰到跟你相近的故事。一次、兩次、三次之後,這個止痛劑會越來越沒有效果。

這件事情很嚴重嗎?其實還好。說穿了,就是「幻滅」。

我們即將脫離兒童期、進入青少年期的時候,會經歷第一個巨大的理想幻滅—父母並非全知全能。這件事情的衝擊,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最大的變數,我認為是父母的教育態度。如果父母展現的態度,是落落大方地承認自己也有不懂、不會、不知道的事情,而且能積極地跟孩子一起探索這個世界,這個痛感不會持續很久,孩子會很快地理解這個世界很大很開闊,父母即使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但仍是能協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生前輩。

但林奕含的父母,顯然不是這種人,我認為這個家的運作核心,是「過度的自尊」而不是愛。

林家基本上就是極高度社會化的存在,覺得自己處在金字塔頂端好棒棒、覺得家裡每一個人都理所當然地應該要是符合「完美社會期待」的那個樣子。

換言之,這種自許社會精英的自尊,是最不能戳破的幻覺。這種家庭,不會有愛的,你相信我;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跟林家這種「有條件的接受與包容」剛好是兩個極端。這世界上不存在著同時符合兩者的家庭,即使你覺得有,那也只是還沒經過試煉而已,例如爆發林奕含事件前的林家。

林奕含面對的,是三個層次的幻覺破滅:「我是沒有價值的」、「我的家庭是沒有愛的」、「我的老師是鄙視我的」。這三件事情通通都跟社會期待以及自尊有關。

聰明貌美的林奕含,受到所有人的喜歡與稱讚,但本質上,她卻懷疑自己的存在有沒有價值;林家表面上完美,卻缺少家最重要的元素,愛;林奕含尊敬的老師,表面上是人人稱讚的正人君子,事實上是個陰險狡詐的騙子。

這三件事情,通通都是「表象」與「本質」的衝突,也就是我說的,幻滅。而後兩者,都不斷對第一者推波助瀾。

林奕含的心結如此之深,這是因為,她真正看到的是這個世界的荒謬、虛偽。沒有愛的家庭被稱作完美家庭、誘姦學生的老師被稱作完美教師,而她自己身為一個在家裡沒有得到愛、第一次的性愛關係就是被滿口謊言的教師強奪的「女人」,卻被認為是清純貌美的才女。還能有什麼比這更諷刺。 (相關報導: 林奕含:「這個故事摧毀了我的一生,但寫作的時候,我很清醒地想要達到一種藝術的高度。」 更多文章

31(圖/Readmoo 閱讀最前線@facebook)
(圖/Readmoo 閱讀最前線@facebook)   

她真正控訴的是這個社會虛擬出一堆閃閃發光的金色星星,但是身上貼滿金色星星的那些人,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她說,她對世界無能為力。從人性、從機率的角度看來,她的故事會不斷重演,但她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阻止這些事情、讓那些年輕的女孩可以不用承受她的苦難。

更多文章
全球財經掃描:美縮表領先群雄、北韓藏風險、下週觀各國通膨
出身富裕家庭的她,33歲當上護理師,致力改革醫病制度,首將統計學用於醫學研究上
沒想到圖書館也能這麼美!盤點全台6處夢幻書香景點,不只閱讀更是放鬆好去處
中國「外交教父」錢其琛與香港、澳門、台灣
王景玉殺害小燈泡,判無期徒刑可上訴
小小總鋪師上菜 竹市食農教育夯
社團變金庫》沒有旅館執照 國軍英雄館、教師會館與民爭利?
30年前的台北年輕人都去哪逛?吃冰、打保齡球、買卡帶,這4個老地方最為經典!
失蹤者可以回家了?世越號內發現兩具遺骸 初步推測為人骨
活到老學到老 終身學習2.0啟動
社團變金庫》轉投資股利不課稅 「土豪」財團法人小金庫肥滋滋
社團變金庫》婦聯會、救國團濫用免稅身份 解嚴30年財務仍是「黑箱」
購物天堂銀座新地標,逛GINZA SIX超實惠攻略!文青也難逃誘惑,這些必逛店鋪超有fu
風評:當中美隔洋爭奪郭台銘時,台灣在「處變不驚」中?
【白宮義見】法國極右翼勢力崛起 馬克宏治得了分裂的法國嗎?
《經濟學人》專訪川普:考慮課徵加值稅 卸任後才公布報稅紀錄
食育從自家做起!荷蘭小學可沒營養午餐這種制度,短短1小時午休竟然都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