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被遺忘的戰役—1944年柯爾遜-契爾卡塞包圍戰

2020-05-24 07:10

? 人氣

柯爾遜-契爾卡塞口袋中被俘德軍在紅軍監視下後送。(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柯爾遜-契爾卡塞口袋中被俘德軍在紅軍監視下後送。(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是德蘇兩國竭盡全力拼搏的擂台。持平而論,納粹德國之所以輸掉這場戰爭,全是由於紅軍以血肉之軀將德軍裝甲雄師耗損殆盡,讓美英聯軍坐收漁翁之利。至今莫斯科仍念茲在茲地每年舉辦「偉大的護國戰爭」勝利紀念閱兵,就是要強調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歷史的弔詭在於,冷戰扭曲了戰後和平的主調,同時也改變了對戰爭經驗的詮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壘,神奇地讓戰爭罪責的追究,簡化成紐倫堡(Nuremberg)與東京兩場大審的形式主義表演,而德國與日本反而因此獲得救贖,成為西方陣營謙卑恭順的成員。日本方面就暫時表過不提,關於二戰中歐洲戰場東線戰事的歷史詮釋,數十年來一直由德國文獻與回憶錄主導的現象,就十分值得深思。二戰尚未結束,美國陸軍便成立戰史研究小組,努力蒐集德軍檔案,並對被俘的德軍高階將領提出交換條件:只要願意與美軍合作,協助進行德軍作戰戰術研究,就可以恢復自由之身。

美軍對自身軍事理論的淺薄有自知之明,面向歐洲軍事強權的系統性學習,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開始,這次不過是重作馮婦。今日美軍成為軍事創新的根源,也是這百餘年來努力學習的成果。但戰爭是兩個敵對意志的對抗,是一場持續的互動過程,姑且不論事實掌握的程度,因為任何事實的認識都有主觀詮釋的偏見;即便是實用主義式地想從過去戰爭中汲取可資借鑑的教訓,僅從交戰一方片面的說法來進行研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冷戰正熾,時代氛圍實在不利於「向蘇聯紅軍學習」。三人行都可以找到老師了,今日敵人的昨日敵人,怎麼說也是寶貴的經驗來源。就這樣一直研究著半套二戰史,放任德國將領編織著「清白的國防軍」神話,一直到冷戰結束。蘇聯瓦解之後,過去被列為機密文件的紅軍參謀本部戰役研究,陸續被翻譯出版,大大地擴充了戰史學者的視野。被德軍遺忘的戰役,原來是紅軍珍視的戰爭實踐。兩個山頭外的「山的另一邊」,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啟示。

1944年,德蘇戰爭第三階段開始

紅軍一般將德蘇戰爭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到1942年11月;第二階段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底;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到1945年5月。第一階段紅軍的戰略守勢,在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包圍戰中逆轉了戰局;第二階段以德軍在庫斯克(Kursk)突出部攻勢受挫,以及隨後的紅軍大反攻直抵聶伯河(Dnieper)告終,紅軍掌握了東線戰場的主動權;第三階段則是全面戰略反攻,直到攻克柏林,戰爭結束。

正如德軍將領較少提及戰爭最後一年難堪的挫敗,紅軍對第一年兵敗如山倒的窘況,也不太願意多說。相反地,對第二、三階段卻投注了極大的心力加以研究,特別是兩階段銜接的部分,意義最為重大,因為它代表作戰法臻於成熟的關鍵時刻。194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的柯爾遜-契爾卡塞包圍戰(Battle of the Korsun-Cherkassy Pocket),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戰。

戰前紅軍軍事理論的論述,完整地體現於1936年的《野戰教範》(PU-36)。這套理論顯示強烈的攻勢主義,以徹底殲滅敵人軍事力量為戰爭目標。作戰的準則為強調聯合兵種作戰的「縱深打擊」(Deep Battle):攻擊發起前,必須執行周密設計的欺敵行動,創造奇襲的條件;由空軍與砲兵的大規模準備射擊揭開作戰序幕;以步兵為主體的聯合兵種軍團(聯兵軍團)在狹窄的正面發動攻堅突破;敵人的戰術防禦區被突破後,由機械化部隊擴張戰果,進行縱深穿透。整個作戰過程中,各軍、兵種之間必須緊密協調,各單位的指揮官也被要求獨立思考最佳的解決方案。

純就理論內容而言,紅軍的軍事思想創新,與德軍閃電戰理論(雖然德軍從未用個這個詞彙)並駕齊驅,同為二戰前現代化戰爭的最高成就,英、法、美、義等國都瞠乎其後。但是這套理論並未付諸實行。史達林於1937年對紅軍進行大整肅,三分之二的高階將領都被清洗,對軍隊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這套革命性的思想也因此束諸高閣。德蘇戰爭的第一、二階段,紅軍從瀕臨滅絕的災難中浴火重生,慢慢累積充足的實力與指揮經驗,並得以自信地擺脫史達林的控制,而在第三階段開始實踐縱深打擊的準則。

戰役背景

1943年7月,德軍針對烏克蘭的庫斯克地區發動大規模攻勢,企圖從底部切斷這塊面積約22000平方公里的突出部。此時的德軍經過兩年的消耗,實力已今非昔比,從戰線各地好不容易調集了65萬人、2600部戰車與突擊砲、1800架飛機,將要對抗已經從容準備了好幾個月的紅軍守備部隊。紅軍投入2個方面軍,合計132萬5千人、3500部戰車與突擊砲、18800門火砲與迫砲、2900架飛機。攻勢從7月5日開始,經過一週的艱苦戰鬥,北面的攻勢僅推進了12公里;南邊雖有強大的裝甲軍團,但也只有35公里的進展,而突出部的寬度長達250公里,德軍已達到攻勢頂點,後繼乏力了。7月10日,英美聯軍登陸西西里島,嚴重威脅西歐戰場的局勢,希特勒被迫將精銳的第2黨衛裝甲軍抽調至義大利,庫斯克會戰以失敗告終。

紅軍當然不會就此罷手,立刻從突出部南北方向發動大規模攻勢。因為準備庫斯克攻勢而被弱化的德軍防線,無法阻擋紅軍士氣如虹的衝擊,節節敗退。到了年底,紅軍的戰略反攻成績斐然,收復了斯摩稜斯克(Smolensk)、基輔(Kiev)、卡爾可夫(Kharkov)、頓巴次盆地(Donbass),切斷克里米亞(Crimea)與南方集團軍的聯繫。在烏克蘭,德軍被迫放棄整個聶伯河以東的地區,紅軍甚至在冬季冰凍期在幾個地區跨越這條大河,建立了橋頭堡。

20200518-1943年底東線戰場局勢。(作者根據美國西點軍校二戰地圖集修改)
1943年底東線戰場局勢。(資料照,作者根據美國西點軍校二戰地圖集修改)

聶伯河從基輔以下轉向東南,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以下再度轉向西南流入黑海,因此形成一個巨大的河灣。1944年初,德蘇兩軍就大致以這個向東突出的河灣為界,互相對峙。東線戰場上的互動模式,一向是德軍在夏季進攻,而紅軍在冬季反擊。庫斯克會戰後,紅軍掌握戰場主動權,提早進行戰略反攻,改變了這個模式。柯爾遜-契爾卡塞位於基輔東南方,是希特勒指定的眾多「戰略要衝」之一,德軍奉命堅守該地以備將來渡河之用(即便這個可能性已微乎其微)。紅軍在1944年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剷除這個突出部,再創一個「聶伯河畔的史達林格勒」大勝。

其實將這個新攻勢與史達林格勒圍城戰比較,政治宣傳的意味大於戰役相似性。首先,史達林格勒是在德軍戰略攻勢中,紅軍被動採取的防禦戰。其次,雙方都陷入單一城市攻防的陣地消耗戰中,沒有任何機動作戰技巧可言。最後,即使規模大上許多,史達林格勒攻防事實上成為德蘇領導人的意氣之爭;德軍若是提早撤出,或是紅軍封鎖住該城繼續向西深入,都會減少更多傷亡,而獲得更多軍事優勢。柯爾遜-契爾卡塞突出部戰役則不同。對於德軍而言,在冬季戰鬥的不利條件下,企圖守住這一小塊冰凍大河西岸的據點,一點軍事價值也沒有。因為德軍若是有能力在夏季反攻,柯爾遜-契爾卡塞並不能給渡過聶伯河提供多少優勢,加上基輔已被紅軍光復,很容易牽制此地的軍事行動。在紅軍方面,此時整個烏克蘭戰區的各方面軍,都還在向西推進的全線反攻運動中,不給德軍任何喘息的機會。從一開始,整個作戰的本質就具有高度流動性,德軍在過去四年中早已證明駕馭這種高速運動戰的能力(除了後勤方面有缺陷外),這次輪到紅軍驗證縱深打擊理論的實戰效果了。

20200518-柯爾遜-契爾卡塞包圍戰戰役過程。(作者根據Michael Avanzini所繪地圖加註)
柯爾遜-契爾卡塞包圍戰戰役過程。(資料照,作者根據Michael Avanzini所繪地圖加註)

戰役過程

柯爾遜-契爾卡塞突出部南北長約90公里,東西寬約125公里,面積為11250平方公里,只比庫斯克突出部的一半大一點。負責防禦這個地區的德軍有9個步兵師(第332、167、168、88、82、72、112、57、213師)、1個裝甲師(黨衛軍「維京」師)、與1個裝甲擲彈兵旅(黨衛軍「瓦隆尼亞」旅),編組成第42、11軍;由於數個月來的激戰,每個單位都遠低於編制人數,總計只有5萬9千人。

20200518-納粹黨衛軍維京裝甲師的StuG III突擊砲。(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納粹黨衛軍維京裝甲師的StuG III突擊砲。(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紅軍方面的攻勢,則由一路追擊德國南方集團軍而來的烏克蘭第1與第2方面軍擔任。與德軍相同,這兩個方面軍都經過長達數月的戰鬥,此時也還有其他的攻擊任務在身。直接面對突出部的,是第2方面軍的第52軍團(下轄3個步兵師)與第1方面軍的第27軍團(下轄3個步兵師與3個獨立機槍野戰砲營)。第52軍團南邊部署了第4近衛軍團,第27軍團南邊則是第40軍團。紅軍的軍團編制一般都比德軍小。

紅軍最高指揮部擬定的作戰計畫,是從突出部底端兩側發動突破,將敵軍包圍殲滅的典型方案。第1方面軍從西側入侵,因為僅需推進50公里即可抵達會師地點茲沃尼赫達卡(Zvenigorodka),所以攻擊發起日為1月26日。第2方面軍從東側突破,是攻勢主力所在,需要前進75公里,因此提早一天在25日進攻。由於時間緊湊,兩個方面軍又同時與其他地區的德軍部隊作戰,對方面軍的參謀作業與兵力調動,都是極大的挑戰。為了能將最多的敵軍封鎖在包圍圈中,奇襲的效果十分重要;攻擊發起之後更要火速抵達會師地點,建構起內外兩層堅固的連續防線,同時能擋住包圍圈外援軍攻擊,與圈內被包圍部隊逃生的嘗試;對於方面軍與軍團層級指揮官更是重大考驗。

為了迷惑敵人,烏克蘭第2方面軍在作戰準備階段,執行了十分成功的欺敵作業。由於德軍相信,在攻勢重心所在地區,必然有大輛戰車與火砲集結;第2方面軍便在南邊稍遠處設置126輛假戰車、36門假火砲、200具假人,再細心地以卡車來回在假陣地附近製造車轍,偽裝成密集的彈藥與油料補給的跡象。德軍真的上當了,將大量裝甲部隊部署於該地,而北面實際的攻擊區域只有單薄的步兵防線。紅軍工兵也沒有閒著,從1月19日起,便進行了多次前線偵察,清除了大範圍的德軍地雷。此外,攻擊發起區域內的道路狀況很差,大批工兵晝夜施工加以修復,並加強橋樑的負重能力;承擔補給重擔的鐵路,也以驚人的速度搶通。這些在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時,嚴重拖累閃電戰速度的障礙,在紅軍人海戰術的威力下,硬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清除。

戰役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包圍圈的完成,從1月24日到2月3日。烏克蘭第2方面軍率先從突出部的東南方發動攻勢。紅軍攻擊戰術的慣例,是在主力進攻的前一天,會先以多個強化的前進偵察營進行戰鬥偵察任務。因為戰鬥偵察是在整個正面同時進行,敵人無法知道真正的攻擊重心所在,而這種試探性攻擊能夠蒐集到敵人防線的各種情報,以便適時調整攻勢前進的路徑。25日,第4近衛與第53軍團正式發動攻勢時,前一天的戰鬥偵察已迫使德軍第389步兵師後撤至6公里外的第二道防線。兩個軍團的主力經過一天的激戰,成功佔領數個戰略據點。第2方面軍立即投入第5近衛戰車軍團擴張戰果,以第20、29近衛戰車軍為第一梯隊,第18近衛戰車軍為第二梯隊,從步兵軍團撕開的裂口中蜂擁而入。

德軍雖然受到奇襲,但身經百戰的裝甲指揮官本能的反應,就是立即發動逆襲:對抗敵人攻擊的最佳方案,不是推縮防禦,而是以更強的力道反擊,這就是德軍剽悍之處。28日,突出部內的黨衛軍維京裝甲師帶領3個步兵師,與突出部外被欺敵措施暫時迷惑、此刻已兼程北上的3個裝甲師,同時對紅軍突破入口處猛攻,企圖將深入的機動部隊切斷。第4近衛與第53軍團,加上機動部隊第二梯隊的第18近衛戰車軍,拼命守住新佔的據點,擊退一波又一波的德軍裝甲攻勢。此處最能看出德軍閃電戰與紅軍縱深打擊的差異:德軍裝甲部隊先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摧毀敵人士氣,截斷敵人退路完成包圍圈;但總是需要等待速度緩慢的步兵到來,才能真正收緊包圍口袋並殲滅敵軍。結果經常讓大量敵軍脫逃,也在與試圖外逃敵軍以及前來解圍援軍的戰鬥中,消耗了寶貴的裝甲實力。紅軍縱深打擊則先以步兵突破敵軍戰術防禦區域,取代戰車突破火力的是高密度的砲兵準備射擊;若能順利完成淨空突破(clean breakthrough),所有機動部隊就長驅直入,快速推進擴張戰果;否則,就會將第二梯隊留在突破口附近,與仍保有大量砲兵的聯兵軍團一起應付敵人的逆襲。

烏克蘭第1方面軍,也在26日從突出部西南方發動了攻勢。由於該方面軍在其他正面不斷與德軍苦戰,能夠投入的兵力較少,一開始的進展較為緩慢。第27、40軍團只能提供9個步兵師,1月21日才剛組建完成的第6戰車軍團必須投入其第5機械化步兵軍加入正面突破德軍防線的任務。主攻方向的砲兵密度不足,空軍的密接支援也效果不佳,第一天的攻勢就損失了三成的戰車與突擊砲。但是在北翼前進的第27軍團,則意外地遭到很少抵抗,在攻擊首日推進了12公里。方面軍司令部立即將主攻方向轉到第27軍團前進的軸線,從南翼受阻的第40軍團中抽出1個步兵軍,配屬給第6戰車軍團,加入北翼的攻勢。這個對作戰計畫的彈性修改,在戰爭前兩年是不可想像的,除了顯示史達林的最高指揮部理解了戰場指揮官靈活應變的必要性,也可看出紅軍將領從作戰經驗中獲得了自信。第6戰車軍團於28日達成突破,前鋒部隊當天就抵達茲沃尼赫達卡,與第2方面軍的第5近衛戰車軍團會師,完成外層包圍圈的連結。

此時,紅軍的包圍圈還是很脆弱的,戰車部隊的正面朝南,主要任務是擊退圈外德軍裝甲單位援救被圍友軍的嘗試。在聯兵軍團的步兵抵達之前,包圍圈並非連續的防線。紅軍獨特的騎兵部隊,便發揮了重要的救火隊功能。隸屬第2方面軍的第5頓河近衛騎兵軍,從26日起,就在內外包圍圈之間來回奔波,為戰車部隊解除腹背受敵的威脅。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時,一位裝甲軍官曾語帶嘲諷地說:「看著這些俄國騎兵衝鋒,我還以為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三年,這個被視為落伍的兵種,卻在突出部雪融泥濘的沼澤區,如幽靈般神出鬼沒:步兵來不及趕到時,騎兵有速度;戰車卡車無法通行的地區,騎兵可輕鬆穿越。2月3日,內外兩層的包圍圈完全由步兵封鎖住,殲滅突出部內德軍的行動開始了。

20200518-突圍中的納粹黨衛軍維京師。(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突圍中的納粹黨衛軍維京師。(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20200518-嘗試突圍失敗的德軍在雪地上留下被毀裝備。(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嘗試突圍失敗的德軍在雪地上留下被毀裝備。(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從2月4日到17日,德軍的救援行動集中在突出部西南與東南兩個方向。東南方向由第11、13、14裝甲師發動,曾經穿透外層包圍圈數公里深,但最終被紅軍強大的砲兵火力擋下。西南面戰況最為慘烈,被包圍的德軍被紅軍第27軍團向東擠壓,傷亡慘重,也拋棄了許多重裝備,但還是不斷組織朝西南方面突圍的行動。在圈外的德軍第1、16、17裝甲師與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裝甲師,則向東北方向猛攻。200輛德軍戰車兵分兩路衝鋒,在狹窄的正面上造成突破,一度推進到距離被圍友軍僅有幾公里處。第1方面軍則調來第2戰車軍團,打擊在德國援軍脆弱的左側翼上。十餘天激烈的地面戰鬥中,紅軍空軍不但挫敗德軍空中補給被圍部隊的嘗試,更不斷騷擾阻絕德國裝甲部隊的運動,充分展現了縱深作戰中各軍種協同的可能性。

2月17日,德軍救援行動無以為繼,裝甲部隊開始撤退,被包圍的德軍則計畫在當晚進行突圍行動。留下傷重無法行走的同袍,德軍組成三個縱隊,所有車輛已因油料耗盡無法動彈,只能在夜色中步行突圍。紅軍沿著截斷突圍路線的河流兩岸部署,初春融雪讓河水冰冷異常,水位也高達2至3公尺。數萬名疲憊不堪的德軍衝入紅軍機槍與戰車交織的火網,在凍徹心脾的河水中拼命游向南岸,結冰的河岸難以攀爬,成為紅軍狙擊手冷酷獵殺的目標。通過這個被脫逃德軍稱為「地獄之門」的劫難後,還要經過敵軍遍佈的沼澤地區數公里艱辛跋涉,才能抵達德軍陣地。奇蹟般地,高達4萬名德軍順利逃出虎口,其中1萬1千名負傷。紅軍方面的傷亡則高達8萬人,以如此高昂的代價,讓三分之二的敵軍逃離包圍圈,似乎難以稱之為「聶伯河畔的史達林格勒」勝利。即便如此,紅軍驗證了動態執行縱深打擊的可行性,在下一個白俄羅斯戰略反攻中,通往柏林的大門將為之洞開。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