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體制下的台灣民謠:《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選摘(3)

2017-04-23 05:40

? 人氣

日治時期的台灣歌謠,圖為蔡培火所作的「咱台灣」歌詞。(取自維基百科)

日治時期的台灣歌謠,圖為蔡培火所作的「咱台灣」歌詞。(取自維基百科)

台語流行歌謠中的台灣

192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蔡培火為了推行地方自治運動,開始進行議會設置請願歌的創作、美台團的電影解說……等民眾啓蒙運動。他在一九二九年四月完成了〈咱台灣〉這首詞曲,並開始在自己推動的運動中大力宣傳教唱。隨著一九三○年代台語流行歌曲工業的興起,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便把這首原本帶有啓蒙運動性質的歌曲,推上大眾文化的消費世界;更特地邀請同樣具有本土政治運動背景的歌手林氏好灌錄這首歌,並在唱片中附帶歌詞印刷品進行販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咱台灣〉曲調昂揚輕鬆,歌詞將日月潭、阿里山、「鄭國姓」等意象寫入,唱出了台灣的田野風光、歷史文物,傳達對於台灣族群相互扶持合作、期許成為「東洋瑞士」的熱望。相對於日本的「台灣物」幾乎不可避免地勾連日本帝國或國體論,以台灣為視野出發點的〈咱台灣〉除了呈現「九州」在台灣的「東北平」之外,更加上日本的「台灣物」所一直忽視或迴避不談的地理空間事實─以「西近福建省」說明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緊密地理關連。

這種台灣和中國的地理文化關係的強調,也反映在之後台語流行歌曲的創作題材上,例如1938年發行的〈南京夜曲〉(詞:陳達儒/曲:陳秋臨)。這首歌曲的背景設定在中國,而非台灣,其描寫的是一位中國南京風塵女子的悲哀故事,曲中所出現的中山路、秦淮江、紫金山等都是南京的地景。〈南京夜曲〉反映了台灣人在心靈上或歷史記憶上和中國連結的情境。

在日治時期的台語流行歌曲中,偶有出現這種以台灣之外的地景做為舞台或空間想像的作品,但基本上這些舞台空間以中國居多,卻幾乎不存在日本。

所謂「空間濃縮連結記憶,但空間同時也是記憶的隔離」。蔡培火的〈咱台灣〉不管是在趣旨或地理歷史文物上,都補強了日本的「台灣物」所一直刻意忽視的事實─台灣在文化歷史或空間上與中國的關連性。此外,這首歌不僅濃縮了對於「祖國」的記憶,更將眼光從日本放大到世界。這種外擴的視野和日本的「台灣物」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進入1930年代,台灣的流行唱片工業開始興盛。隨之,以描寫台灣各處景象為旨趣,或直接以台灣地名為曲名的台語流行歌曲陸續出現,如〈大稻埕行進曲〉、〈台北行進曲〉、〈稻江行進曲〉、〈阿里山姑娘〉、〈安平小調〉等。

當1920年代後期統治者開始推出許多以描寫台灣為旨趣的徵曲活動歌曲時,這些由台灣人自創的「台灣物」可以說是加入了此波利用聲音來定義或詮釋何謂台灣文化的競演行列。幾乎在同一時期,出現了模仿、複製日本「台灣物」的台語流行歌,則意味著另一場有關台灣印象或定義的「眾聲喧嘩」狀態之開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