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為口罩吵不停,台灣人到底在意什麼?

2020-04-09 06:20

? 人氣

台灣民眾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紛紛戴上口罩,進行自我防護。(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台灣民眾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紛紛戴上口罩,進行自我防護。(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新冠肺炎雖然讓物理上的全球化中斷,但精神上卻沒有 比現在更「天涯若比鄰」的時刻,我們被迫陷於相同的情境,焦慮、恐慌、搶購物資------在這個逆轉的全球化中,陷入危機的國家都只是另一個國家的預演,病毒的考驗下,任何人或政府都沒有幸災樂禍的本錢,因為很快就會被疫情追上,現世報很快就會到來;其中逆轉最大的應該就是要不要戴口罩這件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春節前後,在冷峻的疫情恐慌中,台灣先上演了一場口罩鬥爭大戲,先是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口罩存量有4千多萬、一定夠,民眾卻很不給面子的將口罩搶購一空,接下來口罩產量就苦苦的緊跟在人民的恐慌之後,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民眾一罩難求。

「口罩無用論」的三個反動修辭

戴口罩這件事如何被政治化,只要將「反動修辭」列入參考架構即可,政府為了圓口罩很夠、不必搶這個承諾,也動用了「反動修辭」的三大巧門,第一、戴口罩沒有用、無法防範病毒,但民眾疑惑的是:政府卻同時要求將口罩留給醫護人員,顯然對醫護人員有效,為何民眾無效?第二、民眾不懂得如何戴口罩,亂戴反而會傳染,但民眾可以反駁的是,很多民眾也未必知道如何正確洗手,但政府卻不會要民眾乾脆不要洗手;第三、戴口罩會提供人們虛妄的安全感,反而會失去防心;但這點其實不需要政府代位憂慮,還有誰比民眾更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正因為這一套說辭太不可信,民眾的解讀政府的潛台詞其實是「口罩缺貨」,反而大肆採購,一直到政府徵收、採取實名制領取後,才又開始排隊領口罩的全民運動;好笑的是,政府顯然也不相信口罩無用論的說詞,才會大動作說服工具機業者投入口罩國家隊,還出動唐鳳設計「口罩實名制 2.0」網路版,這兩大應變措施讓政府揚揚得意,從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到經濟部長沈榮津都對口罩日產量達1700萬片朗朗上口,但無論如何宣傳,都難以彌補當初「口罩無用論」留下來的陰影。

疫苗難產 無症狀者多 戴口罩有群體免疫效果

戴口罩這件事不像一般的轉型正義事件綿纏多年,現世報來臨也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在4月初,美國疾病管制署(CDC)建議全美民眾「離開家門就應該戴上口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CDC發現,「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恐佔4分之一;同時,也有醫師指出,很多病人發病前2天就有傳染力。這樣的發現翻轉了歐美國家有病才要戴口罩的習慣,現在人人戴口罩,才是防範之道,就如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所說,在疫苗尚未出現前,口罩提供物理性的屏障,「人人戴口罩可產生類疫苗的群體免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