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路好棒─真的嗎? 消失了的價格、產能與利潤:《大停滯》選摘(3)

2017-04-17 05:40

? 人氣

想要估算網路的生產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短短二十年前──可能還不到──我們沒有Google,沒有網路瀏覽器,沒有部落格,沒有臉書,沒有推特等等重大發明,而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使用它們。臉書創辦人祖克柏。(資料照,AP)

想要估算網路的生產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短短二十年前──可能還不到──我們沒有Google,沒有網路瀏覽器,沒有部落格,沒有臉書,沒有推特等等重大發明,而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使用它們。臉書創辦人祖克柏。(資料照,AP)

我們錯失了很多創新的機會。但是有一個領域,我們的創新速度倒是遠遠超乎任何人的預期。這個領域,就是網際網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在很短的時間內,網路變得更好用、速度更快,而且更好玩。這要歸功於像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摩爾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十八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是由這是英特爾(Intel)名譽董事長摩爾(Gordon Moore)經過長期觀察的發現後所提出,因而以他命名。)等重要概念的整合,讓業者能用這個新媒介,把人們連結在一起。

想要估算網路的生產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短短二十年前──可能還不到──我們沒有Google,沒有網路瀏覽器,沒有部落格,沒有臉書,沒有推特等等重大發明,而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使用它們。

在這個開創性的領域,即便是業餘人士──當年的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臉書創辦人)就是如此──都能創造出重大的影響力。這不是沒道理的,因為今天的網路,就像英國工業革命爆發後的最初那些年。

生產,不再只出現在工廠中

不像電力的發明,網際網路並沒有改變所有人的生活。但它的確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而且到了下一個世代,影響力還會更強大──尤其是對知識充滿好奇心,很想要結交大量朋友,很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吸收大量資訊的那些人而言。而以上這幾種人,很可能包含了這本書的主要讀者在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最有趣的一點是:竟然有這麼多東西是免費的。平常,我一天可能寫兩則推特,讀二十篇部落格,看幾篇影評,逛逛拍賣網站,然後在YouTube上看克拉倫斯.懷特(Clarence White)彈吉他。我盡興地打發時間,卻不用花我半毛錢。

網際網路深入人類生活(AP)
「生產」──這個經濟學家用了好幾代的字眼──今天越來越常發生在人們的心智裡,而不是堆放在工廠的地板上。(資料照,AP)

「生產」──這個經濟學家用了好幾代的字眼──今天越來越常發生在人們的心智裡,而不是堆放在工廠的地板上。寫一則推特,也許沒什麼大不了,但這則推特的價值存在於心理層面。我們透過推特、臉書、MySpace以及其他網路上的服務,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個複雜的世界──裡頭有故事、有照片,還有感情。網路上單獨一則內容也許無足輕重,但加總起來,卻充滿著愉悅、情感與刺激。再加上,要使用這一切,一點難度也沒有,只要付錢接通網路,打開電腦,填好帳號密碼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這種新誕生的「垂得低低的果子」,大部分存在於我們的腦海與電腦中,很少會出現在需要「靠利潤驅動」的實體經濟裡。這的確是唾手可得的「好料」,但不是傳統的那種。

換個方式來看:我們對網路可說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它讓我們快樂,讓我們成長;憂的是,它沒有為我們創造什麼經濟產值,也沒法幫我們償還財政負債。創新,其實沒死,只是換了一種新的形式,而且出現在一個我們不太能預測的領域中。

然而,我們卻把新誕生的創新,當成跟過去的創新一樣,然後照樣用老方法做事,照樣維持舊的體制。問題是,創新的方式已經改變了。

一張沒有邊際的畫布……而且是免費的

毫無疑問的,網際網路當然也不是完全沒帶來利潤。Google的廣告,改善了廣告的品質;《紐約時報》在網頁上賣廣告版面;亞馬遜在網路上賣書;eBay讓二手貨更順暢的流通,新產品也多了個銷售管道。

或許,你現在的工作,是你臉書上的朋友幫忙找到的;或許,網路上的連結讓你開發了更多生意。因此,網際網路也不是完全跟我們計算傳統經濟活動的方式脫節。但儘管如此,相較於網路為我們的生活與思想所帶來的巨大改變,我們在網路上所創造的利潤,其實很少。網路上,很大部分是打造知識與情感的免費空間,就像是一張沒有邊際的畫布,豐富了我們的內在生命。

網路所帶來的好處當中,有很大部分與我們探索網路的認知能力(原:知性能力)有關。這也是網路與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其他重大科技發明之間,一個很大的不同點。網路,帶來的雖然也是一種公共財,但你無法像使用沖水馬桶或柏油路一樣自動從中得到好處。學會如何使用網路,是一門很特別的技能。(原:但是和沖水馬桶、柏油路這類公共財不同──這些你不用學,就自然懂得使用,──學會使用網路,也是一門很特別的學問。)

在上一章裡,我指出了為什麼GDP的數據,高估了我們經濟的成長。但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GDP數據如何低估了我們的經濟成長。網路所帶來的價值當中,很多是屬於個人層次,因此永遠不會出現在生產力的調查數據中。花五十元買香蕉,會提高GDP;但是在網路上瀏覽所帶來的滿足感,或許值五百元,卻對GDP的數據不會有幫助──就算有,頂多就是你瀏覽時所耗費的那微不足道的電費。相反的,上網這件事甚至可能會讓GDP降低,因為要不是掛在網上,你可能會出門逛街,買個冰淇淋或是其他東西。

基本上,一項經濟活動就算沒有帶來多大的產值,其實也沒什麼不對。而且,網路可以不受各種商業上的限制,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比方說,無論你是想開個部落格,或是單純讀貼文,都不需花半毛錢。但這種與利潤創造之間的龐大落差,還是有些經濟上的麻煩。

比方說,我們向別人借錢,是基於對未來利潤的預期──不是增加,就是至少能維持;我們對薪資的預期,也是基於對總體經濟未來的想像。無論是我們的退休規畫或儲蓄,或是政府退休儲金計畫,也是奠基於同樣的基礎之上。我們對孩子未來的預期,同樣要看我們對未來經濟的一整套假設。基本上,我們有一套共同的歷史記憶,相信科技的進步能為總體經濟帶來龐大且可預測的利潤成長。

但談到網路,這樣的假設不是完全錯誤,就是搞偏了方向。在我們今天的經濟中,能創造利潤的產業已經大不如前;而快速躍進的科技所帶來的好處,卻出現在無法創造利潤的領域上。拿臉書來說,一直要到會員數突破五億人之後,大家才相信這家公司的確有可能賺很多錢。

搞到全球瘋狂,但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

網路與前一波「好料」之間,還有另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對就業市場的貢獻。大型網路業者所創造的奇蹟,大部分是來自資訊科技,而不是靠著人類雙手。

不同於過去的科技突破,今天大部分的網路上活動,並沒有創造太多的就業機會,也沒有帶來多少利潤。二十世紀初,當福特汽車與通用汽車快速成長之際,創造出了無數的工作,讓底特律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今天,臉書造福了很多人,卻沒有雇用很多人,對於公司落腳的加州巴羅艾托市(Palo Alto),也沒多大貢獻。在這家公司裡,大部分的「工作」幾乎都是由伺服器與軟體自動完成的。

我們可以這麼說:擔負起「工作」角色的,是臉書的用戶,用他們自己的時間──當作是件好玩的事──所完成的。因此Web 2.0時代的降臨,雖然對使用者、程式設計師、某些資訊專家而言很棒,但並沒有讓政府增加多少公務員,也沒有支撐起多少家庭的生計。今天,有上網的人多少都聽過推特,但截至二○一○年秋天,大約也只有三百人在該公司上班。

不只有推特是這樣。讓我們來看看主要網路公司的員工人數統計:

公司名稱                               員工人數

Google                                   20, 000

Facebook                                1, 700+

eBay                                       16, 400

Twitter                                   300

看到這裡,你該明白我的意思了。沒錯,這些公司的確「間接」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也「間接」帶來了一些利潤,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網路產業──我們這項重大創新中,大部分的工作是由機器完成,而不是人力。

最近有一份調查發現,iPod這個近乎無所不在的產品,在美國總共創造了一三九二○個就業機會──其中涵蓋了工程師到銷售員。這,實在是個小數目。

對iPod用這麼少的人力,為我們帶來這麼多的享受,我們都該為它鼓鼓掌,但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見,很多創新其實都幾乎與利潤的創造無關。還有別忘了,數位音樂誕生後,當人們不再購買一整張專輯,而只選擇購買單曲──或者違法下載,也讓音樂產業裡很多人丟了飯碗。一三九二○這個數字,可沒有把這些丟了工作的人算在內。因此在創造就業機會這件事上,iPod所帶來的「淨」貢獻,很可能非常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正在經歷著所謂的「失業型復甦」(jobless recovery)意思是指經濟景氣復甦,但就業市場沒有同步復甦,甚至出現經濟成長與高失業率並存的情形。)也是為什麼失業人口如此集中在比較低技術族群的原因。如果你想在快速成長的新產業,或是重新調整方向的傳統產業裡找到工作,最好能具備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專長。

但話說回來,這類的工作機會實在不多。我們一方面看到很多人因為網路的出現而失業,另一方面卻也同時看到很多走在前端的公司,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這是一種根本的技術落差,美國就業市場也越來越明顯區分為兩種人──一種能跟著科技前進,一種則否。

網路很棒,但救不起我們的經濟

網路所創造的價值,是貨真價實的。這裡我是肯定,而不是譴責。沒有網路革命,今天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會更糟,而且幾乎不會有人更好。我只是要告訴大家幾個事實:

我們今天可以更快樂,有部分是拜網路所賜。而這樣的快樂,我們幾乎不用花什麼錢。我們所創造的利潤太少,因此,要償還負債──無論是個人、企業或政府──也變得更加困難。這種情況也意味著,會有更多財務上的苦日子得面對──包括全球各地嚴重的政府債務危機。今天,很多重要的科技創新,對於就業機會的創造,沒有多大幫助。這些創新貢獻很大,卻沒法讓失業的人重新回到職場──只有那些具備正確資訊科技專長的人除外。

網路很棒,但沒法救起那些需要利潤支撐的產業。

科技,會繼續進步下去,但所帶給我們的是推特、更有效的止痛藥,以及當有一天我們病老時派得上用場的延長生命的方法。我愛用推特,止痛藥在我需要用到時也很讚。過去,我們一直希望能擺脫錢、錢、錢,希望能在對我們真正有幫助的事情上出現好的創新,而不必處處唯利是圖。我們正在擺脫物質主義,有人或許還是奢望著騷包的名車,但我看見也有很多人轉而追求心靈的滿足,願意為了更有趣、更具挑戰性、更有成就感的工作,而接受較低的收入。我看到很多有錢人享受上網、追蹤推特的樂趣,而不是迷戀鑽石。

有趣的是,如此大規模地擺脫物質主義──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其實真的很傷。而我們,正活在這樣的傷害之中。

大停滯書封。(早安財經提供)
《大停滯》書封。(早安財經提供)

*作者為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喬治梅森大學,並主持該校知名智庫Mercatus Center。《彭博商業週刊》稱他為「美國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選他為過去十年「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大停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